词条 | 湛江师范学院 |
释义 | 湛江师范学院是广东省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1904年开始设立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为湛江师范学院,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中文名:湛江师范学院 外文名: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湛师 校训:崇德、博雅、弘志、信勇 创办时间:1636年 类别:师范院校 学校类型:师范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罗海鸥 所属地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 主要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辅部门:图书馆、学报编辑部、门诊部 校址:赤坎区寸金路29号 学校概况湛江师范学院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6650多万元。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辅助设施,建有“粤西高校实验中心湛师测试中心”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粤西镜像站,校园千兆网联接校内外,一个面向全球的数字化教育信息中心正逐渐形成。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建有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学术报告厅、展览室等,拥有SpringerLink全文期刊、世界科学出版社电子期刊、EBSCO、“随书光盘检索”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正稳步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现代化的音乐厅、学生公寓和中国领先的学生饭堂,校园建设古今相应、现代典雅,富有南方海滨园林学府特色。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见长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48个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教育部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2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5门。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948人,其中本科生近20000人;继续教育在读在册生16000多人。 从1997年开始,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湛江师范学院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校园面积64万多平方米(校本部,下同),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近1亿元,图书馆藏书18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2000多种、电子期刊22000多种。建有电化教育中心、粤西高校实验中心湛师测试中心和粤西地区“CNKI”开放式镜像站,千兆校园网联通校内外。2003年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富有南方海滨园林学府特色。 湛江师范学院于1952年(当时雷州师范学校)开办成人教育,1978年(当时为雷州师专)创办专科函授教育,经过了创办、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逐步发展起来。1991年12月雷州师专升格为湛江师范学院后,1993年初成立成人教育处,认真实施“一体两翼”办学构想,健全院、系两级办学管理机制,成人教育发展很快。举办了函授、夜大学、第二学历专科、脱产班、专业证书班和各种短期培训班等办学形式,学历教育有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1995年作为主考学校举办自学考试。1996年10月经广东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评估专家的评估,取得合格成绩。1999年初成立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7月经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成立开放学院,由学院独立办班并主考,开设有专科段和本科段专业。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1年8月起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举办中等学校教师职务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培训。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继续教育在积极改革中稳步发展,立足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服务,培养中小学教师和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同时也开设部分非师范类专业,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教学成果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基层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就业率居省内高校前列,在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09年度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榜"上,学校位列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4名、全国非211本科院校第24名。 学院创办于1636年,在一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湛师坚守“百年师范、人文昌明”“书院精神、高山仰止”的大学风格,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重质量守信用公众满意学校”、“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等称号。 校容校貌学校重视优化办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近1200亩,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8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2000多种、电子期刊22000多种。建有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教育实验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热带边缘特色植物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省级基地,设有教育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个校级研究中心及42个研究所。2003年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 教学理念湛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实施一体化全员育人,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精神,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学校成为培养优秀教师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以上,其中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占近50%,部分毕业生到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援藏良驹”。 师资力量学校坚持办学以优师为本,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19名,其中专任教师89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3名、博士16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4.6% 、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8.3%。设有11名校级特聘教授和首席教授,97名教师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1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教师勤教力学、崇尚学术、为人师表,学校获授"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见长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48个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教育部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2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5门。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948人,其中本科生近20000人;继续教育在读在册生16000多人。 从1997年开始,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建有17个重点学科、2个研究中心和13个研究所,拥有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科实验中心。近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90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80多部,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230多项。 管理机构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 院长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组织部、统战部、党校 宣传部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会 人事处 教务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实验教学管理处 基建处 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处 工会 规划与法规处 资产管理处 纪委、监察处 博雅教育中心 武装部、保卫处 后勤产业处 离退休办公室 发展前景当前,湛师正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以评建创优为新的起点,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持“发展是主题、学术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确立“扎根粤西、贡献广东、国内创优、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明确“扎根粤西、服务广东、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师范立校、创新强校、人才兴校、文化优校、依法治校、和谐荣校”的优质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崇德厚道、弘扬学术、育人为本、严谨治校、追求卓越”的校风建设,培养具有“崇德、博雅、弘志、信勇”校训精神的学生,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富有“抢抓机遇、自强不息、发展不已、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湛师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一所教师教育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外界评价2006年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表明:学校学生培养质量有保证,社会评价较好,毕业生“三年出成绩,五年基本成骨干”。学院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60多人。现同美国、英国、泰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聘任和学生跨文化交流频繁,成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办学特色湛江师范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为己任,坚持走“ 创新强校”、“特色发展”、“品牌经营”之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进入21世纪,学校全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明确“立足湛江、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确定“发展是主题、学术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提出“崇德、博雅、弘志、信勇”新校训,大力建设“崇德厚道、弘扬学术、育人为本、严谨治校、追求卓越”的新校风,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倡导创业精神、事业精神、学术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贡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湛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深入开展“崇尚学术、严谨治学、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学风建设,大力推进“以生为本、合格加特长、创新加创业”的素质教育,实施“教学精品工程”,培养高素质的、富有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频频考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毕业生深受社会的广泛欢迎,本、专科生就业率居广东省高校前列。 湛江师范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走育人立校,学术强校之路,强调要以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来打造师范教育的品牌,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和知识资源优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学校承担了200多项各级教学和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2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多篇。努力建设重点学科,现有2个省级扶持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科研中心。在2003年“网大”排名中,学校“学术成果”一项居中国师范学院首位。在2004年《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中国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排位中,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及科技创新竞争力均居中国同类院校第五位。 合作交流国际交流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300多人。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20多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2008年,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各类单位紧密联系,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积极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实施"错位竞争、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加快转型升格,建设幸福湛师,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内部管理上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 学校领导党委书记:梁英 院长、党委副书记:罗海鸥 党委副书记:胡克伟 副院长:刘海涛 副院长:李永全 副院长:刘周堂 副院长:李江凌 副院长:邵乐喜 校徽新校徽,以钟为主图案,有时间、积聚与警示的意义。表明学院始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而源远流长,同时取其“钟铎声声,人文日新;昌明博大,蒸蒸日上”之意,预示着学院恢宏壮阔的发展前景;以正圆围绕方钟,表示具有“自强不息、发展不已”精神的湛师人追求完美与和谐。钟取“人”形,喻示教育以人为本。圆周上部的校训,说明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圆周两侧的三层枝叶,表示学院已枝繁叶茂,正蓬勃发展。圆周下部的中英文校名以蓝色为背景,既表示学院地处南海之滨,又喻示了学院“立足湛江,面向广东,走向中国,胸怀世界”的发展定位。 校训湛江师范学院校训是:崇德、博雅、弘志、信勇。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语辞,它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简明而又极具概括性的表述。 湛江师范学院在校训中把“崇德”放在首位。对于品德的崇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尚书·武成》篇中就有“崇德报功”的提法,即尊崇有德和报答有功的人。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就是师德。师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对学生严而不暴,爱而不流,举止大方而文雅。教师德行的高低,是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 “博雅”,指的是既具有渊博的知识,又有着高雅的志趣,温文尔雅的风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首先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就是知识的渊深和广博,传授知识时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解答疑难时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历史上许多教育名人以其博学赢得弟子的敬仰,但更以其高雅的情志和神韵征服了学生的心灵,甚或影响他们的一生。 “弘志”,就是要恢宏大志,理想高远。人无大志,有如蓬间小雀,快意于嬉戏榆枋之间,终不能翱翔云天。湛江师范学院地处祖国边陲粤西一隅,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为新办本科师范院校,办学条件与名牌大学差距较大,但正因为如此,就越发需要学生弘扬大志,恢廓胸襟,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我气短。 “信勇”,指的是既有自信而又能诚信待人,且能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个人禀赋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自信之心不可少。人无自信,犹草木之无神。具备了信的品德,还需要有勇的作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需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敢精神;寻求治国平天下的真理,需要有敢于献身的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有勇于面对耻辱的气魄。年轻人富于朝气,多于锐气,再能济之以勇气,就会奋斗不息,探索不止。 “崇德”“弘志”,要求学生重视品德修炼,恢宏志气,临大节而不苟,搴帅旗而志有余,讲的是做人的品格志气问题。“博雅”“信勇”,要求学生追求知广情雅,信而有勇;学富五车而风流俊赏,信诚毕具而又勇为人先,讲的是成才所需要的学识和创新精神等素质问题。前后相应,而又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德才兼重,内美外修,循此以行,俊才名师,可期而见。 重点学科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师范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技术教育(数控技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师范)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金融数学) 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书法) 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 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传播) 法政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师范,语文教育) 商学院:财务会计教育(师范,会计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涉外翻译) 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师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