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火中的女孩
释义

《战火中的女孩》,亦称为《火从天降》, 作者黄功吾, 这幅照片奇迹般的改变了黄功吾的一生。黄功吾是美籍越南人,他的哥哥也是战地摄 影记者, 1965年,哥哥在采访时死在了战场上,他的 大嫂便向美联社推荐了黄功吾,自此黄功吾就 担任起了美联社在越南战场上的拍摄任务。 黄功吾称,自己是顶替死去的哥哥去拍照,当 年他只有十六岁。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 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 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 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从天而降的 凝固汽油弹迫使孩子们惊慌的逃命, 一个女孩被弹片击中,不得不扒掉 燃烧的衣服。而在孩子们的旁边, 是一群迈着悠闲步子的美国士兵, 仿佛那些孩子们的哭喊根本传不进 他们的耳朵。黄功吾的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 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 话题。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 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1973年,这 幅照片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兰世 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苏珊·桑塔格曾经这样写道:“像1972年占据 了世界上大多数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一 个赤身裸体、刚被美国凝固汽油弹喷烧的南 越儿童沿着公路跑向照相机。她张开双臂, 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对战争的反感 方面,很可能比一百小时的电视广播的暴行 起作用得多。”黄功吾在用水浇灭女孩身上的火照片拍摄之后,美联社曾一度拒绝刊发,理由是潘金淑面对镜头正面裸体,这在当时的主流媒体上是 不是刊登的。而当时《纽约客》的编辑哈尔·比尔确 认为,这附照片的历史重要性足矣抵消因“正面裸 体”带来的发表禁忌。《火从天降》后来也引起了 美国当局的注意,尼克松当时的幕僚长霍得曼透露, 当时尼克松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而照片上的小 女孩潘金淑得以从灾难中幸存,成为证明这张照片 的真实性和越战惨绝人寰的历史证人。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照片 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 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 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 意义。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