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国琉璃 |
释义 | 古代琉璃长期被人们视作神秘之物。兰州发现战国琉璃,这两块琉璃的名称分别是龙凤佩和出廓壁,人们依照它的造型风格初步认定为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东西。 据专家介绍,这两件琉璃制品制作的非常精美,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特别是暗藏“凤”是典型战国时期楚国风格, 琉璃亦作“流离”、“王留璃”,是一种矿石质的半透明体材料。在古代人们对琉璃有很多种称呼,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矿物质,有人认为它是动物的角,也有人说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出产过琉璃,还有些人认为,琉璃就是中国古代的玻璃。这些都给琉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据介绍,中国古籍中关于琉璃的记载比较多。《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说:(剡宾)“出珠玑、珊瑚、虎魄、流离”,颜师古引《魏略》:“大秦国出赤白黑黄绿红紫等十种流离。”《魏书大月氏传》说:“其国人商贩,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王留璃”。 专家认为最早关于琉璃的记载是《穆天子传》中有铸石的记事。人们认为,《穆天子传》中的铸石可能就是一种玻璃。《魏略》大秦就是指东罗马帝国,这里所说的流离应当是一种玻璃。 长期以来琉璃和玻璃的称呼往往混淆在一起。有专家认为,玻璃又名颇黎,古代有时称之为琉璃。但琉璃这个名称有时是指牛羊角所制的薄片。目前,中国比较早的玻璃是长沙楚墓出土的玻璃壁、玻璃印章等,它们是战国时代的遗物,是自制的还是从国外运来的,则没有定论。 说起琉璃就离不开琉璃工艺。琉璃工艺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它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再入窑烧制而成。各地历年出土的考古材料证明在战国时期,已经有琉璃制作工艺,但质料不纯,有时与料器相混,直到宋代才出现真正的琉璃制作工艺。 有专家认为,兰州出现的战国琉璃给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琉璃玻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物证,因此它的价值非常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