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斯拜
释义

巴斯拜·雀拉克·巴平(1889~1953),哈萨克族,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区吉也克乡人。巴斯拜成年后,其父分给他一份家产——150只羊和一群马。他以此为起点,多方经营,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牧主。他还从外地引进优良畜种,培育出优良的肉用绵羊品种——红棕色仙脸大尾羊,从而使他财富更多,名气也更大,巴斯拜热爱祖国。抗日战争初期,有的人害怕政府征用马匹,巴斯拜批评说:“你们没有脑子,打起仗来脑袋都要没了,还要马!”并从自己马群里挑出好马200匹应征。抗日战争中期,他捐献配带马鞍的马500匹。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组织塔城专区捐飞机1架(折合马100匹、牛100头、羊4000只、黄金100两)。

巴斯拜自己虽未进学校受过教育,却关心教育,热心公益事业。民国25年(1936),他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捐羊筹办裕民初级中学,民国30年(1941),他捐资5500元,修建塔城裕民的公路大桥,塔城行政长将其命名为“巴斯拜大桥”,以示表彰。民国34年-36年(1945-1947),他为三区革命捐羊1000只、牛100头、马250匹,带头购买三区革命胜利券106万元(“三区”期票),1949年,他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的消息,立即拿出成吨小麦和40头牛慰问。

巴斯拜在三区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一直任塔城专署专员。他办事公正,体贴下情,有不少轶闻。民国37年(1948)秋季,塔城举行赛马活动,裁判为了讨好巴斯拜,把跑在第二名的巴斯拜的马硬拉到第一名。在主席台上的巴斯拜立即大声宣布“裁判无效!”要求把第一名的荣誉归还原主,巴斯拜得知他的儿子欺侮一个老年人时,批评道:“你怎么可以欺侮像你父亲一样年龄的人,你不要以为你父亲是专员,他昨天也是一个老百姓”,巴斯拜的羊群秋季转场时,踏进了一个汉族农民的马铃薯地,那个农民急忙向外吆赶,牧工说:“这是专员的羊,你敢赶?”巴斯拜听说后批评了那个牧工,并派人帮助收庄稼以示道歉。巴斯拜的一个亲戚偷了人家的两匹马卖掉,巴斯拜知道后,把那人找来,用鞭子抽一顿后,关进冷房子,并责令其赔偿人家的马。事后,他又把亲戚和牧工找来,告诫他们不要借他的名义欺压百姓。

1953年11月4日,巴斯拜病逝,葬在裕民县切格村。

一个值得纪念的新疆人

他是解放后塔城地区第一任行署专员,是哈萨克族从政的先驱。

他在抗美援朝时期以个人名义向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成为当时与著名艺人常香玉齐名的爱国楷模。

他培育出一种叫巴斯拜的羊,至今都是塔城人宴请贵宾好友必上的佳肴。

他建成了从塔城到裕民县的必经通道——巴斯拜大桥。

他还有太多美好和神奇传说,可以让人津津乐道……

在塔城地区,这个已经逝去了50余年的哈萨克人还在深深影响着这方水土,因为他留给后人关于爱国家、爱人民、勤劳、正直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在塔城这方水土上,在各民族的中心至今仍是巴特尔(英雄),他就是巴斯拜·乔拉克·巴平。

满腔爱国情

为抗美援朝捐献一架飞机

1950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8月19日这一天,巴斯拜在大会上说:“听说出了一个厉害的敌人,在我们邻居打仗,就要打过来了。如果我们的家都被人占据了,我们的财产往哪里放?我们一定要把敌人消灭掉。我们都要行动起来,支援我们前线的将士。天上飞的那个东西,杀伤力最强的那个武器我捐了,你们算算要多少钱?”

巴斯拜说的最厉害的那个武器,就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为此,他从家产中划拨出400匹马、100头牛、4000只羊和黄金100两。

后来,巴斯拜亲自将捐献的战斗机交给了自愿军。据说,这架战斗机至今还存放在东北某博物馆,以供人们瞻仰和纪念。

有史料记载,在1955年前的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中,经过百年战乱积贫积弱的中国,以个人名义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只有两人,一位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另一个就是新疆哈萨克人巴斯拜。

巴斯拜还在1938-1939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捐献过良马200匹、小麦42石8斗。1940年,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他为前苏联红军捐赠了鞍具齐全的战马500匹;1947年,为平息阿勒泰地区发生的乌斯曼叛乱事件,维护祖国统一,他捐出了250匹军马;三区革命时,他为革命军捐赠了1000只羊、100头牛和一批衣物,并带头购买了100万元的三区革命胜利券。

巴斯拜家事

母亲梦中得来的名字

巴斯拜原名叫巴依主玛,其父亲是一个贫苦牧民。传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其母亲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白胡子老人对母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有福气,但他必须要叫巴斯拜,那样他就会成为富人中的富人。”

父亲听到这个梦后,遂决定为儿子改名。于是,他们杀鸡宰羊遍请乡亲,将巴依主玛改名为巴斯拜。巴斯拜长大以后,穷日子依然不见改观。

后来巴斯拜当上了父亲,但他的大儿子和寄养的儿子都因病幼年相继夭折,只剩下大女努尔汗、小女萨木尔汗和小儿子库尔班·阿吉。

巴斯拜传说

替人放牧培育出一代良种

巴斯拜羊是新疆著名的优良品种,这种肉食羊种即使是在畜牧业品种大改良的今天,依然被人们保留了下来。

当年在替人放羊中,勤劳、认真的巴斯拜对培育良种产生了浓厚兴趣,经他培育出的羊,膘肥体壮不说,成熟期还早,四乡近邻无不羡慕,后来人们就索性把这种羊叫着巴斯拜羊。

关于巴斯拜羊还有两种传说。

一种是巴斯拜的大管家卡德尔讲述的。上世纪20年代的一天,巴斯拜放羊期间遇到了暴风雪,风雪挡住了回家的路。巴斯拜只好将羊群赶到山谷避风。夜晚,巴斯拜发现有野生公盘羊钻进羊群里与母羊交配。

后来,母羊生下的小羊就是不一般,有的长出三、四个角,有着盘羊般强壮的身体和敏捷的反应,一般羊一年产一次羊羔,而巴斯拜的羊两年可产三次,肉也很鲜美。

从此,巴斯拜就有意赶羊群到野生盘羊经常出没的地方栖息,对怀孕的母羊倍佳呵护,对母羊生下来的像盘羊一样的公羊也给予精心护养,让它们承担起了种羊的责任。

另一个说法是,一年他把羊赶到深山沟里,放任自流,只是一年来看一次。3年后,30只羊居然变成了350只,这令巴斯拜喜出望外,赶紧赶了回来。

做人楷模

致富不忘本

因为巴斯拜的勤劳、智慧,其羊群繁殖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

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巴斯拜发展的鼎盛时期,漫山遍野都是他的羊,最多时达到了25000多只。

除了羊之外,他还有数不清的马、牛和骆驼。巴斯拜用勤劳和智慧使自己成为了“富人中的富人”,但他没忘济困。

据说,每年秋收后,各地穷人都会络绎不绝地来到巴斯拜家门口,期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那时候,巴斯拜要亲自询问前来的每一个人,只要理由合适,他都会慷慨相助。

一个上了年纪的寡妇,因精神上受过刺激,整天蓬头垢面四处游荡。只要饿了、渴了、冷了,就会找到巴斯拜门上来。巴斯拜看她实在可怜,就劝她:“就呆在我们家吧。”结果,老妇人就成了巴斯拜家里的成员一样,可以自由出入。

有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也来要羊,巴斯拜见到后狠狠训了他一顿,但临走是还是给了他几只羊,要他慢慢发展。

管家曾劝过巴斯拜:“老爷,我们不能谁来都给呀。”巴斯拜笑着说:“因为我有人家才来要,如果没有人家是不会来找我的啊。”

热心公益

一座木桥爱心闪烁40年

也木勒河横卧于塔城和裕民县之间,是两地来往的必经之路。上世纪40年代,也木勒河水很大,甚至能在上面行船摆渡。

1941年,巴斯拜下决心出资为乡亲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裕民县专门请来俄罗斯桥梁设计专家设计,时任塔城地区行政长的赵剑锋为该工程监督人。该桥1941年9月1日开工,1942年7月31日竣工,主体为木质,全长87米,宽6米,载重量25吨。

从此,人们开始亲切地把这座大桥称之为巴斯拜大桥。

巴斯拜大桥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服役”期已过,为了安全后又在它的旁边建起了一座水泥大桥,但大家还称它巴斯拜大桥。

解放以后,巴斯拜又在家乡捐资兴办了裕民县民汉中学,也曾慷慨解囊为教职员工发放工资。塔城第一座水电站、塔城人民影剧院、塔城高中等现代化的公益事业都有巴斯拜一份捐助。

廉洁从政

正直大度使他威信显赫

1945年,颇具威信的巴斯拜肩负百姓重托,当上了塔城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巴斯拜对他人很慷慨,但对自己的家人和牧民却管得很严。他当上塔城专员以后,更加注意影响。

一次,他家的羊跑进一个维族老汉的菜地,老汉赶紧驱赶,巴斯拜的一个下人见了便指责老汉:“专员家的羊你也敢打?”

巴斯拜知道后,立即派管家去给老汉赔礼道歉,并给予了经济赔偿。

1948年秋,塔城地区赛马,巴斯拜的马也参加了比赛。比赛的时候,巴斯拜的马和另一匹马几乎并驾齐驱地冲过终点,但巴斯拜看得很清楚,他的马略逊一筹。

可是裁判却判他的马第一。按规定,第二名的马要奖给第一名的主人。当裁判把真正的冠军马送给他时,他却拒绝了,并坚持把自己的马送给了第一名的主人。

巴斯拜之所以在人们心中很有威信,就是他这样点点滴滴地积累。

身后美名

巴斯拜留给儿孙的只有自豪

作为解放后第一任塔城地区专员,巴斯拜1952年5月因病提出退休。

1953年9月,花甲之年的巴斯拜随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各族各界进步人士、民主人士参观团赴内地参观。

由于气候不适,巴斯拜病情加重,因风湿性关节炎引发心脏病,于当年11月3日在杭州去世,享年64岁。

巴斯拜去世后,很多同行的人都放弃了继续参观的计划,从杭州专门派专机将巴斯拜的遗体运送回乌鲁木齐。随后,各族各界人士将这个可敬的老人从乌鲁木齐一路护送至他的家乡塔城。

当时,巴斯拜的葬礼非常隆重,老百姓自发组成的送葬队伍延绵不绝。

1986年,巴斯拜的大女儿努尔汗成长为裕民县政协主席,儿子伊马汗仍留在牧场当牧民,他们也都在近些年相继去世。

现在,巴斯拜的后代依然生活在裕民县。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巴斯拜儿媳妇还健在,巴斯拜的孙子毛肯和窝坦两大家子人都陪伴着她的身边。毛肯曾经是裕民县委的一名驾驶员,现已退休,窝坦是一家企业职工。他们跟其他家庭一样过着普通,甚至有些拮据的生活,其孩子也面临着找工作的困难。据说,他们中的一个女儿已只身来到乌鲁木齐,正在给别人当保姆。

记者问毛肯和窝坦:“你们的爷爷曾经非常富有,也帮助过很多贫困的人们,可却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你们埋怨吗?”

看上去很质朴的毛肯和窝坦摇摇头说:“我们只为自己有这样的爷爷而自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