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詹天佑纪念馆
释义

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1987年11月建成开放。 纪念馆由瞻仰厅、序幕厅及3处陈列厅,展现了詹天佑从求学、投身铁路建设到抗清护路、拥护辛亥革命所走过的历程。同时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过的测绘仪器、用具、印章、勋章及京张铁路施工用具等。

景点简介

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1987年11月建成开放。

该馆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建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造型简朴,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和墓地遥遥相对。建筑物上有巨幅浮雕,长约41米,高约5米,内容是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突出詹天佑巨型头像和贡献,用以显示詹天佑业绩在祖国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展厅布局

展厅结构大厅的正门是瞻仰厅,往里是一展厅,此厅展述詹天佑从幼年出洋到献身铁路为国争光。二楼是二展厅、三展厅。二展厅展出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后又修建汉、粤、川铁路,编制了我国第一套工程标准图。三展厅展出詹天佑又一功绩--成立了中华工程题学会,培养了大批工学家,以及参加远东会议,为维护国家主权,鞠躬尽瘁,成为后世楷模。

纪念馆由瞻仰厅、序幕厅及3处陈列厅,展现了詹天佑从求学、投身铁路建设到抗清护路、拥护辛亥革命所走过的历程。同时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过的测绘仪器、用具、印章、勋章及京张铁路施工用具等。

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詹天佑光辉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早期铁路建设的概况、技术及其成就,从而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奋斗精神。

馆藏设置

纪念馆是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而建立。馆址位于北京市八达岭特区,1984年筹建,1987年11月建成开馆 该馆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建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造型简朴,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和墓地遥遥相对。建筑物上有巨幅浮雕,长约41米,高约5米,内容是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突出詹天佑巨型头像和贡献,用以显示詹天佑业绩在祖国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展馆藏品

该馆藏品1000余件,其中有詹天佑遗物:测绘用具、图纸、图书、 手稿、 勋章、奖章、学会证书、詹天佑建议全国推广使用自动车钩的建议书史料和自动车钩模型、詹天佑祖先在广东省南海县申请入籍获准的史料、詹天佑遗著、生活用品以及他所保存的辛亥革命历史照片(与孙中山合影、孙中山就职铁路全权和视察京张铁路照片)等。

陈列按詹天佑生平历史年代布置,展出有各个时期的文物、照片和模型。纪念馆编印有詹天佑名言录和生平事迹简介等资料。

交通联系

行车路线德胜门乘919路车到八达岭,或乘游1-游5路车到八达岭

所在区县

延庆县

景点位置

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内

票价

门票20元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詹天佑的故居和纪念馆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在纪念馆的旁边,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学,一个绿色小花园将故居和学校连接在一起,花园内建有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这是对“中国铁路之父”的伟大杰作——京张铁路的纪念。詹天佑故居,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样,加上詹天佑出世时家境一般,因此修复中也强调了西关普通家庭的朴素和静穆。有趣的是,故居的陈设是参照一张在故居封藏了一个多世纪的旧玻璃底片来布置的,摆放有八仙台、几凳、睡椅等老家具,并用屏风把厅堂和睡房隔开。此外,一侧墙上还悬挂着一副对联,上写“幽芳淡冶仙为侣,傲骨嶙峋世所稀”,这是詹天佑的故友给他的语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写照。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收藏了大量遗物,包括京张铁路钢轨、京张铁路使用的铜铃、认购钢料的样板盒、詹天佑生前用过的画图仪器、字帖、墨碟,以及詹天佑自书履历、袁世凯抄给京张铁路修路人詹天佑的札文等仿真文件等。其中,京张铁路钢轨上镌刻的“I.P.K.R.1905”的痕迹还很清晰,I表示皇家、官方的意思;P指北京;K全拼为KALGAN,过去译为“喀拉干”(蒙古语),其实就是指现在张家口一带;R是铁路的缩写。这是詹天佑之孙、铁道部 詹天佑纪念馆首任馆长詹同济从京张铁路沿线捡到的,不远千里送归祖父的故乡。《京张路工》图籍共183幅图片,内容十分丰富,大部分图片属于京张铁路修筑路段的实景、施工现场、轨道及铁路沿线的景点,还有几大铁路车站竣工的庆祝场面等。图籍中还出现了货车、马车、猪车、平车、碴车及煤车等六七种货车类型,说明百年前火车技术发展已相当成熟。展览馆史料分为三部分,詹天佑广州家居及出国留学情况;归国创业,反映了詹天佑既善于引进和使用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又极力维护国家在铁路方面主权的事迹;詹天佑的爱国、敬业精神。故居纪念馆旁侧小花园内还将塑起一座詹天佑的铜像。

相关人物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县人,1872年赴美留学,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官费留学生。1878年6月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获学士学位。1881年毕业回国,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补习。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后任教于马尾船政学堂、广州博学馆、广东海图水陆师学堂。1888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曾参加修建津榆铁路。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1900年任萍(乡)醴(陵)铁路工程师。1902年任新易铁路总工程师。1905年后调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总办,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另发明火车自动挂钩,为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之第一人。1909年铁路建成后,被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衔。后任粤汉铁路会办、粤川铁路督办、中华工程师会会长。曾任中国技术代表,与沙俄谈判中东铁路事宜,力争路权。1919年4月在汉口病逝。著有《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19世纪八十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特别是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找、永不屈服的高尚的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詹天佑其人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县人,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19世纪八十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特别是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的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