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詹纯新 |
释义 | 詹纯新,中联重科(000157.SZ)董事长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会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家协会会长。2011年6月22日,荣获2011中国上市公司最受尊敬董事长。2011年12月12日,詹纯新被评为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人物简介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会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家协会会长 男,1955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常德汉寿县毛家滩乡人,1978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 曾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副主任, 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总裁。 现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会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家协会会长。 荣誉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 建设部优秀领导干部, 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 湖南省光召科技奖, 湖南省青年科技创业“十杰”称号, 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联重科创始人,现任董事长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中联重科中联重科简介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7.605亿元,年产值、销售收入均过100亿元,员工16000多人。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利润总额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99%;出口额同比增长300%以上。 中联重科在国内的生产经营基地跨湖南长沙、常德、益阳以及上海、陕西、广东等地,现已形成八个产业园区,即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的销售网络,强大的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 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产品类别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中联”商标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为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中联重科在2007年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19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等奖项和荣誉。 技术优势中联重科继承了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科研和技术攻关力量十分雄厚,设计、试验手段先进。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 “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 “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 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40%左右来自于新品开发。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电梯产品、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正在构建一个国际工程机械的精品集合,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中联重科由“科技产业化”到“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被国家科技部两任部长朱丽兰、徐冠华评价为:科研院所改革的成功样板,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范,为传统产业领域院所和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启示。 发展简要历程1992 年 9 月 28 日,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 2000 年,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代码 000157 ) A 股股票在深交所隆重上市。 2001 年,中联重科正式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这是中国入世后国内企业首次成功并购国际知名企业。 2002 年,中联重科承债式收购湖南机床厂,由此开启企业间重组并购的“中联模式”。 2003 年,长沙建机院、中联重科、浦沅集团、浦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四方重组并购。行业内两大强势品牌——“中联”、“浦沅”携手并进,融合发展。 2004 年,中联重科入选深证 100 指数成份股。 同年 7 月,中联重科以 30.54 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 200 位。 在权威的“上市公司 2004 年度绩效排序”中,中联重科位居深沪 1269 家上市公司第 31 位,“湘股”第一位。 企业远景——打造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 21 世纪,中联重科通过技术、市场和资本的纽带,联结行业内骨干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大规模、高起点地推进和振兴中国机械装备行业的科技进步。积极培育以高新技术为优势特征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改造传统工程机械产业,全面提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实力,最终形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强势品牌。 人物性格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技术成果“闲置如山”,科技人员严重流失、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和公司管理人员商讨企业发展大计 时任长沙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意识到,单纯依靠转让技术成果“过日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走科技产业化道路。1992年,他率领7名科技人员,靠借款起家,成立了以研究院为“母体”的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依托研究院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到半年,中联公司便开发出第一代高新技术产品———中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而掘到了“第一桶金”———当年投产,当年创利税230万元。接着一路凯歌,到1996年,公司实现总产值1.2亿元,年利税4300万元。 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是洋品牌的天下,外国品牌占据了高达95%的份额,国有品牌仅占5%。作为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的科技和企业工作者,詹纯新感到了责任的沉重。 1999年8月,中联公司再一次蜕变,完成股份制改造,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脱胎而出,并于2000年10月在深圳上市。如今,中联重科的综合实力已位居中国工程机械第二位,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 15年的艰辛,詹纯新和他的中联,带动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勃兴。以混凝土机械为例,这一市场如今已经江山易帜: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占了中国市场的95%,而海外品牌退缩至5%! 回首詹纯新和中联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处处都彰显着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99年8月,中联股份制改造成功,大量员工面临着下岗。中联对于暂时达不到上岗要求的职工设置了“培训岗”:3年内享受基本工资、社保、医保以及各种培训机会。 詹纯新说,如果简单地一退了之,企业省事了,社会却多了一个负担。 包容 詹纯新钟爱蓝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谦和而深沉,广博而包容。 在长沙,从黄花机场到市区不足15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与山河智能3家工程机械装备业上市公司,年销售额共达300亿元人民币。 3家企业同城竞争,面对这种在世界范围内也绝无仅有的产业生态,詹纯新却说,这不是一种现实的无奈,恰恰是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的福气。 生态的本质在于竞争。中联重科就是伴着这种竞争一路走来——— 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国内上市公司利润排名第一;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名第24;连续十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达63%;总资产超过80亿元;连续数年在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 詹纯新的智慧,就在于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竞争,而不是人为地去消除行业内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品牌竞争行为。 率性 2000年9月16日,中联上市方案最后—次“临审”。 当电话那头传来“通过了”的喜讯,多年为企业上市奔波的辛酸,刹那间涌上詹纯新的心头,这位以冷静、理智著称的中联当家人把自己关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据一位高管回忆,平时很少主动喝酒的詹总在那天中午喝庆功酒时,频频举杯。多年后的今天,率性的詹纯新面对记者坦言:“那不仅是成功的喜悦,其实更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成功了,众多“浮名”纷至沓来,詹纯新却显得很冷静,很多评比,包括“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一方面,是想沉下心来真正做好一到两件事,另一方面是做得还不够,没什么好讲的。 人物事业让以制造世界顶级品牌为荣耀的欧洲企业,接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中国制造为东家,确实难能可贵。而在收购CIFA过程中,中联重科(000157)掌门人詹纯新以其东方式的从容、儒雅以及收发有度的锋芒与实力,赢得了意大利传媒的赞誉,从而打消了意大利人对于中国制造“门第”的置疑与诟病。 2008年8月5日,《24小时太阳报》以《意大利是中联重科推行国际化战略的试金石》为题,用3个整版篇幅,首次把一位站在全球化高度的中国企业家詹纯新,浓墨重彩介绍给意大利民众。昨日,记者捧阅这篇由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提供的报道中文稿,字里行间不乏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欣赏,读来令人心生自豪。 “3.0共产主义”标本 对于直到2008年6月份之前,意大利人几乎鲜有听闻的中联重科,当地媒体以“中国翘楚企业”称谓这位新朋友,并且将它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购,界定为中国企业在欧洲第二、意大利第一的收购行动,评价此举将为中联未来其他收购行动提供经验。 记者称她看到了一个重要的中国企业掌舵人眼中的全球化理念及其跨越长城(意为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译者注)的大跳跃式发展,称中联重科是中国政府倡导“走出去”战略的企业先锋。她援用《国际先驱论坛报》为“中国公司不再满足于成为低技术、低成本、低利润的玩具、笔、服装和其他廉价产品生产商,而是向上攀登价值链,最终挑战世界最大企业,争取业务、客户、实力和承认度”而造的新词——中国“3.0共产主义”(指中国的生产方式升级),将中联重科并购CIFA视为鲜活标本。众所周知,中国的生产方式升级正帮助中国企业借此鱼龙转化,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试金石率先点石成金 对中联重科未来发展模式和时间计划颇为关注的意大利媒体,对于“混凝土机械行业世界排名第三”CIFA+“第五”(中联重科)=“全球行业老大”的运算同样颇多期待,并将意大利称为中联重科推行国际化战略的试金石。 《24小时太阳报》记者援用詹纯新的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仅仅才开始,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还在国内投资,但当具备一定实力后,将会积极向国外投资,特别在新兴发展国家,这种趋势与步伐会越来越快。 对于并购成功后中联重科的国际步伐,《24小时太阳报》借并购当事人的介绍向读者路演:首先,稳定欧洲市场,这是CIFA的大本营和价值起点;其次,共同开拓俄罗斯、印度及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随后,公司把目光投向美国,不远的将来,将携手新的合作伙伴,将融汇了中、意技术与制造精华的混血产品打入北美市场。 2008年6月23日,一纸收购协议将位于中国长沙的中联重科和意大利米兰的CIFA公司牵系在了一起。这起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中联重科投资17亿元人民币,将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三的CIFA收归囊中。并购完成,将使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悄然改变,中联重科一跃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全球老大。 2011年12月12日晚,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中联重工董事长、西北工业大学校友詹纯新榜上有名...跨过并购实现着企业的商业梦想,詹纯新正带领着中联重工走向全球,书写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篇章。 他带着中国装备制造的实力,将意大利顶尖企业纳入麾下,他带着跨国并购的经典案例登上哈佛讲坛。 科学发展观詹纯新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从发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等各个方面论证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的意义。他公司成长说,发展是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企业要解放思想坚定谋发展,要把握一切机会多方谋发展,要专注于主业执着谋发展,要瞄准远大的目标扎实谋发展。中联重科正是在科研院所改制、国企改制、上市、重组并购和国际化等五个发展关键点上,打破了束缚发展的旧观念,思想得到解放,才有了持续的跨越式发展。他认为,以人为本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在企业管理、并购、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始终。 詹纯新表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要在体制、战略、人才、技术创新、管理、资本支持和文化上实现可持续,从而确保企业发展的科学和可持续。中联重科致力科学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实现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要把中联重科打造成湖南省超级产业中的超级企业,为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委督办专员孔令志主持了大会。他高度评价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是解放思想谋发展的历程,是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历程,是坚持科学谋发展的历程,是中联人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的过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