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窄化 |
释义 | 概念 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窄化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程度增强。被窄化的对象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形无形物质、人脑思维逻辑的精神产物、躯体感受体验等。 事物的程度属性包括长度、宽度、广度、深度、浓度、密度、幅度、温度、湿度、硬度等多个维度,窄化就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忽略事物的维度的过程。窄化分维度间窄化和维度内窄化。维度间的窄化有降低维度数量使对象集中在少数几个维度内,如重视了高度而忽略了宽度,重视了硬度而忽略了温度等。维度内窄化表现为对某一维度再进行窄化,如对声音的分辨从原来的宽频窄化到高频区,对颜色的分辨从全色集中到某一种单色等。 窄化是人们对事物感受性的程度改变,或是宽度的狭窄,或是广度的收缩,或是程度的加深,或是浓度的提炼。窄化的过程是熵值增加的过程,是消耗能量的过程。窄化的过程,是主动选择的过程,是分化与集中同时呈现的过程。它既包含敏感度降低、钝化的过程,又包含敏感度提升、锐化的过程。窄化过程是钝化与锐化、敏感与去敏感、感触觉收缩与开放相伴的过程。窄化过程中,一部分感觉锐化,同时必然伴随另一部分感觉开始钝化。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必然伴随对另外一些事物特别不敏感。对某些方面的思维集中,必然伴随对另外的思维涣散。 分类 窄化可分为躯体感觉窄化、认知信念窄化、思维窄化、情感窄化、意识体验窄化等方面。 1、躯体感觉窄化:指躯体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感受性窄化。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声音、色彩、触觉等某一方面特别敏感,而对其它方面却感觉钝化。有听觉窄化、视觉窄化、触觉窄化、味觉窄化、嗅觉窄化等。幻觉是窄化过度的表现。 2、认知信念窄化:指对事物的认知和信念局限于事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成为行业专家,能够全面掌握和了解本行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能变成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形成偏执,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不能较全面的看待人或事物,比如绝对化的要求、非白即黑、过度概括的以偏概全、尽善尽美的要求、自暴自弃和自我贬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等认知和信念。 3、思维窄化:表现为知觉思维纯粹、回忆思维僵化,思维组合简单。如思维方式单纯、思维方向单一,思维品质僵化,思维内容固化等等。具体表现在面对事物时的思维模式固化,思维逻辑不易融通,思维方向不能变化等等。 4、情感窄化:对某一种、一类事物无原则、无分辨地完全接纳或完全排斥。对某一类人物的好感或恶感、过分依赖或过分疏离。 5、意识窄化:对某些事物的意识特别敏感,而对另外一些却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脑中经常反复出现某些特定的情景、图像、语言等信息,如强烈刺激后的闪回现象。 意义 从人体感觉窄化的过程似乎可以看出,窄化是我们感觉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窄化使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推而广之,大脑思维发展的过程、对事物认知的过程、对情感感受的过程,同样存在着窄化的过程,同样是对外部世界的适应的结果。 所有窄化的形成都是一个人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教育与自身的个性特点相结合的产生的。从哲学意义上,窄化也是事物分化的过程。因为窄化,更加分化;因为窄化,更加专注;因为窄化,更加深入;因为窄化,更加独特;因为窄化,更加适应。大到从人类的进化史上,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窄化的进程。小到人类个体的生存史,自从出生后,思维和感觉也是一个不断窄化的过程。 婴儿的思维是开放的,不定向的,是随机反应的。父母为了保护婴儿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为了让孩子能够达到某种社会的或者父母的要求,会不断的训练孩子,窄化孩子的思维和意识。先是适应生存的自然环境,然后是适应社会环境。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的思维观念不断窄化的过程。 窄化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自然,是对自身有限能量的保护,是对社会存在的主动适应。可以及早地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达到社会化的目标。 利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窄化也不例外,窄化需要一个度。窄化的过程,是一个建立和丧失的过程,伴随窄化的一定是丧失。因此,如果被窄化的对象是对我们有益的,或者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那么窄化会促进我们的发展;反之,如果被窄化的对象是不必要的,那么我们可能会因窄化而丧失一些必要的感觉和体验,必然不利于我们的生活。 没有窄化可能导致思维涣散、认知缺少自己意见,缺少观念。对任何事物不敏感也会给生物体带来伤害。因此没有窄化,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窄化是普遍的现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某方面进行窄化。适度的窄化使人们注意力集中,专注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能够对这些方面产生较为深入的认知、感受和体验。在某些领域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能够较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实生活中,一个成功的人士,也必然是一位得到很好的窄化者。如各类专家、行业专业人员等,都是在自然和社会规则下的适度窄化的成功者。 同时,窄化必须建立在一定泛化的基础之上。过度的窄化可能导致感觉的失真,观念的固守,思维的僵化,认知的失调等,会对一个人的生存形成危害。象物体太过细高则重心不稳,刀太锐则易钝,针太尖则易折一样,过度窄化后形成的锐化很容易受到挫折,而一旦受到挫折,想要重新达到之前窄化的程度,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理能量进行重新窄化,有的可能从此消失。大量的生理、心理问题与过度窄化有关。挑食、钻牛角尖、固执、强迫思维、抑郁等,似乎都带有过度窄化的烙印。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等,从它们身上似乎都可以找到感觉、思维、认知等方面窄化的影子。 应用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当汽车快速在路上行驶的时候,我们的视野将被窄化,速度越快,视野将越窄,这就是视觉的窄化。产生视觉窄化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和眼睛的自动调节所致。其产生机制是因为快速移动给眼睛带来的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大量增加,使得眼睛无法及时处理,于是通过减少眼睛接受信息的宽度来达到减少信息量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加集中注意力看清楚所要看的事物上。试想,如果我们静静地坐在田野上,我们的眼睛似乎能够看到很多很多景色,而如果我们坐在火箭顶上飞翔,我们的目光可能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个点了。当然,窄化的比率与背景的信息量也有一定的关系。背景越复杂,窄化程度就越高;背景越简单,窄化的程度就越低。 同样,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无论火车的速度有多快,如果没有窗外的参照物,我们感觉不到火车在开动。而在汽车刚开始加速行驶时,我们就能感觉到车子在动,这是因为我们的感觉窄化到只对加速度产生敏感;紧握一根木棒,握久了我们甚至不会感觉到手中有木棒存在,这是触觉在窄化,只对紧握时的肌肉紧张敏感。“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的窄化。爱吃辣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从怕吃辣,到不怕吃辣,到辣不怕,再到怕不辣,这个过程就是味觉的窄化。纺织厂的工人,平静面对隆隆的织机声,刚开始可能会觉得烦躁而不舒服,时间久了就并不觉得了,这是听觉的窄化。 有一些人,他们从小树立了人生目标,而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前进,最终取得在事业上的成功,这是信念的窄化。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人都是坏的,没有好人,这是认知的窄化。 认知疗法、统觉训练、注意力训练、催眠、NLP技术等,又是通过窄化训练,提高应对能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催眠状态是窄化的有力体现。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可以表现对听觉、感觉、思维的窄化,并表现出极端的现象。通过思维意识的集中,缓解了身心压力,解除了心理压力和冲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