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摘亚木
释义

简介

学名:摘亚木 商用名:Karuing 摘亚木属, 苏木科 产地: 南美 非洲 亚洲

地方名称:Keranji(沙捞越一代码KERJ,马来西亚,沙巴,印度尼两亚),Khleng(印度尼西亚),Kcranji kuning besar(马来西亚),Kralanh(柬埔寨),

不规范名称:南洋红檀 柚木王

木材特征:

散孔材。营扎放大镜下明显,略少,大小中等;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5个,多数2—3个);含红褐色树胶及白点状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明显,发达、密集细线状,分布均匀,与木射线构成网格状。木射线放大镜下略可见,密,甚窄。

木材散孔,心材新伐时为浅金黄褐色,久之则转深,为褐色或红褐色,与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新伐时为白色,久在大气中变为浅褐色,生长轮不明显,管孔肉眼可见至略明显,多为单管孔,稀径裂象管孔,数少,或至略少,大小中等,内含浅色沉积物。木材光泽强,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纺理交错或波浪形,结构细至中,略均匀,木材重至甚重,硬至甚硬;强度高,木材干燥慢,木材干燥时,有开裂倾向;耐腐;锯稍困难,锯时有钝锯倾向;刨刀应锋利才好;木材的可切性良好,胶粘性能均匀。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至暗褐色,具深色同心圆细线。边材楼黄色。生长轮略可见。

树皮:

厚1,0—1.5cm,质硬,不易剥离。外皮灰白或灰褐色;易小块状脱落,表面具没凹坑:密生小圆形康孔。内皮红褐或深褐色;石细胞丰富,颗粒状及坡浪形。

树木与分布:

乔木,高25m左右,胸径约0.61-n。本属约有4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和东南亚等地区,其中东南亚约16种。在马来西亚进口杂木中常有发现,少,不成批量。

纹理交错,结构略细;质重硬;强度高干缩小。锯解略难,切面光滑;握钉力强;胶黏性铰好。略耐腐。干燥慢,易开裂。气干密度0.60—1.l2g/cm。

木材用途:适用于刨切单板、高级家具、雕刻、室内装修、重型结构、体育器材、地板、器具柄等。

识别要点:材表及弦切面现细纱纹,具波痕。轴向薄壁组织密集细线状,分布均匀,与木射线构成网格状。本属40种,材色、密度相差甚太,最轻的适度摘亚木D- modeslum密度上0.6 g/cm。

最重的越南摘亚木密度可达1.12 g/c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