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 |
释义 |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是由巴莫姊妹三人组成。三人系四川凉山越西人,彝族,生于凉山,长于凉山,1991年11月在家乡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小组成立的宗旨是:以繁荣祖国民族文化,振奋彝民族精神,弘扬彝族传统文化,研究彝族妇女问题为宗旨;以探索彝学研究新路,拓展彝学研究领域,充实研究总体构架为己任;通过长期的田野实地调查,在广泛搜集第一手彝族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对彝学领域中的文化传承进行归纳、整理,进而从理论上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和研究。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阵热潮,而彝学是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支。在彝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活跃着三个彝族姊妹的身影——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简介 巴莫姊妹三人,自幼耳濡目染本民族传统文化及风俗民情,深爱本民族文化。在校上学期间,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皆各自专修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哲学、新闻学、文学等学科,在学术研究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91年11月在父亲巴莫尔哈的积极倡议下,姊妹三人在家乡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通过十多年来的学术实践和专业研究,小组成员已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长和学术思想,在专业范围内组织和实施了数次时间较长的田野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田野作业经验,完成了一系列的小组或个人的研究计划和课题。 巴莫姊妹带着彝学走向世界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文化传统的民族,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有自源文字体系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献典籍,至今大多仍流存在民间。因此,巴莫姊妹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近年来,巴莫姊妹一直活跃在国内外彝学研究领域,为推动中外彝学界的交流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大姐巴莫阿依和二姐巴莫曲布嫫两人陆续参加了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与云南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的“汉族与周边诸民族的民俗宗教比较研究——纳西族、彝族与日本民俗宗教的比较民俗学考察”;受德国著名汉学家、彝学专家托马斯·海博乐教授的委托,姐妹俩担负了组织中方学者参加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的工作;她们还先后参加了法国“利氏学社”主办的“西南中国研究与国际彝学”座谈会,并为巴黎远东学院图书馆鉴定那里收藏的彝文经籍等。 从1996年起,在美国人类学教授斯蒂文·郝瑞的倡议下,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马尔子教授开始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项目,即在美国开办彝族文化展览,将彝学研究成果从学术界推向美国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彝族和彝族文化。2000年1月到3月,曲布嫫作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克博物馆邀请的专家,前往该馆参加3月1日开幕的“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专题展览的实施、布展及有关学术活动。 巴莫曲布嫫一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就兴奋不已。她抱着参加展览的牦牛头,一路上招惹了安检的注意,引来了海关的盘查,吸引了空姐羡慕的目光,挑起了同机乘客的好奇打问,牦牛头还差一点就在机场被一位路人“拣走”……她一直忐忑不安的就是在最后入境美国时,牦牛头会不会因为什么动物保护法或动物检疫法而被海关没收。当前去机场迎接她的“美国木嘎”(凉山人给斯蒂文·郝瑞教授取的彝族名字)夸奖她终于把这长着尖长犄角的“牦牛”赶出了凉山,带进了美国,兴高采烈地接过这个宝贝后,她才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当时想给牦牛头找个栖身之地,她和郝瑞教授在展厅转了一圈出来,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大厅入口的上方!”郝瑞教授对诺苏居住习俗真是了若指掌,因为彝族人大多在民居门楣上方悬挂牛、羊首级以保佑人们“出入平安”。 展览展出后,巴莫曲布嫫的美国好友亚伦·泰德在给她的电子函件中说:“谢谢你随时通告你在华盛顿州的工作情况。我觉得非常有趣!” 扎根凉山的“彝学小组” 彝族姊妹巴莫阿依(石布嫫)、巴莫(阿尕)曲布嫫和巴莫(阿芝)乌萨嫫生长于四川凉山,她们深爱本民族文化,并且各自专修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哲学、新闻学、文学等学科。她们在家乡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通过10多年的学术实践和专业研究,已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长和学术思想,三姊妹对本民族文化及妇女问题尤为关注,在专业范围内组织了数次时间较长的田野调查,完成了一系列的小组研究计划和课题。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是1991年冬天创建的。为了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一个项目,曲布嫫从北京回到凉山进行田野调查。一天傍晚,父亲跟她讲:“你们姊妹三个读了这么些年的书,现在也应该一起为我们彝族人做点什么事儿了吧?”就这样,在父亲的提议下,曲布嫫当晚就提笔草拟了“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章程”,随后向州文化局申请挂靠,向州民政局申请注册,很快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复。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 正式在故乡凉山“创建”了,从1992年到1998年,她们在凉山腹地进行了“大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化专项田野调查”,搜集到大量彝族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姊妹合作完成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是《彝族风俗志》,这部著作后来被列入了《中国民俗文库》。 阿依和曲布嫫的田野工作,大都选择在冬季。因为那是农闲季节,彝族村寨里有许多传统仪式活动,访问对象也比较好跟踪。由于天冷,她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围在火塘边烤火,在跟乡亲们聊天中度过的。由于火烟、木炭灰的熏染,她们的脸也被烤成一种特别的肤色。一次,她们回到西昌家里,妈妈到见两个女儿,立刻哭了,还数落着孩子的父亲:“你看你这两个女儿,都成什么样子了?别人的女儿都在忙着出国,就你的女儿忙着往乡下跑,还尽拣那些穷乡僻壤去。都是你,都是你成天让她们搞什么彝学研究!”其实,女儿们都知道妈妈说的全是气话,便想了一个逗她笑的法子来宽慰她说:“我们走的可是‘国内革命路线’,只要我们能做出自己的成绩来,国外的学术机构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邀请我们出国访问或是讲学的,那样总比现在出去靠打工、洗盘子挣学费要好吧?” 乌萨嫫在小组的课题计划中,分担了文化变迁等课题,并协助发展彝族的原创音乐。北京中华民族园里的“彝寨”也是由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设计的。彝学小组在中国乐坛上推出了中国少数民族第一个原创音乐组合“山鹰”;继之又推出了“黑虎”(“彝人制造”的前身)。此外,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还集成出版了《彝族民间音乐经典》。 姊妹同赴哈佛传播彝学 2000年9月,巴莫阿依和巴莫曲布嫫姊妹带着自己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专门的学术计划到了哈佛大学,在她们的彝学研究道路上写下了一个崭新的篇章,这被传为哈佛─燕京学社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姊妹俩去哈佛的时候,带着一些彝族漆器、彝文经书、还有祭司毕摩的仪式法具和宗教绘画等,这些彝族文化实物是她们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从民间搜集到的,带到哈佛去有诸多的学术考虑,一是可以在开设讲座时帮助听众的理解,二是她们计划在哈佛举办彝族文化展。她们的想法后来都变成了现实:在美期间,她们一共在哈佛大学校内外举行了9次学术讲座,讲座甚至开到了宾西法尼亚州的狄更生学院和波士顿莱克星顿的小学。 2000年5月至7月,她们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成功地举办了彝族宗教文化展览,法国卢浮宫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芝加哥大学博物馆馆长等世界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这一展览的招待会;2000年11月,她们与另一位在哈佛访学的彝族学者潘蛟博士一同举办了一个“国际彝学工作讨论会”,邀请了美国、德国、法国有关大学的10多位学者和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3位彝族研究生到哈佛进行学术研讨。 在哈佛的日子里,她们总是不失时机地传播彝族文化,引起了各方学者对彝族文化的关注。 附:巴莫姊妹小档案 巴莫阿依(石布嫫) 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中国第一位彝族硕士研究生,第一位彝族博士。已出版个人专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译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和民族认同》等,发表论文40余篇,译文10余篇。 巴莫(阿尕)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常务理事;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通讯会员。 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个人诗歌专集《图案的原始》。 巴莫(阿芝)乌萨嫫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记者、凉山记者站站长。发表新闻报道、通讯、专题采访、研究文章约15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海洋石油:下世纪中国油田的希望?》、《活着的象形文字》、《彝族历史文化源流》等。她还参与了《北京中华民族园彝寨·民俗建筑总体构思设计方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