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国藩全书 |
释义 | 书名:《曾国藩全书》 主编: 丁春生 责编: 文 慷 装帧设计:李呈修 张宏友 出版社:线装书局 印刷:北京威远印刷厂 开本:889*1194mm 大16开 印数:5000套 规格:889×1194 字数:700千字 版次:2002年11月第一版 印次:200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 7-80106-237-X/K.27 定价:360.00元(全四卷)产品描述《曾国藩全书》典藏本,线装檀香纸版,文白对照,古色古香,值得收藏。 该书前言曾国藩(1811——187 2),原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毛泽东年轻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他1917年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润之珍藏”。 蒋介石也对曾国藩极为推崇。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该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札”,“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埔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我们编纂的《曾国藩全书》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的为官、治兵、处世、治学、修身、治国、齐家、监相、理财、家书等多个方面深层次的剖析,以原译文对照的形式将其一生的思想提炼、融通,形成此套《全书》,曾氏一家的著述繁多,目前已经出版的诸多曾国藩文集也已卷轶浩繁著称,有鉴于此,为了方便读者本书之宏旨在于:取其最重要、最具社会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就展现给读者,故不求面面皆到,仅将曾氏一生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作一全面整合。我们认为,曾国藩在以下各方面的一些思想值得记取。 在为官方面,曾国藩以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政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在治兵方面,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各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在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欲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需在“淡”字上着意,“不持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望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在治学方面,曾国藩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势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剪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在修身方面,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养身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在治国方面,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见解,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齐家方面,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很是猜忌,曾国藩为表明心迹,有违本性,刊印《家书》。他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俭持家,严明家规。二、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十、择良师以求教。 在理财方面,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经济政治,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总之,曾国藩一生的诸多思想至今仍有着现实意义。细读此本,才能领略其中精深的哲理。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在编纂过程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诚希读者、老师等不吝赐教。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丁春生 2002年11月于北京一得斋 内容简介《曾国藩全书》包括曾国藩的为官、治兵、处世、治学、修身、治心、齐家、鉴相、理财及家书。 为官 (坚忍第一、勤廉为本、驭人之术、保全之法) 治兵(勤练兵、 善用将、重攻守、鼓士气、常抚民) 处世(处世通则 忍而谨慎、慎择师友 善待他人、廉洁自律 忠厚诚敬) 治学(恒学传家、溯学为止、论学之法、韧学至佳、专学而尽) 修身(积忠恕之德 养浩然之气、怡情养性 风雅自娱、饮食起居不紊 调养滋补有方) 治心(内圣篇、坚忍篇、刚柔篇、廉矩篇、诡道篇、久战篇、藏锋篇、砺志篇、家范篇、明强篇、勤敬篇) 齐家(养谦俭、举孝娣、教子弟、和家庭、济戚贫、睦友临) 鉴相(鉴骨、鉴容、鉴情、鉴眉、鉴声、鉴气) 理财(理人为先、[移财有方、酌盈剂虚、慎字为诫、当紧则紧、用财精细) 家书(修身养家、为政家书、持家家书、理财家书、处世家书) 人物介绍曾国藩(1811-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里,既无家学,也无根底,却以一介儒生,仅凭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封建科举制度下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查中科事务、礼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他创作的《爱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他写的《讨粤匪檄》文,鼓动了不少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同太平军的作战中。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廉服人心,远权避祸,重礼慎法,编织了最结实的关系网。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实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业。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内,连跳七级,37岁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荣者,清代仅此曾国藩。他官做得最稳,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恩宠不衰。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他君子为学,明道经世,宁静致远,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