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洛克式 |
释义 |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简介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广泛仿效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建筑特点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 自由奔放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 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葩。 浑然一体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 罗赫尔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观简洁,内部装修精致,尤其是圣龛上部天花,布满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圣龛正中是由圣母和两个天使组成的群雕;圣龛下面是一组表情各异的圣徒雕像。 古典结合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德国传入的。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兴起于17世纪中叶,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建筑形态长, 狭窄的教堂中殿由更加宽广, 偶尔地圆形式替换对光、或者强壮的光和树荫对比、单色画作用 ( 即教会的Weltenburg 修道院), 或一致的照明设备的剧烈的用途通过几个窗口(即教会Weingarten 修道院) 对装饰品(puttos 的丰富的用途由木头(经常被镀金), 膏药或灰泥、大理石或虚假制成使有大理石花纹) 大规模天花板壁画 外在门面为剧烈的中央预测经常描绘 内部比壳经常是没有为绘画和雕塑(特别是在巴落克式样晚期) 幻觉作用喜欢trompe l'oeil 和混和绘画和建筑 在巴法力亚和Swabian 巴落克式样, 葱圆顶是普遍存在的 巴洛克式样的神圣的建筑被意大利、特别是罗马和大教堂的范例主要影响了与横渡的圆顶和教堂中殿。巴洛克式的世俗建筑的中心是法国, 宫殿开放三个翼布局建立了作为标准办法尽早16 世纪。但这是Palais du 卢森堡(被修建1615-1620) 由建立了巴洛克式的建筑范例的Salomon ·de Brosse 城市经典德累斯顿横跨易北河(Elbe River)两岸的德累斯顿,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在18世纪,身为萨克森(Saxony)选帝侯和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大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致力把这座他钟情的城市,发展成当时欧洲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二战末期猛烈轰炸下,盟军几乎把这个德国城市夷为平地。从战争遗留下的废墟中施工重建和修复,断断续续历时60年,至今城市还未完全恢复原貌。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易北河南岸的古城。可歌可泣的历史与巴洛克(Baroque)的艺术风格,在朦胧中交织,化成如梦似诗的意境;既壮观又细腻,既磅礴又凄迷,既永恒又古老。 茨温格宫巴洛克建筑形式源于罗马和巴黎,在17和18世纪之间,在欧洲盛行一时。其结合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庭院设计等,孕育出华丽雄壮的效果,予以观赏者强烈的感官刺激。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Zwinger)和赫夫基大教堂(Hofkirche),充分地流露着巴洛克的风格。在蒙蒙的雾霭和金黄色的阳光催化下,茨温格宫大庭院内雅致的喷泉、精细的草坪和四周灵妙的石雕,仿佛形成了时间的旋涡,把我们推向那远古的年代 。前身为宫殿的茨温格宫,现已改建为博物院。不远处的天主教宫廷教堂是萨克森最大的教堂。这座近300年的建筑物,外部竖立了无数英姿栩栩的雕像。里头的布道坛、圣坛和管风琴更是不同大师的设计。虽然奥古斯都的遗体葬在波兰,他的心脏却存放于教堂的地窟里,可见他对德累斯顿不懈的留恋。 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 House)是19世纪同名建筑师Gottfried Semper的杰作之一。自1841年落成后,这歌剧院遭逢两次被摧毁的厄运,1985年第三度重新开幕。华格纳(Wagner)、史特劳斯(Strauss)、韦伯(Weber)等音乐巨匠,都曾是这演奏厅的常客。 德累斯顿有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追述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国王以骑马列队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于画中。 福临大教堂(Frauenkirche)可说是德累斯顿的市徽,其巨型圆顶的轮廓,早已成了这城市风景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5年战火中抵抗不了炮弹的破坏,福临大教堂在完工后的两百多年轰然倒塌。留下的残垣断壁,在战后的共产时代,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教堂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92年展开,并在2005年10月31日重新开幕,重执其圣职。教堂的重建过程,尽可能地利用被炸毁后残留下来的砖块。所以,新教堂的墙壁中,依然清晰可见无数灰黑色石砖。新旧砖的衔接处,看似一道道的伤疤,唤起福临大教堂的旧创。尽管如此,教堂优美的线条依然壮丽非凡。 德累斯顿因其文化和艺术气息,而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谁没见过德累斯顿,谁就没见过美。美,完全地被德累斯顿所定义。 其他相关巴洛克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哥特式建筑 功能主义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 古罗马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 罗曼建筑 洛克克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有机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