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
释义 | “再解读”作为一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作品重读为主的方法曾经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把西方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各种文化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引入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中,对于把文学研究推向更具体更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书名: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作者:唐小兵 原版名称: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ISBN:10位[7301121334]13位[9787301121337] 类别:文艺 定价:32.00元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就是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最好的成果,本书一共收入14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刘禾、黄子平、孟悦、周爱民、贺桂梅、唐小兵、李杨、戴锦华、马军骧等等,虽然学术背景和学术路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再解读”的策略是共同的:都是重新进入文本,试图重构文本的语境和体制,并由此进一步梳理和解释文本与泛文本之间的间隙、共谋、不对称和相互补充。 “再解读”作为一种批评策略,希望通过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解读,来使我们更好地进入对当代日益发达,并开始无微不至地渗透进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进行批判,并由此而“着手新的开放型文化的建设工作”。 作者简介唐小兵,湖南邵阳人,1984年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东亚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教授。1995至2005年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东亚语言文明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理论及运动、思想史以及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OriginsoftheChineseAvant-garde:TheModemWoodcutMovement(中国先锋派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7;《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二十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ChineseModem:TheHeroicandtheQuotidian(中国现代:英雄的与日常的),杜克大学出版社,2000;GlobalSpaceandtheNationalistDiscourseofModernity:TheHistoricalThinkingofLiangQichao(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论述:梁启超历史思想论),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译著有《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詹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再版。其所主编的《再解读》最初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 目录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 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生死场》的启示 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 ——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 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 ——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白毛女》演变的启示 ——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 “马蒂斯之争”与延安木刻的现代性 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暴力的辩证法 ——重读《暴风骤雨》 《林海雪原》 ——革命通俗小说的经典 面对“月份牌”:1950年代的中国新年画 《上海姑娘》 ——革命女性及“观看”问题 《青春之歌》 ——历史视域中的重读 《红旗谱》 ——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 《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 ——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 被掩盖与被美化的“大众” ——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分析 附录一“重写”历史的神话与现实 附录二语言·方法·问题 ——关于《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的讨论》 附录三“再解读” ——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 附录四插图目录 再版后记 撰稿人简介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