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载言 |
释义 | 基本解释载言 zǎi yán 谓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陈澔集说:“言,谓盟会之辞。” 唐·刘知几《<史通>序》:“自惟历事二主,从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按,“载言之职”谓史官。 史书中的载言言,指当时人所说的话。一般认为,史书纪传中需要适量的载言,即所谓“时人出言,史官入记”。 史书载言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事物发展过程和反映历史形势。《史记》记项羽见秦始皇出巡说:“彼可取而代也!”写刘邦观秦始皇说: 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写陈胜反秦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个人有三种口气。《史记 ·张丞相列传》记:“帝(汉高祖)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因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这两个“期期”,使周昌正直、盛怒、口吃的神态跃然纸上。像这样的载言,话不多,但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得十分鲜明、突出。《资治通鉴》写赤壁之战前,记诸葛亮说孙权的谈话以及张昭、鲁肃、周瑜等人的议论,反映了战前各种不同的思想及其统一的过程。像这一类的载言,写得很成功,给史文增添了光彩。《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韩信初见刘邦论项羽、刘邦形势优劣及刘邦采取的方略,《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这些分析当时政治形势的言论,都是载 言的精采之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