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灾难城 |
释义 | 摘要摘要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使灾难应急处理队伍更加专业化,科技化,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利奇站的独创性灾难仿真搜救训练场,为搜救队员们提供了训练圣地。“灾难城”是美国针对大型灾难紧急应对规划部署下的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工程。 概述在救灾现场,恐慌是最为可怕,也是最为不利的因素。以常理而言,没人愿意去体验地震时的命悬一线,也无人乐于目睹尸横遍野的惨状,但这些,却是专业搜救队员们必须作为练习而反复去经历的体验。作为一名合格的搜救队员,在状况各异但惨烈如是的救灾现场,首先要克服的,即恐慌。 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利奇站的“灾难城”,为搜救队员们提供了专业训练的一处圣地。这处辽阔达21万平方米的灾难仿真搜救训练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搜救训练演练场。在“灾难城”中,每一个飞机失事和车祸模拟现场里的布景道具,都是严格按照真实灾难原型制出的复本。如其中一处灾难现场模拟了地下停车场坍塌,这一场景即以9.11事件的灾难现场为原型。 1991年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制定了应对灾难的《联邦应急计划》(National Response Plan)并且出资成立了25个联邦城市搜救工作组。一旦国内发生灾难,联邦应急管理局将调遣距离最近的三支城市搜救小组,他们在接到通知后六小时内就能到达出事地点——如有必要其它小组会随后跟上。“灾难城”是美国针对大型灾难紧急应对规划部署下的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工程。在这里,急诊医生,警察,消防员,搜救队以及志愿者们一年一聚首,共度一个救灾演练的周末。这个活动旨在普及防护救护知识,撒播希望,因为人人都可能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在遭遇不幸时,自救与互救的技巧以及强大的心理防线,都可在这种训练中得到提升。 结构“灾难城”的设计者是来自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69岁的工程院长G. Kemble Bennett。Bennett教授说道:“9.11不是终结,下次恐怖袭击早晚会发生。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对自然灾害如洪水,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和伤亡未雨绸缪,及早使搜救队伍专业化,科技化。”基于以上观点,Bennett教授倾力设计了这个前无古人的独创性灾难仿真搜救训练场。 搜救训练场由布雷顿消防训练场、应急指挥培训中心、“灾难城”三个主场馆构成。 布雷顿消防训练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点火中心。其户外教室拥有大型灭火装置。在救灾演练时,室内放置玩偶以代表受困者,供搜救队员模拟营救。 另一主场馆应急指挥培训中心看似一栋普通的大楼,可其内部所置的大型计算机仿真系统,只需点击按钮,即可在训练场任何一处生成“灾难”,诸如田纳西地震和芝加哥爆炸事件均可被轻松还原。 “灾难城”则担当着城市搜救训练场的功能。这里是想要学习营救技术的人的最好的学堂。传统的重型拆除和建筑设备是城市搜救行动的关键。除了混凝土锯、手提风钻、链锯、撬棍、斧子、螺丝钳等手工工具,城市搜救小组还使用像链条、缆绳、钩子和绳索牵引设备等重型设备移除大块的断壁残垣。如何分离支离破碎的钢筋水泥为自己开路,如何支撑断壁残垣以营救被困下方的人都将是这里主要教授并训练的内容。 “灾难城”为搜救训练场的核心场馆。“灾难城”动用了工程师们数月的设计。由于该项目实属开天辟地的鼻祖之作,毫无范本可依,因此在建造时,邀请了世界各地的搜救人员参与设计,给予意见。 影响力受到“灾难城”的启发,美国各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规模不等的仿真灾难现场供搜救工作小组训练。Brian Giachino是爱荷华州工作1组组长。他在2004年访问“灾难城”后,就建立起本州的救灾训练场。他赞叹道,作为后起之作,他们的训练场远不如“灾难城”的规模之宏大。“灾难城”实属绝无仅有,匠心独具的工程。 “灾难城”可绝非一处华而不实的模型。当灾难真实发生时,它可作为指挥中心,运筹帷幄,调控营救工作。 Bob McKee及其队友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长期保持密切交流与联系,以便在公共突发事故发生时,及时派出精干的搜救队伍。 “灾难城”所提供的培训严格如军队训练。进行模拟搜救演练,他们要做到最大限度减少搜寻时间,尽可能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环境完好,以及保持“灾难城”作为世界闻名的搜救训练机构的地位。从“灾难城”走出来的训练生们,常常能学以致用,服务于救灾第一线。如去年五月爱荷华州帕克尔斯堡的龙卷风灾害现场,就见到了 Giachino及其队友的身影。 志愿者志愿者是最可敬的。在救护模拟行动开始前,志愿者们被化妆师浇注印模,或被化上血淋淋的伤者妆。这里的道具血来自好莱坞。 而场地模拟则要复杂的多。房屋倒塌后,毫无规则断裂尖锐的钢筋和玻璃碎片是最危险的。“灾难城”做到了灾难原型高度还原,为的是尽可能给搜救队员们身临其境之感。 除了协助道具师模拟死伤人员,志愿者们还做了许多协助工作。一位“灾难城”的负责人回顾道,在一次演练中,他们将所有志愿者的偏好以及能力都记录了下来。 有些志愿者乐于长时间地潜伏在瓦砾堆中,争取成为行动中营救难度系数最高的受困者。有人则享受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独有的心理快感,以及随后如神明般而至的被救援后重生之感。而有些志愿者则仅止于端茶送水以及身处其外的观摩。无论志愿者们的偏好多么迥异,他们到这里来的原因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参与到严肃而神圣的事业中来。这与该行动的主导精神不谋而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