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杂反 |
释义 | 释义读音zá fǎn 解释(杂反) 1.不合正道。《韩非子·显学》:“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陈奇猷 集释:“儒墨各派之行,是为杂行。与法相背之行,谓之反行。” 2.相反。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 刘昞 注:“彼意在狗,而说之以马,彼意大同,而说以小异。” 单字分析杂基本字义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 2. 混合:夹~。混~。~交。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 同本义 [multicoloured] 画绘之事,杂五色。——《周礼·考工记》 3. 混合;搀杂 [mix; mingle]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杂烩菜(将各种剩菜合并在一起的菜淆);夹杂(搀杂);杂就(参杂而成);混杂(混合搀杂) 5. 聚会;聚集 [get together; assemble] 杂,聚也。——《广雅》 四方来杂,远乡皆至。——《吕氏春秋》 6. 又如:杂物(聚集事物) 〈形〉 1. 驳杂不纯 [heterogeneous;mixed]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潜《桃花源记》 2. 又如:杂面(杂合面粉作的面条) 杂彩三百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昧没而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杂然而前陈。——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少杂树。——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杂裳(前黑后黄的下衣) 4. 紊乱 [disorderly;chaotic]。如:杂错(交错混杂);嘈杂(声音杂乱;喧闹);庞杂(多而杂乱) 5. 繁琐;细碎 [(of writings and speech) many and miscellaneous with trifles]。如:杂冗(零杂事务;公务繁忙的谦辞);杂言(不主一家而杂采众家的言论);杂说(博采众家的学说) 6. 众多 [of population multitudinous;numerous]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7. 又如:杂沓(众多而纷杂的样子);杂袭(众多的样子);杂玩(各种玩物) 8. 各种 [various]。如:杂趁(多种非正式职业;做零活);杂服(各种服制);杂帛(各种细绢的通称) 9. 正项以外 [extra;other than]。如:杂学旁收(指不去攻读八股文,而喜好诗词、曲赋、小说等其他门类的学问) 10. 交错,交会 [crisscross] 嘈嘈切切错杂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杂植兰桂竹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副〉 1. 都;共同 [together; jointly; common]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名〉 1. 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minor official] 听我将、弁、参、杂管领。——清· 严如熤《苗防备览要略》 2. 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a part of traditional opera] 杂绯衣扮秦国引院子 梅香各乘车行上。——《长生殿》 3. [量]通“匝”( zā)。圈 [circle] 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墨子》 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荀子·礼论》 以数杂之寿。——《淮南子·诠言》 反基本字义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 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 3. 抵制,背叛,抗拒:~霸。 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 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 6. 类推:举一~三。 详细字义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 hǎn。本义:手心翻转) 2. 同本义。通“翻”。覆,倾倒 [turn over] 反,覆也。——《说文》 以齐王,由反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汉书·张安世传》 3. 反覆 [over and over again;again and again] 安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思其反。——《诗·卫风·氓》 成反复自念。——《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辗转反侧;反易(颠倒);反风(风向倒转) 5. 通“返”。返回;回归 [go back] 使子路反见之。——《论语·微子》 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至竟而反。——《战国策·卫策》 三年而反。——《墨子·鲁问》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燕策》 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6. 又如:反意(返归的念头);反国(归国);反真(返归淳朴);反根(返回本原) 7. 未能遵守,违背 [violate] 天反时为灾,地物为妖,民反德为乱。——《左传》 8. 又如:反背(背叛);反德(违背事物的准则);反道(违反正道);反情(违反人情);反古(违反古训) 9. 往返于…之间 [go there and back]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10. 又如:反往(往返);反报(往还,反复) 11. 反叛;造反 [revolt;rebel] 上官桀子安与 桑弘羊及 燕主、 盖主谋反。——《汉书·李广苏建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反上(背叛君主);反天(造反);反心(背叛之心);反外(背叛,离异) 13. 反省 [introspect]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礼记·学礼》 14. 又如:反情(内省);反听(自我省察);反观(反省);反躬自问(反问自己) 15. 归还;送还 [return] 16. 又如:反籍(归还天子之位);反璧(归还璧玉;表示不贪取财宝) 17. 回报;复命 [report back on what has been done]。如:反始(报答祖先);反命(复命) 18. 类推 [analogize]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9. 又如:反隅(比喻类推。能由此而知彼);反惑(释疑) 20. 反对 [oppose;be against;fight]。如:反迕(不顺从);反拨(犹言反抗;抵抗) 21. 报复 [make reprisals;retaliate]。如:反把(反扑);反报(报复怨仇);反杀(报杀人之仇而杀人) 22. 通“贩”( fàn)。贱买而贵卖 [buy to resell] 〈形〉 1. 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upside down;inside out;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吕氏春秋·察今》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适得其反;反心内照(反过来对照一下自己);反抄耳光(反手巴掌);反斜面;反函数;反定理;反科学;反义 〈副〉 1. 反而;相反 [on the contrary] 反以我为讎。——《诗·邶风·谷风》 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情罪重者反出在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反且(反而) 〈名〉 1. 反革命分子的简称 [counterrevolutionist;counterrevolutionary]。如:肃反;三反五反 2. 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