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杂传 |
释义 | 杂传。主要指单独成书的类传。 1).古代史籍纪传之一种。因名目众多,且时杂虚妄之说,故别为一类,以区别于正史之纪传。还有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 2).纪传体正史中列传的一小类。 杂传类目一、古代史籍纪传杂传《隋书·经籍志二》:“ 魏文帝 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 嵇康 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若乃旁求别録,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纪传録:一国史,二注历,三旧事,四职官,五仪典,六法制,七伪史,八杂传,九鬼神。”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直至 刘昫 的《唐书·经籍志》” 二、纪传体正史中列传杂传《新五代史》卷三十九至卷五十七均为杂传 《新五代史》其中的列传实为“类传”,采用类比方式,最有特色,有:《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然其《死节传》仅凑得三人,《死事传》十一人,远少于《册府元龟》所载人数;又如《唐六臣传》皆唐末助朱温篡唐者,虽名为唐臣,讽刺意味深远。 《新五代史》改“志”为“考”,因为欧阳脩认为五代的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故将“志”删除,仅有《司天考》、《职方考》二考,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和《郡县志》。 《新五代史》新增史料最多的是《十国世家》。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载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四夷附录》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外国列传》。 杂传兴起与作用它起于汉代,兴于魏晋南朝,如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南朝梁代慧晈的《高僧传》。杂传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王俭撰写的《七志》。属于人物传记性质的“杂传”之名,当始于南朝萧梁时代阮孝绪的《七录》,亦见于《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小序。杂传因作者率尔而作,不在正史,离史独立,其传主形象反较真实。它对传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独立地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