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运德素 |
释义 | 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已有临床试验结果或文献报告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流行性出血热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有效,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本品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已有临床试验结果或文献报告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流行性出血热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有效,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副作用(精神、神经症状 内分泌、代谢紊乱 造血系统改变 肝、肾损害 心血管毒性作用 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 皮肤黏膜反应 其他表现) 基本信息【药品名称】 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α1b 商品名:运德素 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1b Injection 汉语拼音: Chong Zu Ren Gan Rao Su α1b Zhu She Ye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干扰素α1b 成分主要成份:重组人干扰素α1b 辅料:氯化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白蛋白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不溶物。 药理毒理本品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 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尾静脉注射人用量3倍(按体重计算)的本品,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试验:狗注射人用剂量5.6倍和28倍;大白鼠注射人用剂量的5.6倍、28倍和140倍(均按体重计算),分别连续注射3个月和6个月,动物全部存活,未见毒性反应。血液和骨髓涂片,脏器病理切片未见有毒理意义的病理变化。 三元基因董事长侯云德院士在国际上首次从中国健康人白细胞中克隆到新型干扰素基因,被国际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干扰素?-1b基因。该基因经重组后构建了多种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后获得高效表达,经高度纯化,制成冷干粉针商品名运德素®。运德素®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尖锐湿疣、毛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临床实验表明,对多种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运德素®荣获国家I类新药证书,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元基因生产的运德素®,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测定,该药各项检测指标达到国际标准。由于干扰素?-1b基因克隆自中国人,其表达产物与克隆自西方人的同类产物?-1a有近20%的差别。运德素®应用于中国人和黄种人的中和抗体产生率低,毒副作用小,疗效更显著。 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a1b 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单次皮下注射本品60μg,注射后3.99小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峰,吸收半衰期为1.86小时,清除相半衰期4.53小时。本品吸收后分布于各脏器,于注射局部含量最高,其次为肾、脾、肺、肝、心脏、脑及脂肪组织,然后在体内降解。尿、粪、胆汁中排泄较少。 运德素临床疗效运德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多方面的作用。 作用运德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多方面的作用。 副作用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疲劳、乏力,嗜唾、情感淡漠、易激惹、癫痫发作,抑郁(有的人甚至有自杀倾向)等。 内分泌、代谢紊乱长期用药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另外还可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尿糖升高,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 造血系统改变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再用药,白细胞可恢复正常。长期应用干扰素可引起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肝、肾损害干扰素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这时患者病情恶化,化验血清转氨酶、γ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干扰素还能诱发和加重胆汁性肝硬化。干扰素引起的较常见的肾损害是蛋白尿。 心血管毒性作用应用干扰素可引起心律失常、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干扰素可引起视网膜损害,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有人出现听力损害,主要为耳鸣和听力丧失。 皮肤黏膜反应有些患者在用药4个月后出现轻、中度脱发。另外,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还有发生弥漫性红斑、荨麻疹、口唇疱疹等,极个别患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其他表现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另外,干扰素可损害免疫系统而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引发1型糖尿病或诱发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报道说,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出现眼睑水肿,并伴有发热、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终死于出血性休克。还有人在使用干扰素后引起溶血性贫血。局部缺血性结肠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肝功能衰竭等。 适应症运德素主要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尖锐湿疣、慢性宫颈炎、毛细胞白血病、疱疹性角膜炎等疾病。除此之外,据大量临床医学验证,干扰素还对下列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1. 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急性出血性角结膜炎、小儿病毒性肺炎、腺病毒性结膜炎、唇-生殖器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急性暴发性肝炎、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与疫苗配伍用,可以防治狂犬病、森林脑炎、急性脑脊髓炎等。 2.肿瘤:喉乳头状瘤、恶性黑色素瘤、卡波氏肉瘤、基底细胞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肾细胞癌、卵巢癌、直肠癌、肺癌、膀胱癌等。 剂量及用法慢性乙型肝炎:运德素30微克(300万单位)或50微克(500万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用四周后改为隔日一次,用十周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总疗程3-5个月。 慢性丙型肝炎:用药剂量及方法同慢性乙型肝炎,但疗程可延长至6个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德素10微克(100万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一次,第二周后改为 30 微克(300万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总疗程3-6个月。 尖锐湿疣:运德素10微克(100万单位),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0.5-1.0毫升稀释,均匀注射于各患处基底部,隔日注射,连续3周,共注射9次, 不能采用此法时可行肌肉注射。 慢性宫颈炎:运德素10微克(100万单位)局部敷用,每周2次,连续3周。 肿瘤:视病种及病情而异,开始时可皮下或肌肉注射30微克(300万单位),每日或隔日注射,疗程视病情而定。如病人未出现病情迅速恶化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在适当剂量下继续用药。 运德素的配制:运德素以粉剂形式提供,在使用前,以1毫升无菌注射用水注入药瓶中,轻轻摇荡以加速粉剂的完全溶解。配制后的溶液是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说明书【药品名称】运德素 【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a1b 【作用】 运德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多方面的作用。 规格西林瓶包装: 6μg:0.5ml/支 10μg:0.5ml /支 20μg:0.5ml /支 10μg:1ml/支 30μg:1ml/支 40μg:1ml/支 50μg:1ml/支 预灌封注射器包装: 6μg:0.5ml/支、10μg:1ml/支、30μg:1ml/支、50μg:1ml/支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发热、疲劳等反应,常在用药初期出现,多为一次性可逆性反应;其他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不振、恶心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颗粒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小等血象异常,停药后可恢复。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忍受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禁忌症1. 已知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 2. 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忍受本药之不良反应者。 3. 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者。 注意事项1. 凡有明显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抗菌素有过敏者,本品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先作皮试(1:100稀释,皮内注射),阴性者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2.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瓶,有裂缝、破损者不能使用;本品加注射用水溶解后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如遇有混浊、沉淀等现象,不宜使用。 3. 儿童患者(特别是幼年儿童)使用时,应十分谨慎,应在儿科医生严密观察下使用。 4. 安眠药及镇静剂与本品合并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在治疗肿瘤时,本品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孕妇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规格与价格】50ug:1ml/支 120元/瓶 【贮藏】2-8℃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08 【生产企业】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使用经验不多,应慎用。在病情十分需要时,由医生指导使用。 儿童用药本品治疗儿童病毒性疾病是可行的,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但目前经验尚不多,使用时应在儿科医师严密观察下,适当控制剂量,积累更多的经验。 老年患者用药本品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但患有禁忌症的例外。对年老体衰耐受不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者应十分谨慎,应在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当使用较大剂量尤应谨慎,必要时可先用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如何应对运德素的不良反应1.治疗前要对病人进行认知教育和解释,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严密监测和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制定随访计划,定期随访不动摇。 3.处理好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必要时减量、对症处理或终止治疗。 (1)流感样症状的处理:发热时可给予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解热镇痛药,运德素用药时机掌握在就寝前或者傍晚给药或休息日给药;多饮水,吃平衡膳食。 (2)头痛的处理:服用镇痛药,尽量避免强光和噪声,不饮酒、少食富含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食物,限制咖啡因的摄入,保证每日足够睡眠及充足的水分。 (3)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的处理:运德素注射前口服对乙栈氨基酚,或其他非处方退热药,就寝前或者傍晚给药,使患者在睡眠中度地发热期;冷敷、热水浸泡或理疗、按摩。 (4)失眠或兴奋的处理: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保持放松状态,有睡意时才睡觉,限制午睡时间;定期进行锻炼,限制咖啡因的乙醇的摄入。 (5)脱发的处理:避免用损发产品、电吹风机、束发带和每日洗发;使用柔和的洗发剂和护发剂;避免染发和烫发,留短发或者戴假发。 (6)食欲减退的处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适当的休息和锻炼;少量多餐,多食水果、蔬菜。 (7)注射局部反应的处理:注射前冰敷注射部位至产生麻木感;注射部位消毒,待乙醇干燥后再注射;药物达到室温后注射,以45°~90°进针;不要搓揉注射部位;交替部位注射。 (8)抑郁症的处理:治前评估心理健康稳定性,预测治疗期间症状的强度,根据抑郁的严重程度,调整干扰素剂量或停止治疗,需要时可以酌情给予抗抑郁药。 (9)甲亢的处理:暂停运德素治疗,适当给予甲亢药物治疗,疾病稳定后可谨慎继续治疗。 运德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持续感染,自然清除率低,免疫功能紊乱,致使肝病形成慢性化,治疗颇为棘手。2001年4月~2002年3月,我们用运德素(人基因重组α-1b干扰素,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36例,女9例,年龄20~61岁,平均41.3岁;全部病例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以此45例为治疗组;另设同期接诊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运德素600万U,隔日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及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不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 1.3 检测项目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检测HBV-M、HBV-DNA,每月检测一次肝功能。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见表1。 2.2 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乙肝标志物变化 见表2。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略) 注:P>0.05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乙肝标志物变化 (略) 注:两组比较, ˇ P>0.05, △ P<0.01 3 讨论 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相结合后诱导合成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1] ,同时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的功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肝炎病毒的能力,我们观察的45例慢性乙型肝炎用运德素(α-1b干扰素)治疗6个月,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2.2%和46.7%,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运德素具有明显的清除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观 察结果还显示运德素具有一定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生率为74%,个别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其发生率<6%,均可耐受。 两种不同亚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亚型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和HBeAg的影响,以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无差异性。方法 将11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成四组,即赛诺金组35例、运德素组30例、安福隆组25例和万复因组20例,据体重分别选用干扰素300~500万u肌肉注射,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干扰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并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乙肝三系、HBV-DNA,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上述两类四组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和HBeAg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持续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热的发生率运德素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0.05)。结论 常用的两类不同亚型的干扰素及同一亚型中不同厂家生产的干扰素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高热的发生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亚型;干扰素;病毒;标志物 为观察两类不同亚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笔者1998年1月~2005年1月分别选用两类常用的不同亚型干扰素和同一亚型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种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其中资料较完整者110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 月期间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34.5岁;男60例,女50例,均符合下列入选条件,且疗程在6个月或6个月以上,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其他基本条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会议(西安)修订的分型诊断标准[1]。 1.2 入选条件 (1)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谷丙转氨酶≤150u/L,白蛋白≥35g/L(以本院生化室结果为准);(2)乙肝三系:HBsAg(+),HBeAg(+),抗HBc(+),抗HBe(-),抗 HBs(-);(3)HBV-DNA阳性;(4)既往未使用过干扰素;(5)外周白细胞≥4.0×109/L。 1.3 使用方法 据患者经济状况和体重随机选用α1b或α2b类干扰素300~500万u肌肉注射,据首次不良反应轻重决定是否采用诱导治疗(即治疗开始的前半月,每日肌注一次,以后改为隔日肌注一次,直到疗程结束)。α1b类干扰素主要选用赛诺金(深圳科兴公司生产,粉针剂)、运德素(北京三元基因公司生产,水针剂);α2b类干扰素主要选用安福隆(天津华立达公司生产,预充式水针剂)、万复因(上海万兴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粉针剂)。110患者分别分成四组,即赛诺金组35例、运德素组30例、安福隆组25例和万复因组20例。 1.4 注意事项 (1)在干扰素治疗期间不得随意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2)疗程开始后定期复查外周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3.0×109/L,则继续使用,同时加用升白细胞类药物;若白细胞≤3.0×109/L,则停止使用,同时也加用升白细胞类药物,直至恢复正常时再继续使用;(3)定期复查肝功能: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的1个月、3 个月、6个月查肝功能,若谷丙转氨酶≥250u/L则停药,同时加用护肝降酶类药物,直至谷丙转氨酶恢复到100u/L时再继续使用。(4)疗程开始后的 3个月、6个月复查HBV-DNA、乙肝三系,以本院免疫室(ELISA法)和PCR室(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为准。 1.5 观察指标 (1) ALT复常时间;(2)HBV-DNA和HBeAg阴转时间;(3)干扰素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ALT复常时间 详见表1。表1 ALT复常时间和复常率 (略)注:四组之间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HBV-DNA和HBeAg阴转时间 详见表2。表2 HBV-DNA和HBeAg阴转时间和转阴率 (略)注:四组之间HBV-DNA和HBeAg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常见不良反应 详见表3。表3 常见不良反应及发生率(略) 注:高热是指体温>39℃ 将运德素组高热的发生率分别与其他三组进行了比较,其χ2分别为7.26、4.89、4.05,P值分别<0.01、<0.05、<0.05,表明有极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其他不良反应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详见表4。表4 各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略) 3 讨论 众所周知,干扰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α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经人工制备后被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确有一定的疗效。α干扰素家族包括α1b、αb、α2a、α4、 α8、 α10、α13等亚型,彼此间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小,其中以α8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相对较强。α干扰素还有免疫调节功能,如增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表达,启动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调节抗体形成,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2]。Endresz等[3]研究表明,α干扰素表达质粒共免疫能部分增强重组表达质粒编码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B(PVR-gB)诱生的特异性抗体应答。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α干扰素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且α、β亚型具有同样的生物效应。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常用的干扰素主要有α1b、α2b、α2a三类,由于后者更易产生干扰素中和性抗体,故临床使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前二种。那么不同亚型的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究竟有无差异呢?我们在常用的两类亚型的干扰素中分别选用两种进行了对比观察,通过以上四表我们不难看出 :上述四种干扰素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和HBeAg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就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运德素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热的发生率较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热的发生明显少于其他三组,是否与运德素制作工艺改进、药物纯度提高有关呢?有待大样本观察和同行们的进一步验证。由于干扰素治疗疗程长,不良反应相对多见,为保持治疗的连续性和便于患者能耐受,笔者建议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用不良反应较小的这一类干扰素如运德素等。 运德素治疗乙肝的效果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历史长,临床试验的文献资料丰富,医生对干扰素的应用非常熟悉。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有限(一般6-12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转阴,Anti-HBe转阳)少数病人可以获得表面抗原HBsAg血清转换(HBsAg转阴,Anti-HBs转阳)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停药后疗效持久,复发率低。经干扰素治疗乙肝病毒变异率低,不用担心干扰素停药后肝功能的恶化和加重。 运德素价格运德素价格因规格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运德素300万IU的规格价格在70元左右,500万IU的运德素干扰素价格在120元左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