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运-8式预警机 |
释义 | 运-8“碟盘”式预警机,由于运-8“平衡木”预警机的研发过程困难重重,运-8“碟盘”式预警机可能只是—款备用型。中国军方为了避免研发失败影响空军整体换装计划的完成,不得以做出了两种方案同时进行的决定。运-8“碟盘”式预警机首次揭开神秘的面纱是在2005年由温家宝总理出席的两架面阵列相控阵预警机的天线装配会上。关于该系统几乎没有公开的报道。配套的雷达可能和那些用于海军旅顺级驱逐舰上的雷达是同一型号的。 运-8“碟盘”式预警机,也称空警-200,它具有探测能力强、滞空时间长等优点。这类预警机可探测300千米左右的低空中小型目标,对高空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600千米左右,可同时追踪数百个空中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在世界面临新军事变革的时代,中国海军无论是从装备还是作战体系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于现代海战是海空立体作战的性质,所以战场制空权的争夺是异常激烈。它对后续海上水面舰队的作战和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回顾新中国海军六十年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海军还没有经历过海空立体作战的经历,这从1965年的8.6海战,1974年的西沙海战到1988年的南沙海战都是由海军舰艇单独作战完成。现在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蓝水,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上已经走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舰艇建造的低谷。在主力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建造数量还是军舰本身的作战水平都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海军蓝水舰队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中国在未来一段的时间内首先要做到的是将海上防空领域从沿岸1000千米扩展到3000千米。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海军无论是在东海方向还是在南中国海方向,如果没有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空中支持,指望中国海军只依靠海军水面舰艇想取得未来海战的胜利有些不切实际。 中国海军在拥有国产的宙斯盾系统的170、171军舰后,才真正拥有一套由远程舰空导弹、中程舰空导弹、近防速射炮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舰队远、中、近区域防空体系。052C型170、171军舰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分别承担特混舰队的指挥旗舰,也就是中国未来海战的战场指挥中心;而能对战场空中和海面目标及时提供信息的就是运八平衡木这种海上空中预警机。 Ⅰ、运八海上警戒机局限性: 1、 中国海军在引进它之前对海目标搜索能力极其有限,对海面舰艇对海上目标进行空中搜索只能依靠先后引进的法式海豚舰栽直升机,以及随现代级引进的卡-28舰载机。由于直升机受飞行速度、航程、和机载雷达的搜索半径和自身防护能力薄弱的限制,使中国海军的视距外反舰攻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运-8型运输机改为海上空中预警机,。运-8改为空中预警机是对海军作战能力的重大改进。中国在经过几年的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对整机整合和在近年来已将它投入战备值勤中,它不仅提供了发现对手水面目标的精确目标方位,同时对反舰导弹在对舰攻击中的中段制导提供了关键作用。一直以来中国海军的主力驱逐舰对海攻击的远程精确打击的定位是一个弱项,特别是对水面舰只进行视距外攻击时。而运八改海巡机的出现基本上缩小啦国产舰艇在进行水面对舰攻击方面与国外海军在技术上的重大差距。 2 机上安装的搜水雷达是英国EMI公司的拳头产品。它是一部远程监视雷达,基本作用是反潜(ASW)和反舰(ASuW)。反潜工作时,雷达能在强海杂波背景下检测几英里远的单个潜艇目标。反舰工作时,雷达能够在超过100海里范围内检测、跟踪和分类海面船只。目标分类是由操纵员在B型显示器和A型显示器上用高放大倍数的显示器完成的。该雷达还具有探测恶劣气象功能,以及用于与其它飞机协同执行反潜和搜索救援任务的防撞功能。 该雷达是一种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的频率捷变雷达。该系统还配有敌我识别设备,可以询问海上船只及直升机,还有气象雷达和导航设备。 虽然运八警戒/引导机可以在战场上在高空进行对水面目标进行搜索,也可以对其他水面目标提供200公里左右的雷达搜索距离。但由于它的机载雷达不能实现三坐标全向探测,所以对战场覆盖及目标的信息的更新都不如专业预警机。由于它主要任务还是识别海面目标,并对海面目标实施攻击时进行引导。同时它也不具备对水下目标的搜索和定位。所以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中预警机。 3、 作为警戒机的飞行平台国产化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对于运八海上警戒机这种搜索目标单一、雷达性能落后、而且已经没有国产化的必要。更由于它受本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空中目标进行定位,不具备进行中国海军新世纪海空立体作战需要。所以我们只能看成是中国海军为提升现代海战能力的临时替代机种。 Ⅱ、中国海军立体作战千里眼-运八平衡木预警机: 1、预警机的飞行平台-"运-8"飞机的性能: "运-8"最新改进型为载机平台,机身顶部安装1具约为机身1/3长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阵预警雷达。为配合预警机的需要,运-8改进型采取了换装发动机、机翼改整体油箱、新型环控系统、新型液压系统等措施。新改型被称为"运-8飞机改进改型史上改动量最大、难度最大的一项研制任务" 如果中国空军是使用运八-X这种王牌运输机作为两型预警机的飞行平台,那么这种具备以下飞行性能的飞机:机体总寿命为50000飞行小时/20000飞行起落/30个日历年; 飞机最大起飞重量77吨,超载起飞重量81吨,最大着陆重量77吨。正常商载25吨,最大商载30吨,使用空重39吨; 安装功率大、重量轻、耗油低、高可靠性、易维护的涡桨发动机及其配套的高效率、低噪声、重量轻的先进复合材料螺旋桨; 巡航高度9000米、巡航速度600-65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7800公里;电子设备按2人驾驶体制要求,配置先进的通讯、导航、雷达、综合显示仪表(EFIS)、发动机综合显示仪表、飞行管理(FMS)、自动驾驶仪、GPS/惯性导航设备、电气等系统设备。这将是一款相当出色的国产飞行平台。 2、机载雷达和作战系统; 运-8运输机改装的平衡木中型预警机安装的条状雷达天线使人联想到了瑞典研制的"爱立眼"预警雷达。该预警雷达是瑞典爱立信集团微波系统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它采用平衡木式的双面侧视电子扫描相控阵天线。雷达天线长8.6米,宽600毫米。天线罩长9.75米,宽780毫米,重约900千克。罩内装192个固态发射/接收(T/R)模块和大约4000个天线单元。雷达使用S波段工作,对高空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达600千米,能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在6000米高度上,它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有效作用距离为450千米,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标的控测距离为300千米。它能够在一个密集的敌对电子战环境、大量雷达杂乱回波和低目标高度的条件下,在330公里的距离发现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具有海洋监测能力,能在320公里距离发现海上目标。雷达具有全面扫描监测同时对感兴趣的重要方位进行频繁扇形扫描的能力,而且一个单独扇形可能是同时在不同的模式中扫描。雷达综合性能非常好,具有窄波束、高精度等特点,可同时跟踪300多个目标。 它配备有多功能中继通信线路和自动工作程序,能够将空中收集到的情报、数据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自动传回己方的地面指挥控制站。从"爱立眼"预警雷达的性能看,运-8预警机所安装的预警雷达与其十分相似,其探测性能应是非常强大的。由于运-8的机内空间要比瑞典萨伯-340、萨伯-2000两种载机大得多,可以安装更多的操纵平台和机载电子设备,因此,对目标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对己方战斗机的指挥控制能力也要比其高很多,总体性能应不低于台湾装备的美制E-2C。 但是这种预警机仍然只是一种地面控制的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通过数据链传送到地面防空系统的指挥中心,再进行处理分析。功能如同和总体空中防御网络整合的一个机载雷达,因此不需要大量机载人员,全体人员仅2-6名。3、中国海军未来海空立体作战指挥中心的建立: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陆上军事强国,现在并没有多少海空立体大战的经验。如果明天在中国东海、南海就发生战争,将是一次对中国海军在二十一世纪海空立体作战能力的最大考验。 现在的中国海军正在向蓝水进军,中国海军蓝水舰队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特别是装备有国产宙斯盾作战系统的052C型驱逐舰的建成使中国海军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海军的差距,虽然它作为一个以舰队防空为主的军舰,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分别承担特混舰队的指挥旗舰,是中国未来海空立体大战的战场的海上指挥中心。这种将战时作战指挥中心移至海上的变化对中国海军来说无疑是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安装在052C型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是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核心,是"宙斯盾"战舰的主要探测系统。相控阵雷达能在360度的视场内可以同时探测和跟踪200个以上的目标,并在对目标航迹经分析后计算舰艇武器的发射参数。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动目标探测和多目标跟踪。该雷达工作在S波段,其任务是快速搜索和跟踪目标,搜索距离最远达400千米,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并且对其中最具威胁的16批目标发起攻击。此外,该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向飞行中的导弹发送制导指令,控制照射雷达为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系统照射目标。进入末段后,反舰导弹寻的头根据火控分系统照射器提供的目标反射能量自动寻的。引爆后,雷达立即做出杀伤效果判断,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拦截。该雷达采用边跟踪边扫描方式工作,始终对全空域扫描以发现新目标。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战备状态测试分系统不断监视着全系统的运转情况,一旦发现故障,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作战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所以安装有这套系统对整个舰队的区域防空作战有极大提高。但是雷达对海上目标的精确定位能力由于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舰载对海搜索雷达的有效作用距离一般不超过40公里,超过这一距离实施导弹攻击被称为超视距攻击。一般意义上,超视距攻击需要有远程搜索系统提供目标参数,并负责导弹的中继制导,所以,尽管西方不少反舰导弹的射程可达100公里以上,但实际使用中必须借助预警机、舰载直升机等才能实现超视距射击。而能对战场上空和海面及时提供战场信息的正是运八平衡木这种海上空中预警机。它能在未来的海空立体战发生后,在空中监视对方海空目标,同时将所有目标这些信息传给己方的作战指挥中心,并由己方的海上作战指挥中心对己方的所有参战飞机、舰船进行战场统一调度指挥。 现代海战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海战现场的制空权的掌控,而这一切是水面舰艇本身作不到的。如果没有空中预警机对海战战场的情况及时向作为战场中枢指挥系统的舰队旗舰进行传输,只依靠水面舰艇自身的雷达是不可能对敌方水面舰艇进行远程超视距外攻击。所以中国海军在装备运八海上警戒机后只能说成是有进步,在真正的中国运八海上预警机的投入海战后,中国海军才真正具备进行现代化的海空立体战的条件。 中国海军现在已经进入群体性、立体化、网状战斗攻击模式。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中国海军在信息化作战领域内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国海军在装备"虚拟雷达"=数据链系统后。利用数据链系统将军舰、舰队指挥旗舰的指挥中心、空中海上侦察监视飞行平台、以及布置在太空的战场监视军事卫星互相连接和信息实时传输的一种系统,它大大缩短了C4ISR系统中"观察---判断--- 决策---行动"回路的周期,提高了信息传送的速度和可靠性。由于数据链系统也就是"虚拟雷达"延伸了发现敌人的距离,缩短了发现敌方的时间,提高了打击目标的精确度,同时又减少了对方发现自己的概率,因此数据链系统取代中国海军舰载载雷达系统已成为发展新趋势。而依靠外部信息源提供目标数据,将成为新型海上作战舰艇的重要使用模式。一个具备现代海上立体作战能力的海军才是中国重新成为海上军事大国的首要前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