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台观
释义

道教宫观。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峪北约一公里处。古称“名堂”,是古代天子巡狩之地。后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居华山北峰辟粒餐霞,武帝亲诣山庭卧轩问道,因于峪口置建此观,宋初著名道士陈抟曾隐居观内;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建集真殿,元代毁于火灾,明代屡修屡毁,清康熙十九年(1680)顾炎武、王宏撰等人于观西建朱子祠,兴教办学,名为云台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改为高等小学堂,1929年惨遭兵火,19541年建为华山中学。

云台观由来

全国较有名气的云台山有8座。河南云台山位于焦作市境内,以独特的“北方岩溶地貌”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唯一的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文明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名胜区、猕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190平方公里,有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11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云台瀑布。2003年7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会上,云台山地质公园以103.85分的高分,排名黄山、庐山之后,成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8个地质公园之一。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其为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世人关注

三台县云台观

简介

云台观又名佑圣观,位于三台县城南40公里,距郪江古镇二公里的巴蜀地区的第二大道教胜地。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道人赵肖庵入 山,嘉定三年(1210年)建大殿三间,七年(1214年)取 名佑圣观。从宋历元到明,因兵燹毁废。从明永乐十 一年(1413年)奉敕大建宫殿起到万历十九年(1519 年),全观重建殿堂13重。清代又多次扩建和培修,到 清光绪十五年(1885年),云台观已成为四川第二道教名山,蜀中名观。 现存有三皇观、回龙阁、长廊亭、券洞门十殿、城隍庙、天王殿、九间房、灵宫殿、振辰楼、钟鼓楼、正殿等建筑,绵延1公里,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殿内长年不结蜘蛛。现内存有明代万历十七年的铜钟、铜鼎、匾对、云台胜境墨稿,四十二年的《圣谕》和乐笏、尚方宝剑等。云台观风景秀美,有奇洞、泉眼、池塘、古墓等。小桥流水,古柏参天,百年以上老树比比皆是。观内香烟缭绕,称“巍巍胜境类蓬莱”、“茅屋云台天下无”。是仅次于青城山的四川省第二大道教名观。

现存主体建筑

由坐南向北的三重四合院相连而 成,均在中轴线上。明代建筑有玄天宫,青龙白虎殿、 圈拱门、三合门、石华表和玉带桥,清代建筑有香亭 与钟鼓楼、藏经楼与朝经阙、降魔殿、灵官殿、九间 房、城隍殿、观音阁、长桥亭、云台胜境坊和三皇观, 加上其附属房屋,建筑面积5550平方米,占地面积 15127平方米。正殿玄天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重修。面阔五间24.9米,进深四间1&9米,脊高10米, 面积420.51平方米;降魔殿,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面阔五间26.2米,?钗寮?0米,脊高12米,建筑 面积524平方米;玉带桥,上山第一重建筑,明正德三 年(1508年)建,长12.8米、宽5.2米、高4米,蹬上刻浮雕龙形,造型生动活泼;云台胜境坊,始建于明正德,复建于清初。长9.2米、高10.5米、前后檐口 距3.2米:三合门,第一重四合院前门,建于明万历十六年。面阔16米、进深2.35米,脊高5米;圈拱门,为第一重四合院后门,与三合门同建。

历史资料

明清以来,观内藏有大量文物,现有部分在观内和县文管所保存。云台观建筑布局严谨完整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巍峨壮观,在翠柏浓荫中,其殿堂亭廊绵延一公里。1981年5月公布为三台县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编入《中国名胜辞典》,1992年9月又公布为四川省风景名胜区。

据<<云台观碑记>>:云台观为赵肖庵开创。原名佑圣观。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赵肖庵于此升隐(去世),后钦封“妙济真人”。明朝正德八年(1513),钦差太监锦兴、锦衣卫千户龚清到云台修醮。十年,遣内宦造金玉帝像、帐幕纹炉、府花爵盏恭诣云台朝谒。先建拱宸楼,阶下一台名曰“玉玺”,命工于玺上建八角楼,题额“天乙阁”。十一年又遣官修治。十五年(1520),钦赐绿幡二首,上书“大明皇帝喜舍玉幡”张挂观中。肃王命铸渗金帝像一尊,执旗旅行袋、捧剑、灵童、玉女、温、关、马、赵、灵官10像,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遣官送观安放。明清两朝曾培修十余次。清光绪十二年(1886)失火将前殿及拱宸楼烧毁,是年附近绅耆捐金培修,历五年竣工。数百年来,云台观为一方之胜景,也是道教活动中心,许多文物尚保存完好,有明颁诣书、太监的象笏、官员诸子送的铜钟、铜炉、墨稿以及颁赐的各类经书30余种1000余券。

千古悬念玄秘云台观,云台观是四川省著名道观,关于它的各种传说,早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各种传说

悬念一

诸葛亮在此巧设“七星灯”,记者来到这座历史文化蕴涵异常丰富的道观后,首先在圣母山后侧观看了传闻中诸葛亮巧设“七星灯”的地方,在这块不大的土坪上有7个不太显眼的洞眼,周围冷冷清清。据当地流传下来的说法,在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军队进入潼川府(今三台县)驻扎妻王城(今妻江镇),诸葛亮在附近选址准备建都。一日登圣母山(云台山)观其周围山势,发现其乃“九龙捧圣”之宝地。遂中意此地,乃布玄阵于山顶并摆设“七星灯”,为建都提供条件。忽一日听闻人语对谈之声于印台之顶,故大功未成。此事是真是假?无从得知。

悬念二

玄天宫大门音鸣之奇,玄天宫乃云台观的正殿,建筑恢宏华丽,殿门前滚龙缠柱,金童系红绫骑于其上。其大门相传为战国时鲁班所造,甚为奇特,开关门时有奇特音鸣,自古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关门凤凰鸣。”据殿内傅道长讲,此门过去声传数里,音若洪钟,在“文革”年间大门曾遭拆除,现在音律受损,音韵欠佳。记者当场试验,轻推大门,慢慢传来吱吱的响声,之后隐约听出鸟鸣一样的叫声,左边的门音处女地较强,能听出很明显的鸟鸣声。记者细观其大门下方,发现大门底端与门槛间留有一定缝隙,并不是门板摩擦所致,再观大门上端,亦不摩擦。把耳朵贴于大门中缝处,发现有震动的声音自门中端慢慢延伸,听起来似鸟鸣声。随后傅道长告诉记者,左右大门中缝处皆有个洞,重新安装后声音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此大门“失声”呢?此门是否真为鲁班所造?大门发出音鸣奥秘何在?

悬念三

百年来大殿纤尘不染,在圣母殿,记者发现殿内极为洁净,不见一点尘埃。据傅道长介绍,此殿长期以来甚少打扫,但灰尘却很少看到,檐下多年来没有一丝蛛网,其殿色彩仍华丽醒目,自己当主持数十年来,一直探究仍不得其因。传说此殿乃“避尘珠”所致。大殿天花板上游龙出海图案耀眼夺目,另有3条立体雕刻的蟠龙,口含“避尘珠”效力非凡,在解放后被盗。傅道长称,此珠虽然被盗,效力却仍显于世,虽然我们不相信这种传说,但看到明亮洁净的大殿,角落真正无丝毫尘埃积存,却不得不在心中称奇。

悬念四

三颗神秘的菱形图形在玄天宫殿顶中央有3颗神秘的菱形图印,在阳光照耀下,会反射到空中3丈之高。图印中央一颗略大,两边的稍小,突然望去,宛如天放豪光,令人赞叹不已。这3颗图印之迹困扰了不少建筑专家与考古专家。据观内道长介绍,当年因怀疑此乃玻璃瓦所致,故专门请工匠搬开3颗菱形图印的青砖,与别的青砖比较,却发现与其他青砖并无异样。那这3颗图印为何在阳光下大放豪光并折射于高空呢?奥秘何在?

华山云台观

观内原主要道教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西岳殿、无量殿、三官殿、六师殿、北斗宫、文昌阁、希夷亭等,今皆不存,观外尚保留有“一柏一石一面井”等名胜古迹。

湖北广水长岭云台观

位于广水市长岭镇徐家河水库旅游区,在徐家河水库的东岸,为应山“三台八景”之一。云台观山势陡峭,白云萦绕,气势恢宏。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百余里内的湖光山色收眼底。新四军曾在此山为保卫根据地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主峰上有40多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相传上古时代云台观到处古木参天,只有山背后是一面光坡,从山顶放个滚石,一直滚到山底。到云台观滚石是一大乐趣。云台观西侧的山麓,竖立数丈高的一块巨石,直插云霄,人称“雷打石”。传说当年云台观就是七仙女下天梯到人间搭脚的地方。张七姐私出天宫下天梯,邀姐妹们穿过石桥到清华池洗澡。时间长了被人间发现了,人们也想去天宫看热闹,于是从云台观登天梯去云头上看天外世界,去的人多了就吵吵嚷嚷,吵得王母娘娘不得安宁。王母娘娘问,你们上天来干什么?人们说上天来玩。王母娘娘又问,下面没事吧?人们回答,事都做完了。王母娘娘把手一挥说,下去吧,有事你们做的。原来王母娘娘从天宫播下了草籽,后来山上和田间长满了野草,人们锄呀、薅呀,汗流浃背,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再也没有时间去玩了。可小孩子们还是经常爬上天梯到天宫去玩,吵得王母娘娘大发雷霆,急令雷公打雷。一时间,飞砂走石,暴雨倾盆狂风拔树,炸雷一个接着一个,天梯打断,其中地上一块巨石被雷击得挺拔屹立,一柱擎天,人们把这块巨石叫“雷打石”。奇怪的是,从雷打石向南延伸长二十余里,宽十余里,零星散布着这种单个的、似天上掉下的黑石,有的似大象,有的像水牛。长岭镇有一自然村就叫黑石山村。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惟独见于长岭。据说,这些黑石都是那次雷击时抛出的遗物。

后来,人们就把云台山麓挺拔屹立的黑石叫雷打石,仙女下天梯搭脚的地方叫云台观,仙女走过的石桥叫仙人桥,仙女洗澡的池塘叫清华池。直至现在长岭镇几个自然村分别叫雷石村、仙桥村、清华村、云台观村。

苍溪云台观

苍溪云台山,为道教创始人张陵修真之所,是道教二十四治所下八治之第一治,云台山乃道教胜地。

云台山,位于苍溪五里、云峰与阆中的交界处,距苍溪县城约18公里。

1968年,张其昀监修的《中文大辞典》(台湾版)载:“云台,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唐《元和郡县志》记载,苍溪县境有云台山,并为道教名山。宋《太平寰宇记》也有张道陵在苍溪云台山学道升天的记载。元《四川省地图》、明、清《保宁府志》、《苍溪县志》、《蜀水经》都有类似记载。清《道藏辑要》:道教初有24治所,分为上中下三个八治,各有称谓。下八治之第一治为“云台山治,在巴西郡阆州苍溪县东。”民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48年版《辞海》亦都有张道陵在苍溪云台山修道成仙的记载。

众多文献证实,苍溪云台山是名山,且与道教有关,是道教创始人张陵“升天”之地。

道教圣地云台山,位四川省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风清气和,土腴泉洁,神蛇不螫,猛兽能驯。常有彩霞密覆其岭,灵鸟瑞雀飞翔,抗苍涯於穹昊,耸绝壁於云霄。立云台为名,以标显奇特耳。若登高远望,则千巖万壑,金碧推叠,龙蟠虎踞,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环富,尽神人之状丽矣!又其灵粹滋孕,故代生异人,为刚风浩气之所。

云台山为二十八治之一,玄都律第十六云:「治者性命魂魄之所属也。」昔太上於汉安二年正月七日午时

,立下二十四治,即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以应天二十四气,又张天师所加四治,共二十八治,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而於云台山受封为天师。天师方亲受太上质?,当步纲蹑纪,统承三天,佐国扶命,养育群生,整理鬼气,传为国师。依其度数,开立二十四山治,十九静庐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天师於此白日升天,万民尽见。尔後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云台山治即属二十八宿之胄星。云台坤维福地,代仙圣屡垂经教,昔黄帝於云台山得?先生授以龙蹻经。建康元年甲申老君再降于云台山授天师三洞众经。

云台治中内录言:「太上老君传授云台正治官图治山?鼎等得四十六代。即太上老君於云台山开太一宗,其继承大宗师次第如下:第一代大宗师太上老君。第二代王君。第三代章震。第四代若士。第五代李元君。第六代张道陵。(太上老君於云山授法於张道陵,张道陵为第六代大宗师)第七代张申,第八代李仲春。第九代李少君。第十代欒巴。第十一代阴长生。第十二代张景霄。第十三代刘冯。第十四代刘政。第十五代孙博。第十六代元放。第十七代介象。第十八代李延。第十九代刘景。第二十代东海郭延。第二十一代灵寿光。第二十二代何述。第二十三代罗先期。第二十四代甘孝先。第二十五代石帆公。第二十六代宫户。第二十七代施存。第二十八代葛玄。第二十九代尹思。第三十代尹轨。第三十一代女仙樊忠和。第三十二代女仙李元一。第三十三代刘纲。第三十四代张秦。第三十五代王列。第三十六代许逊。第三十七代郑思远。第三十八代李淳风。第三十九代李惠举。第四十代李保真。第四十一代林通元。第四十二代李弘。第四十三代林 逢春。第四十四代孟钦。第四十五代何子明。第四十六代黄元吉。第四十七代黄金榜字黄史(道号赤苍子)」。

兹为承传太上老君所创之太一宗脉,爰设立「中国道教嗣熊宗师府」(本府为辅导各宫府之机构)及「大罗金仙府」,做为重整道教之圣地。因其山势峻拔,灵气流布,终年烟霞环覆,故取名「云台山」。

太上老君以其所著经典-道德经、西升经、太上感应篇、日月混元经、清静经、混元阳符经、太上老君消灾经、太上老君开天经、太上老君救生真经、内观经、内丹经、五斗金章受生经、太素经、元道真经等等,做为承传道脉之经纬,以济度苍生,普化世人。

云台巍巍,老君启圣,道范昌流,吾等当共慕云台清虚,澄神寡欲,体道修真,恪遵太上清静之教,为无为於此心,事无事於天下,以重兹山,以福国祚。

四川省三台县安居乡云台山

云台观在四川省三台县安居乡云台山。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创建人赵法 应,别号肖庵,人称赵肖庵真人。

南宋嘉定三年(1210),赵肖庵与徒众募资建成大殿一楹,后称玄天宫。宫内供奉 铁铸真武神像。历宋元两朝,香火不断。①明代是云台观的兴盛时期。永乐十一年(14 13)九月初九,封藩四川的蜀献王朱椿遣承奉长吏司修云台观拱宸楼,并重修正殿。天 顺五年(1461),云台观住持谢应玄、何玄澄募资重建因兵燹毁废的拱宸楼。成化二年 (1466),蜀王府为云台观造琉璃瓦结盖宝殿。隆庆(1567~1572)初年,蜀王府又重 造琉璃瓦结盖宝殿。正德十年(1515),明武宗遣内臣造金玉帝像、帐幕纹炉、府花爵 盏,赴云台观朝谒,并为云台观修砌碧瑶阶,阶下造玉玺台,台上建八角楼,题其额曰 “天乙阁”。万历十六年(1588),蜀王府又赐金创石合门三重。

万历三十二年云台观火灾,天乙阁及两廊被焚毁,神宗发内帑,遣太监驻云台观监 督修复。据明人万安《重修云台观碑记》载称,明代十多次培修云台观,因之殿宇宏伟, 规模庞大,郭元翰《云台胜记》,盛赞其殿宇之壮丽。②明代蜀王府和明帝王宗室多次 派人赴云台观斋醮。正德十五年(1520),武宗钦赐绿幡,上书“大明皇帝,喜舍宝幡” 八字,张挂于观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肃王朱模铸渗金帝像一尊及执旗捧剑之灵 童、玉女和辛、勾、毕、杨、王、殷、温、关、马、赵灵官十像,送云台观供奉。明神 宗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钦赐云台观《正统道藏》一部并敕谕一道。③此《道藏》, 后经兵燹,部分散失,剩余道经在20世纪40年代移交四川大学保存至今。

清康熙八年(1669),陈清觉自武当山来青城山传全真龙门派,随陈氏入川五道友 之一的张清云住持云台观,此后云台观成为子孙丛林。④光绪十二年(1886)火灾,烧 毁前殿及拱宸楼,三台及周围八县绅耆,捐金培修,于前殿及拱宸楼基址改建为降魔殿, 光绪十五年(1889)完工,其制虽未复原,但仍雄壮华丽。

云台观现存明清古建筑有:玄天宫、三皇观、城隍殿、观音阁、青龙殿、白虎殿、 十殿、九间房、灵官殿、降魔殿、藏经阁、梓潼殿、茅庵殿、香亭、木牌坊、钟楼、鼓 楼、回龙阁、长廊亭、石华表、券洞门、三合门、三天门、玉带桥等。

从山门至玄天宫绵延二里余,是四川省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玄天宫为单檐歇山式,六柱五开间,斗拱木梁全施彩绘,至今色彩鲜艳。殿顶黄绿 二色琉璃瓦覆盖,组成三块菱形图案,虽历时数百年,仍然色彩绚丽,耀眼夺目。大殿 正中供奉三尊铁铸神像,其中高约一丈二尺的真武祖师神像为赵肖庵真人所铸。玄天宫 大殿左侧为茅庵殿,塑有赵肖庵真人像; 为云台观道众的祖堂。降魔殿气势宏伟,有十米高、两人合围的圆柱三十根,梁栋 雕刻精细。正殿泥塑降魔神像高三米,怒发跣足,手执长剑。左边配殿供奉雷神、火神 等塑像;右边配殿供奉鲁班塑像,匾曰“巧夺天工”。

1981年5月,三台县人民政府将云台观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5月正式开放 为道教活动场所,三台县道教协会即设于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5: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