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释义 |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座落于中国彩云之南的滇池之滨、铁峰山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公司凭借“有色金属王国”的天时地利,其悠久的历史、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优质的产品、热忱的服务和不懈的追求,使之在中国铜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最著名、具有影响力、具有竞争力的铜冶炼企业之一。 集团简介公司前身为云南冶炼厂,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企业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现代化企业,竭诚为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并期望与海内外客商和社会各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伙伴关系,结成“和谐发展,互利多赢”的命运共同体。1998年成立以来,通过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跨越发展。 公司前身为云南冶炼厂,成立于 1958 年, 1998 年改制为股份制上市公司,更名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改革发展的浪潮和世界铜工业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生产高纯阴极铜、电工用铜线坏、工业硫酸、金锭、银锭、电工用圆铜线、硫酸铜等主产品,并能综合回收金、银、铝、铋、铂、钯等多种有色金属。公司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依靠国际 IS09002 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保证产品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主产品“铁峰牌”高纯阴极铜,在上海金属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并荣获“中国品牌产品”称号。 云南铜业股份公司的前身为原云南冶炼厂主体生产经营性资产部分。原云南冶炼厂是国家第一个 5 年计划中 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当时国家投资 1.34 亿人民币,形成了年产电铜 6 万吨。硫酸 9 万吨的生产能力。 1998 年 4 月 20 日,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国家证监会批准,由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将原云南冶炼厂的主体生产经营性资产剥离成功地改制上市,成立“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1998 年 5 月 8 日正式挂牌运行。 改制上市总股本为 40600 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 28600 万股,占总股本的 70.44 %。社会共总股 1200 万股,占总股本的 29.56 %。社会公众股发行后,其募集资资金 73460 万元。上市后经一次( 2001 年)配股, 2000 年转增股本,现总股本为 798688800 股,其中果有法人股为 517888800 股,占 64.84 %,上市流通股为 280722780 股。 2005 年,公司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生产高纯阴极铜 32 万吨、工业硫酸 60 万吨、金锭 4 吨、白银 300 吨、铜线坏 6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00 亿元。 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企业荣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东川矿务局、云南冶炼厂,为国家156项建设项目,是建国后最先在云南投资兴建的最大的铜生产企业。 ──60年代易门矿务局创造井下“三强”采矿管理方法,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关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易门矿务局采矿工班效率创全国有色矿山第一,达到77.8吨。 ──云南冶炼厂,1988年为国家二级企业,1992年成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曾获国家质量奖、国家利税总额排序10强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省经济效益显著单位等称号,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吴邦国、乌黑达总理阿迪耶波曾亲往视察参观。 ──易门矿务局,曾获国家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全国有色矿山排头兵、省经济效益显著单位等称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乌干达总理阿迪耶波曾视察参观。 ──80年代,大姚铜矿获省级文明矿山称号。 ──易门矿务局大红山矿西部主斜井深1410米,在全国有色矿山属最长的斜井之一。 ──云南有色企业中,云铜第一家改制上市发行股票;在原全国有色企业中,第一家利用地方指标改制上市;在云南上市公司中,云铜股份公司先后融资11亿元、融资量排第一。 ──2000年,公司以310万元重奖创新战果,在云南省首开先河,设立1000万元“创新奖励基金”、投资5000万元建成技术中心、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科技顾问,聘任企业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属云南企业首创之举。 ──2002年5月建成投产的艾萨炉,其高度、内径、体积为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集团公司2003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4年7月,公司召开第二次优秀创新成果暨人才工作会,再次以315万元重奖39项优秀创新成果。 ──2004年,主产品“铁峰牌”电解铜获“中国名牌”称号,结束了云南无非烟产业“中国名牌”的历史。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易门矿务局(现玉溪矿业股份公司)分别被评为2005年中国工业行业铜冶炼和铜矿采选排头兵企业。 ──易门矿务局(现玉溪矿业股份公司)、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05年(10月17日《经济日报》公布的)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 ──2005年11月11日,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铜业组织第一位中国会员。 ──2005年11月,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评为2005年度“中国理财名企”。 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 , 实现企业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现代化企业,竭诚为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并期望与海内外客商和社会各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伙伴关系,结成“和谐发展,互利多赢”的命运共同体。 1998 年成立以来,通过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跨越发展。 技术创新艾萨炼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公司目前已形成30万吨/年阴极铜左右的生产能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艾萨炉第一炉期炉寿创造了同类型炉子的世界记录,同时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使公司铜熔炼技术装备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水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公司《艾萨炼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传统电解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公司电解生产采用传统的电解生产工艺,通过几十年广大电解生产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不懈探索,从98年开始组织有关人员对铜电解工艺指标优化研究的攻关工作后,使公司在电解净化、电解添加剂研究、电解工艺控制等方面技术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这一攻关和技术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公司拥有专有技术的工艺控制方法。为公司稳定和进一步提高高纯阴极铜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2003年该技术成果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技术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实用技术科技成果一等奖。 铜阳极板自动生产线开发项目该项目作为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由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云铜股份公司三家共同研究开发完成,采用智能化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及元件,完成了铜电解阳极生产线的整形机、铣耳机、输送机械手等成套生产线设备及其配套刀具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将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液压元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生产线结构紧凑,性能更高,占地面积小。该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鉴定,并已投入生产使用。专家认为,该生产线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总体技术为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引进设备相比,可节约经费2000多万元。该生产线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首先开发成功并成功运用的铜阳极自动生产线。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新产品开发项目该项目主要目的是研究开发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新产品,并替代进口产品,加速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进程。该项目被列为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从2001年开始各项研究、试验开发工作,终于成功开发出铜及铜合金接触线新产品,经铁道部检测部门检测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行业标准,并接近欧洲同类产品标准。生产的接触线成本比进口合金杆生产的同等档次接触线生产成本低30%,成本优势明显。目前该产品已进行商业生产。 创新成果(1)获中国名牌产品 1项,云南省名牌产品5项; (2)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云南省新产品1项; (3)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8项); (4)获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主持,《计算机世界》主办的 “2006年中国企业信息化TOP 100”奖; (5)主持《电工用铜线坯》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 2项; (6)申报国家专利89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2件; (7)被云南省政府认定为云南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8)被云南省政府认定为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9)建成世界最大的富氧顶吹熔池熔炼炉,取得6项世界之最(炉径最大、锅炉结构最复杂、占地面积最小、建设周期最短、首期炉寿最长、达标达产时间最短 ); (10)建成云南省第一条井下无轨开采作业线,超设计能力 100%投入生产; (11)建成全国第一条常压氨浸铜湿法冶金生产线(年产电积铜 3000吨); (12)建成国内第一条半连续自动控制真空冶金提取粗硒的装备生产线; (13)建成国内第一条真空技术炼纯金属锂的中试生产线; (14)建成全国首条次氧化锌粉处理生产线,实现锌、铟的综合回收和含镉炉渣的无害化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