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
释义 |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距昆明市78公里的路南县境内。该县是中国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其中石林的像生石,数量多,景观价值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简介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关键字: 石林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千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在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多期石林继承发展,相互叠置,层次分明。 地理石林地质公园位于北纬24°38′~24°58′N; 东经103°11′~103°29′E;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78km,海拔1600m~2203m。 石林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900km2,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积超过400km2,集中于石林县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长30余公里, 宽约10公里的南北向条带。 沿革由于石林突出的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1982年,石林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发展状况“石林”是世界上最早的喀斯特术语,公元前300年的屈原的“天问”著作就有石林一词; 19世纪末叶在法国巴黎的期刊上出现有关石林彝族撒尼人和文化的文章;1931年石林受到政府注意,初建石林公园;二十世纪30年代有了石林的科学研究文献; 40年代有大批学者研究石林与彝族文化;50年代至80年代,国内外学者云集,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动物、民族和社会经济等有了系统认识,先后成为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旅游开发研究产生显著效益; 90年代中期分别召开了一次国际喀斯特学术会议,两次石林专题国际研讨会,完成了石林地质地貌等专题研究,石林科学价值和国际地位得到确认; 1999年石林管理局与中科院北京地理研究所等联合成立石林研究中心,国内外著名喀斯特学者组成石林基金学术委员会,设立石林研究基金,从石林旅游收入中划拨资金资助石林研究,国内外学者申请,资助项目已超过50项,石林的动力机制、石林生态系统、石林开发保护等得到深入研究; 2000年在石林召开了国际彝族文化研讨会;科学研究为石林开发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条件——具有最为多样的石林喀斯特形态。世界各地最为典型的石林喀斯特形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不仅有发育完美的剑状、刃脊状喀斯特,而且还有蘑菇状、塔状等形态,可谓集石林景观之大成,堪称“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石林喀斯特是一种林状喀斯特景观,公园是“石林”术语的发源地。石林喀斯特是在地壳运动、构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蚀作用配合下,碳酸盐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各种石柱组合体,石柱表面溶蚀形态丰富,石柱形态多样、造型奇特,组合复杂,石柱拟人似物,形态万千,赋予丰富的人文和美学信息。石林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古地理变迁、被玄武岩覆盖烘烤、湖盆沉积物埋藏,地壳抬升等共同影响。 ——是目前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石林。在保护区内,低矮的石牙与高大的石柱成簇成片广布于山岭、沟谷、洼地等各种地形,并且与喀斯特洞穴、湖泊、瀑布等相共生,组成一副喀斯特地貌全景图。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高达20米—50米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是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和喀斯特作用的理想之地。 彝族撒尼人已在石林地区居住了两千多年,他们的生活已与石林喀斯特密不可分。脍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欢快的“阿细跳月”,深情的《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早已广为人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环境宜人的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更增添了石林景观的吸引力。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主要旅游景点风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 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公园景色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把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鸟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踞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阿诗玛等无数像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莲花蘑菇、玉簪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箐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驰骋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和摩寨石林,“乃古”彝语意为黑色,“乃古石林”即黑色的石林。占地333.3万平方米,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有的地方峭壁千仞,如同刀劈斧削,有的石柱直刺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形如诸葛亮布的八卦阵;有的像太上老君正在炼丹;有的像石堡、灵芝;有的似象、骆驼、猪、羊,危卵怪石不计其数。石质古朴黝黑,深沉玄奥,更使人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苍茫之感。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白云洞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有的状如梯田、农舍,有的又如各种动、植物,有的敲之声如钟磬。山下还有白云湖,波光云影,异常宁静。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大叠水瀑布又名飞龙瀑,号称"珠江第一瀑"。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奔腾的江水由峭岩直泻而下,声震翠谷,巨珠溅玉,蔚为壮观。晴日里,可在上、下午出现彩虹飞架、恍若仙境。景区中群山耸立,植被丰富,满目青翠。清水河峡谷陡峭险峻,幽深古雅,处处散发着大自然深处的浓郁气息。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长湖的景色是多变的。雨天,蝉翼般的轻雾使她象披上轻纱的撒尼少女,娇羞的面容,难以看得真切;晴天,阳光笼罩,仿佛到处都泼上一层淡淡的蓝光。晚上,幽静的丛林里,一对对撒尼青年男女,在这里弹琴、吹箫、唱歌,倾诉心中的欢乐和爱情。如遇火把节之夜,无数火把连成一条条火龙,烧红了天,映红了湖,水天辉映,长湖就更加丰美、迷人。 芝云洞石林溶洞虽多,但其中游人最多,最早被人们发现的,要数芝云洞。芝云洞 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玲珑剔透,斗奇争胜,怪石奇峰,各呈奇观。更妙的是这些石钟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洪亮悠远,有的雄浑辽阔!洞内大厅左右还有许多小洞,高低宽窄,各有特点,洞套洞,似断实连,丰富,奇巧,令人叫绝。通过大厅再往前走可到洞口,遥望群山,一片葱绿,倍加可爱。芝云洞与杭州的"烟霞三洞"、桂林的七星岩相比,景色之奇丽有过之而无不及。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传承意义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丰富,其中石林喀斯特景观最引人瞩目:以类型多样、造型奇特、观赏性强、发育历史久远、演化复杂为特征。公园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一流自然美地学景观区,是世界上石林喀斯特类型最多的地区之一,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和“天下奇观”。 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这里的石峰石柱层层叠叠、千姿百态,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千百年来,石林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模本,被视为“造园之源”。步入迷宫般的石林,举目四望,比比皆是美妙造型,有的石柱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无论是美丽的“阿诗玛”、雍容的“母子偕游”、还是优美的“凤凰梳翅”、险峻的“千钧一发”,无不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多姿多彩的地球上有一些罕见的自然奇观,值得人生的光顾,云南石林正是这样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世界价值石林地质公园是世界上以石林地貌形式反映晚古生代以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杰出代表地石林代表了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 石林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地学景观美,被誉为“天下奇观”;千百年来,石林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自然美的模本,被视作“造园之源”。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世代生活地方,石林已融入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习俗与石林密切相关。 石林因其便捷发达的交通条件,公园已成为国内外独特的喀斯特教学与研究基地。 石林地学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石林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社会人文2009年6月13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保护日,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汪叶菊,石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福军,县人大副主任朱玉和等领导与石林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石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众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彝族民间美术工艺、祭祀礼仪、民间舞蹈、民俗节日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它们以无形的非物质形态流传于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了石林特有的“阿诗玛文化”。 县委、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县共有彝族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撒尼)挑花》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名;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之乡1个、省级文化传承人11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9个、市级文化传承人13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8项、县级文化传承人44名。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 市、县领导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当前存在的传承人才青黄不接、文化优势未转变成经济优势、部分传承人思想保守不愿传艺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展示石林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各级政府和公共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文化遗产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优惠措施优惠对象1、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不满7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国内游客凭身份证、老年优待证两证齐全),年龄以身份证为准,购优惠票入园; 2、130cm以上儿童,国民教育在校学生凭有效学生证购优惠票入园; 3、寒暑假期间教师凭有效证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证、身份证两证齐全)购优惠票入园。以上两个假期的时间周期为:寒假1月1日-3月1 日、暑假7月1日-8月31日; 4、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购优惠票入园; 5、因工作需要购买优惠门票,须按照《石林景区门票优惠管理规定》,经批准后由石林管理局办公室办理购买优惠票手续方可购优惠票入园。 免票对象1、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国内游客凭身份证、老年优待证两证齐全),年龄以身份证为准,免票入园; 2、130cm以下儿童免票入园; 3、持离休证、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4、持革命军人伤残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5、持国内残疾人证、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免票入园; 6、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凭有效证件(劳模证、身份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7、省级以上、云南省内市级以上新闻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有效证件(记者证、身份证、单位采访函),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8、持全国导游证、带团入园有行程单,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9、持全国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10、持全国道德模范有效证件(道德模范荣誉和身份证两证齐全),本人凭证免票入园; 11、因工作需要免票入园的,须按照《石林景区门票优惠管理规定》以书面函件致石林管理局,经批准后由管理局办公室办理门票减免手续后入园。 以上有关事项自2006年2月10日起执行。 小贴士交通石林交通区位优越,距昆明78公里,是滇东南、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进入昆明的门户,国道324线、326线,安(宁)石(林)、昆(明)河(口)高等级公路过境,南(宁)昆(明)铁路过境,新建成的昆(明)石(林)高速公路直达石林行程仅5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您可以乘大巴也可以搭火车,每天在客运站隔半小时就有空调大巴发往石林,主要集中在东站、东部客运站,南站、西站、北站也有。票价从10—15元。石林火车站每天有从广州、厦门、南宁、湛江、桂林北、红果开来的四趟火车到达,票价从7—20元不等,以咨询为准(电话:0871—6140964)。 资料补给1、 石林各景区往来暂无专车,不过,石林景区停车场内有面的、马车,可租车前往。 石林县城——石林景区,公交车,1元/人 2、石林气候宜人,一进入石林境内,处处皆景,石芽、石柱、石林、瀑、洞、湖再加上独具特色的的彝族撒尼风情、风味特产,是自驾车旅游的绝佳选地。 美食品石林美食“民以食为天”,阅尽石林山光石色,领略完彝族撒尼古纯风情,不品尝一下当地撒尼的风味特产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2000多年前,石林彝族就居住石林和石林息息相生,石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一方水土一方人,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撒尼饮食,酸、辣、鲜、香、脆,无一不让人垂涎欲滴。 1、特色食品乳饼是石林一大特产。石林乳饼是当地人将新鲜山羊奶经过煮制后,再加酸浆水点制而成。形似豆腐,白嫩滋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乳饼的吃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烩,亦可生吃,还可以做成火腿夹清蒸乳饼,青豆烩乳饼等菜肴,冬季生产的乳饼品质较好,在云南享有盛名。 石林卤腐(即路南卤腐)地云南地区离有盛誉的名特产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豆腐为原料腌制成的一种食品。路南卤腐的制作,采用以优质大豆和县内清冽的江水加工制成的豆腐为原料,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经过精心配制和自然发酵,加工而成。路南卤腐块形整齐,色泽红黄,细腻而有弹性,鲜美可口,是色、香、味俱佳的佐餐食品,向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远销各地。 骨头生骨头生是一种撒尼人最为喜爱的传统腌制食品。每年春节前夕,撒尼人家家杀年猪准备过年。所杀年猪除了炼制食用油和腌制成腊肉外,撒尼人将剩余的骨头、油渣、肚杂用刀剁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姜、葱、蒜、花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辣椒粉、包谷酒、盐拌匀,装入陶罐腌制半月,即制成骨头生。骨头生滋味鲜美,香、酸、甜、辣、咸五味俱全,含有丰富的钙质、脂肪和蛋白质。 油炸鸡纵鸡纵是云南山区出产的一种美味而富有营养的菌类食品。石林县境内的鸡纵种类较多,包括黑皮、青披、草皮、白皮等各种,并具有体肥、脆嫩、清香、鲜甜等特性。油炸鸡纵的制作方法是,交核桃油或菜油放入锅中烧热,并放放花椒、干辣椒,然后倒入鸡纵,进行翻炒煎炸,至鸡纵颜色变褐后即出锅,然后用原油浸泡,入瓶封装。油炸鸡纵具有保存长久、携带方便的特点,是一种众口喜爱的美味佳肴。 2、风味小吃全羊烩煮荞粑其作法是:先杀肥壮的嫩羯羊,用开水去毛,再用柴火烘烤呈黄色,刮洗干净,剖肚翻肠清洗干净,连肉带骨、肚杂、血一起放入旺火锅中煮,熟透捞出,切成小块回锅,再把甜荞面粉加水后揉搓成小块面团,用手指压成带小窝窝的指印粑粑,放入锅中与羊肉煮烩煮,即成了全羊肉烩煮荞粑粑。吃时蘸辣汤蘸水。全羊烩煮荞粑粑是饭菜菜全一的食品,汤鲜肉香粑粑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荞粑粑蘸蜂蜜是石林彝家有特色的一道菜,它采用本地荞麦,磨成面,加上适量的清水,拌匀后煎成饼,即为荞粑粑。食用时蘸上一些蜂蜜,又香、又甜、让人吃了难忘。 野生食用菌石林的野生食用菌品种很多,有鸡枞 、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等等。时令性较强,七、八月是品菌的最佳时机,刚刚从山上采来的菌子朵朵光艳鲜嫩,新鲜无比,你可以大饱口福。吃法也很多,或炒、或炸、或烧汤,美味异常,独具特色的野生菌火锅更是让您回味无穷。 石林汤锅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长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这时如果你来到石林,就可以在观看了精彩的斗牛,摔跤比赛后,在场外不远的树林里大吃一顿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汤锅,其中有羊肉、狗肉、驴肉等。这里的汤锅烹饪技术极好,各种肉炖得恰到好处,不硬不软;无膻味、腥味等怪异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后回味无穷。 鸡肉稀饭其做法是将腊肉入锅炼出油,放进生鸡块煸炒,再下淘洗好的大米,加盐和水汪起煮,即做成香味扑鼻的鸡肉稀饭。 蜂蜜拌炒燕麦面。其做法和吃法是:将洗净晒干的燕麦,放入锅中炒熟,用石磨磨成细粉,筛去麸皮,即成炒燕麦面。食用时,将燕麦面盛于碗中,加放适量的蜂蜜和冷开水搅拌成稠糊状即可食。蜂蜜拌炒燕麦面制作简单,味道鲜香甜嫩,营养丰富。 包谷粑粑是用新鲜包谷(玉米)制成的一种鲜甜清香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选用鲜嫩的青包谷,去壳去核,将包谷米籽用石磨磨成糊状,加入适量红糖或白糖,也可再加入鸡蛋,拌均,倒入平底锅内用油煎熟,即做成鲜香甜嫩的包谷粑粑。 补给站1、 特色食品在各商店均可买到,而且价格便宜,有很好的包装,方便保存且便于携带。 2、 石林卤腐以“孟家”“三妹”“伊美”三家享有盛名,为经营多年的老字号,有各自独到的工艺,口味众多:油卤腐、酒卤腐、鸡纵卤腐、干巴菌卤腐等等,还有各种包装供您选择。 3、 野生菌时令性较强,每年7、8月为最佳时机。石林汤锅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最为盛行。其余风味小吃在各小饭店可品尝到, 住宿桃源异境“避秦疑无地,到此别有天”,石林地域广袤,时时有景。通常游览石林景区所花的两个半小时,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窥见一斑。石林风景区住宿条件很好,整洁卫生。或深处石境,或掩映林中,或临碧波清泓,有不少上好的住处供您选择:景区内有三星级的石林天奇阿诗玛大酒店,二星级的避暑园宾馆、云林宾馆、石林宾馆;按二星、一星级标准建设的精舍宾馆绿、兴亚风情园、锦石酒店、石林山庄等10多家旅店;距石林景区8公里的县城内还有三星级的石林大酒店,一、二星级的梦达尔宾馆、兰梦酒店、政府会议中心等多家宾馆。 石林大酒店 (★★★) 昆明石林大酒店是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泛太平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位于石林县城,是旅游观光、商务洽谈者下榻的理想场所。距"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风景名胜区仅8分钟车程。酒店设有客房、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设施。酒店拥有各类客房130套,无论那类客房,装修各具特色,舒适、典雅,云南·昆明·石林·龙泉路 石林天奇阿诗玛大酒店(★★★) “相知何用早,怀抱既依然” 由石林电力设备工程公司投资兴建的天奇大酒店位于石林风景名胜区十字路口右侧200米,距石林大门500米。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经营面积17600 平方米。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兴建的欧式别墅;环境清新,装修典雅;60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客房、豪华单人间呈阶梯式分布,可临窗眺望撒尼村寨,让您享受与奇石共枕,与阿诗玛为邻的奇妙感觉;房间面积为21平方米,房内设有中央空调、卫星电视、便捷的通信设施、独立饮水机,室内卫生间配有吹风机和体重秤;设有可容纳100--120人的报告厅和容纳20--50人的豪华会议室,可满足不同的会议需要。 石林避暑园宾馆简介 (★★) 石林避暑园宾馆位于石林风景区的中心位置。 宾馆建筑独特、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一年四季碧水常流,绿树常青。现已形成拥有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涉外二星级酒店。在这里您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纯朴美和周到、安全、舒适、温馨的服务。是中外宾客在饱览"天下奇观"石林胜景之后,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是商务往来及举行各种会议的理想场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