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现主要以畜牧兽医、农学与园林类专业为主,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类专业兼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农业 办学规模学院分小哨校区和茭菱校区,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具有配置优化、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教学科研保障体系。学院占地面积7269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26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万多册,拥有各类实验室56个。建有学生公寓、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备课中心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生活设施。同时,学院建有实习农场及多个实习基地。 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417人,其中在职职工255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职工19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35人,具有大学讲师职称的11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25人,在职就读研究生的有31人,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 “双师型”教师34人。学院还在全国重点高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聘请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聘请教育专家为教学督导员,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院系设置学院现有畜牧兽医系、农学与园艺系、生物工程系、草业科学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和思想政治工作部等8个系部。同时还在积极申请成立茶艺学分院。开设有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园林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畜牧兽医、畜牧、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植物保护、渔业综合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生产经营、水产养殖技术、文秘、园林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家畜特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与营销等25个高职(专科)专业。学院还被批准建立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具有不同专业和不同等级的1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为培养多证书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学制有三年制和五年一贯制。现有在校学生3743人。 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本着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精神,把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评的质量标准;强调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探索实践性教学、学用结合、注重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体制上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学分制和选修制的建立。 历史沿革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合并组建而成。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昆明翠湖讲武堂旁),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 光绪33年(公元1907年)与拟办的森林学堂合并为省会中等农业学堂,学校迁址贡院(今云南大学)。宣统3年(公元1911年)改名为省会中等农业学校。1931年改名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23年将农业并入省立高级中学。1930年改称为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34年改为省立昆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7年学校迁址大西门外文昌宫(现学院茭菱校区)。 学校从光绪30年(公元1904年)至1949年共招收学生73个班,其中:农科21个班、林科6个班、蚕桑科11个班、染织科2个班、女子蚕桑科8个班、农林蚕讲习科6个班、畜牧兽医科1个班,高中农科5个班、林科3个班、农业推广科1个班、乡村师范2个班。 1950年3月昆华农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 为昆明农业技术学院。1954年农林科师生分出成立昆明林校。1956年水科师生分出成立昆明水校。为创办地州农校,1958年将动物饲养、专业师分到官渡区小哨,在此基础上成立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11月将植保、园艺、农学专业学生200多人、教工30多人下放到文山,成立文山农校;将植保、农学专业学生200多人,教职工近30人下放到临沧,成立临沧农校。1958年底昆明农业技术学院停办。1962年,省政府决定恢复并定名为云南省农业学校。1969年至1978年因“文革”停办十年。 1979年恢复办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1988年被农业部评为“校外三结合基地建设先进单位”,199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中专A等三级学校”,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4年被农业部评为“中等教育改革先进单位”,1999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连续多年为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为云南省农业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复校后至2003年7月,共培养毕业生4810人,为云南的“三农”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是在云南省农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创建发展的。1958年4月,云南省农业学校的动物饲养专业、兽医专业的学生和相关老师,被调离到昆明市官渡区小哨花庄河畔,创建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校。1968年至1977年学校因“文革”停办十年。 党政机构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主任:凌 军 副主任:陶艳芳 金吉斌 李一源 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 部(处)长:张建才 副部(处)长:刘峻蓉 范文捷 宣传部(工会委员会办公室) 部长(主任):冯志宏 副部长:蔡永生 纪检监察审计处 副处长: 黄富金(主持工作) 计划资产财务处 处长:杨 芳 副处长:程春慧 教务处(示范性院校建设办公室) 处长(主任):钱林东 副处长(副主任):张江荣 副处长:李石友 学生工作处(部) 处长(代理部长):周 诚 副处(部)长:杨筱莹(兼院团委书记) 施碧强(兼宿舍管理科科长) 招生就业处 处长:潘彦维 副处长:胡继荣 科研管理处(对外合作交流处) 处长:王孟宇 副处长:赵 茜 后勤管理处 处长:杨东云 副处长:纪 杰 苏 诚 保卫处(武装部) 处(部)长: 张红武 农学与园艺系 主任:许邦丽 党总支书记: 唐世凯 副主任:陈志远 畜牧兽医系 主任:赵 跃 党总支书记 : 李 昆 副主任:法林荣 管理与信息工程系 主任:谭 琳 党总支书记:黎红梅 副主任:梁 盈 生物工程系 主任兼党总支书记:董文红 基础部 主任:董玉洲 副主任:李 憬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副主任:张 英(主持工作) 实习农牧场 场长: 张国建 副场长:杨明生 现代教育技术与图书信息中心 主任:杨运涛 副主任:李 刚 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主任:许建民 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杨有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