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学院位于曲靖市麒麟北路,占地106410平方米,建筑面积53790平方米,教学楼2幢,共有教室90间;实验楼1幢,实习工厂1座,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37个,其中采煤、通风安全、数字化测量、PLC等6个实验实训室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或独有,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22万元,拥有教学仪器设备2819台(套);庭院式图书馆1座,藏书30.6万册;综合馆1个,可容纳2000人进行会议及室内篮球、排球比赛、文艺出;标准游泳池1个;标准田径场1个;篮球、排球、乒乓球、单双杠等场地及设施齐全;宽带计算机校园网已接入校园演

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工科

学校概况

学院坚持“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 的办学方向,以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同时开展中职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办学近30年来,开办了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等25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煤为主,覆盖电力、机械、计算机、经济、文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兼有的综合性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省级事业单位编制。2002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教育部备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由原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云南省煤炭基本建设公司技工学校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煤炭分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地处云南能源基地曲靖市麒麟北路,分昆明、曲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0亩;教学、实验及行政用房建筑完备,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藏书12万册。学校拥有5000平米教学楼两幢, 3000平方米的实验实习楼一幢,内设20个专业实验室,5个模型标本陈列室和4个实习车间,68座多媒体语音室1个,微机教室6个,配置较高档次的计算机800余台。另有一个校办工厂,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共17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2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7人,中级职称教师98人,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5人,部分教师研究生在读。学院是滇东北地区唯一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二十年,学校先后开办了29个专业,招生7000人,毕业生5000人,培训干部职工2787人。目前学院开办的五年制、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有采矿工程、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测绘工程、通风与安全、机电技术应用、电厂电气运行与控制、发电厂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会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有20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图书馆;有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屈指可数的多功能综合馆,可容纳2000人开大会,也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或者是文艺演出;带400米跑道的足球场、标准游泳池、7块篮球场,为学校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所。生活区内,有6幢教职工宿舍、3幢学生宿舍、1幢干部培训楼、3个食堂以及澡堂、商店、医务室等。完备的校园通讯网、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计算机校园网已形成,功能齐全的设施,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方便的教学与生活服务;校园内道路平坦,绿树成荫,草地青青,鲜花常开,各种建筑物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

师资力量

任教情况

学院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经济与工商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基础课教学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6个系(部)。面向云南、重庆、贵州、湖南、河北、宁夏等1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4561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450人,教职工238人,其中教师178人,生师比15.8:1。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15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1人,兼职教师26人,外籍教师2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62人,占此类教师的52.17%,有33名中青年教师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教师队伍中,有全国煤炭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地矿类专业机械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煤炭高职高专自动化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各1人、地质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1人、通风安全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人,国内高校访问学者1人。在省内外学术团中体担任理事及以上职务的教师25人。学院是教育部NIT培训考试基地、信息产业部软件定点考试中心、劳动部计算机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云南省煤炭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机构、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建有云南省第192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站,可开展矿井掘进工、井下采煤工、井下支护工、矿井通风工、矿山安全监测工、维修电工、维修钳工、工程测量工、汽车修理工等近20个工种初、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建有云南省后所煤矿、羊场煤矿等18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是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就业情况

学院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云南东源煤业集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每年在校内举办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2006年三年制大专毕业生就业率84%,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受到毕业生及家长肯定。

办学至今,学院为云南省和周边省份的煤炭、电力、机械等行业输送了近8000名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培训技术骨干近7000人、培训管理干部近3000人。许多毕业生现已走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或成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学院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为煤炭、能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涌现出了全国煤炭教育先进个人、云南省先进生产工作者、云南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等众多优秀教职工,2007年被授予“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师资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其作为学院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制定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2006-2010年)》,从五个方面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一是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二是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三是加快教师引进与在职成长步伐;四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五是重视教学与科学研究。

一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

二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三加快教师引进与在职成长步伐

四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根据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素质构成需要以及学院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特点,学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煤矿、企业、公司等生产第一线实践、学习、锻炼。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切入点,学院实施“到一线去、从一线来”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通过到企业见习、学习培训、承接工程项目和技术咨询、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过程,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实现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和“一专多能型”的转化。

2、学院在从企事业单位调入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任教师的同时,还不断地从企业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壮大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通过专兼职教师的交流互动,使我校“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3、学院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关技能证书。近三年来,双师素质教师由20人增至62人。

视教学与科学研究

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从无到有,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院是中国职教学会和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是中国煤炭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是云南省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学会和煤炭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是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理事单位。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在省内外学术团体担任理事及以上职务的有25人,学院教师承担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共48项,其中承担教育部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44项。有两个项目获得省级三等奖。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院鼓励教师参加教材编写,重视校本教材开发。由学院负责与煤炭工业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联系,由教师申报选题,出版社组织全国各地的相关教师,相继编写、出版了地矿类、机电类、计算机类、经济类和基础类教材34部(册),其中担任主编的6人,副主编的10人,参编22人,其中王正荣老师主编的《计算机辅助矿井地质制图》、庄严老师主编的《矿山运输》、张书征教师参编的《煤矿机械维修与安装》、张名忠老师参编的《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等4部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历史沿革

1978年,经云南省革委会批准,在云南省曲靖市建立云南省煤炭工业学校,1980年开始招收二年制高中后中专学生。

1990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初中后中专生。

1998年,经办学水平评估,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12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更名为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

2002年10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由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云南省煤炭基本建设公司技工学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煤炭分校合并组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政复[2002]117号),学院性质为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理念

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科学合理

一特色立校,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

2、办学定位准确

3、办学特色鲜明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先导作用,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高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和报告,组织中层干部到省内外高职院校参观考察,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举办大型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高职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学院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处,配备专职的研究人员,针对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定期出版《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汇聚和交流高职教育理论、实践探索成果。通过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为学院的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三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领导重视教学

2、制度保证教学

3、经费保障教学

⑴省财政拨款是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

⑵学费收入大幅度用于教学

⑶自筹资金加强教学基础建设

4、管理服务于教学

四立足云南煤炭,开展产学研合作,突出办学特色,服务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

云南不仅有令世人羡慕的旅游资源,地下还蕴藏着691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八位,在南方14个省(区、市)中居第二位,云南煤炭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云南煤炭工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生产原煤11000万吨、洗煤产品产量3100万吨、焦炭1200万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急需对现有煤矿进行规模、结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改造。在2005年云南省召开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原分管工业的李新华副省长明确提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科技兴煤、人才强煤”战略,把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全省煤炭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我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学院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以服务煤炭工业为主要办学方向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突出“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煤炭职业教育的龙头作用,依托地处云南省工业和煤电大市曲靖市的区域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服务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行业。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云南煤炭企业和其它企业的各种物质资源与智力资源为学院的各项教学工作服务,在企业建立了18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了52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并与学院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商人才培养大计,共同培养人才,从2003年至今,订单式培养签约的在校生达到57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5%,实现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

另一方面,学院充分发挥师资的技术力量和先进实训教学设备等方面优势,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工作,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让学院的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自一九九七年师宗县五一煤矿壁式采煤方法推广到目前的元江县森林勘界工程,学院及有关系(部)积极与当地科研院所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不断拓展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将对外技术咨询、培训服务工作不断做大做强。

1、学院作为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 2006年7月至10月完成了曲靖市麒麟区辖区内92个煤矿93对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学院作为云南省煤炭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机构,今年全面启动和开展了云南煤炭职业经理人资格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站、全国计算机NIT、高新技术、软件等多个培训考试基地,在完成本校学生培训考证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社会的培训考证工作,先后为全省煤矿、解放军69医院、曲靖市消防支队等多个单位的千余人进行了培训考证工作。

2、受曲靖煤炭设计研究院、省地方煤矿设计院的委托,完成了石林县、广南县、泸西县、富源县等七个煤矿的煤矿设计工程;完成了宣威阿浪窑上水库、金家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和罗平县煤炭局GPS控制网的设计工程;受元江县委政府委托,自2007年7月下旬开始,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两个专业班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实施为期半年的元江县森林勘界工程。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技术咨询等社会实践工作,深入生产一线,真刀真枪地实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3、学院积极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和成人函授学历教育,2003年至今为全省各类煤矿开展为期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采矿、地测、机电、通风、瓦斯监控、采矿CAD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参培人员3577人次;与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联合开展成人函授本科学历教育,目前成人函授学历教育有中专、专科、本科三个层次,开设有采矿、机电、计算机、会计等近10个专业。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保证了毕业生的高质量,真正做到了毕业学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另一方面为煤电企业培养输送了急需的紧缺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为企业解决了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帮助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技术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在学院在云南省煤炭工业发展和曲靖市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学院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效益逐年增加,仅对煤炭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的短期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就可创造数百万元的收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定位科学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和2020年发展目标》清晰地勾勒了学院的发展思路,即依托云南煤炭工业发展和曲靖建设工业大市的优势,围绕教学工作中心,进一步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模和内涵的同步发展;抓好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园建设;完善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新机制、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选拔新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新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凸显学院办学特色。在办学上努力做到“一个品牌、两个服务、三个适应、四个满意”,即树立云南煤炭教育品牌;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服务,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适应,使政府、企业、家长、学生满意,最终实现学院发展目标。

作为云南唯一一所以服务煤炭工业为主的能源类高职院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人才的急需与学院办学条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特别是在校园校舍面积及师资队伍方面的不足,开办的煤炭艰苦专业较多等因素,制约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效益。为此,学院根据云南煤炭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原副省长李新华同志的指示及曲靖市委市政府建设职教中心的举措,确定了学院中长期的发展思路及目标:

1、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办学思路和体制的探索与实践,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秉承“明德尚能,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和谐、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在办学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育人德为先,高举能源旗帜,逐步完善学院育人环境,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入手,改革办学模式,逐步完善学院的管理体制;从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入手,逐步完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入手,逐步完善以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煤炭深加工和新能源为重点的专业体系;从产学研结合入手,逐步完善符合生产实际、突出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2、在“十一·五”时期建设一个占地400亩左右的新校区,争取在“十一·五”末期全日制在校生达到5000人左右的规模,再经过5到10年的发展,达到1万人左右的规模。

3、学院将坚持“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煤炭及能源工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向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迈进,努力把学院办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特色鲜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一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煤炭主体专业为核心的专业体系

1、专业建设发展思路明确

2、专业总体布局合理,贴近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以专业改革为平台,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2005年12月,学院全面启动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6个试点专业,随后,分两年将学院所有三年制高职专业列为院级科研项目,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改革与制订。学院成立了煤矿开采技术等18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组织骨干教师深入矿山、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开拓专业改革新思路,多次邀请企业、现场专家,召开专业建设与改革研讨会,共商专业建设大计,指导专业改革工作。

1、人才培养方案思路明确

2、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4、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⑴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⑵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

⑶积极改革学生学业考核方式

5、健全机构,制定配套措施,严格执行培养方案

三强化实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4、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5、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6、重视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7、重视学生毕业实践工作

四积极推行“双证制”,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1、注重职业技能鉴定站点建设

2004年,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准在学院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职业技能培训站,名称定为“云南省第192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站”。在此基础上,学院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职业技能鉴定实训环节。参与鉴定的工种包括:矿井掘进工、井下采煤工、井下支护工、矿井通风工、矿山安全监测工、维修电工、维修钳工、工程测量工、汽车修理工、计算机高新技术等近20个工种。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职业鉴定考评员培训与考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鉴定大纲的编写,目前我校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为36人,其中高级9人,中级27人。

2、重视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

近两年,我校针对2003级、2004级大专生进行了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各专业学生鉴定通过率都超过90%,达到了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表一:2006及2007届工科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取得情况一览表

职业技能
鉴定时间  鉴定工种  专业班级  考试人数
单位:人  合格人数
单位:人  合格率(%)  平均通过率

2006.1.10  维修电工  机电031  32  32  100%  2006及2007届工科专业毕业生257人,合格人数243人,通过率达到94.55%。

2006.5.10  工程测量工  测量031班  17  14  82%

2006.6.28  井下采煤工  采煤041  25  23  92%

2006.11.1  维修电工  机电041  56  51  91%

2006.12.1  维修电工  电力041  35  31  88.6%

2007.3.21  汽车维修工  汽运041  18  18  100%

2007.3.30  工程测量工  测量041班  29  29  100%

2007.6.23  矿井安全监测工  资源041  28  28  100%

2007.6.27  工程测量工  测量041班  17  17  100%  表2:2006及2007届文管类、经济类、计算机类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取得情况一览表

届别  专业班级  取得职业技能名称  班级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平均通过率

2006  计算机应用  中高级操作员等  65人  60人  92.30%  2006及2007届文管类、经济类、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226人,合格人数219人,通过率达到96.90%。

2007  计算机应用  中高级操作员等  82人  82人  100%

2007  会计  ①会计从业资格证  48人  46人  95.83%

②珠算等级鉴定证

③电算化会计资格证

2007  广告设计与制作  ①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中级考试  31人  31人  100%

②高级测图员

说明:会计学专业只要取得①②③中的一种技能资格证即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只要取得①②中的一种技能资格证即可。  表3:2005-2006学年学院学生报名参加英语过级考试成绩情况一览表

考试时间  级别  学院学生
报名人数  学院学生
实考人数  学院学生
及格人数  学院学生
及格率  云南省实考学生及格率

05.12.25  B级  572  549  184  33.52%  36.70%

06.6.18  A级  172  166  76  45.78%  43.49%

06.6.18  B级  535  516  170  32.95%  35.68%

06.12.24  A级  298  284  139  48.94%  33.85%

06.12.24  B级  653  621  217  34.94%  28.34%

说明:三次B级考试,云南省实考学生平均及格率为33.57%,我校实考学生平均及格率为33.80%。两次A级考试,云南省实考学生平均及格率为38.67%,我校实考学生平均及格率为47.36%。  表4 .2006-2007学年学院学生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情况一览表

测试年月  报名人数  实际参加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率

2006年5月  413人  411人  411人  100%

2006年12月  219人  219人  219人  100%

2007年5月  163人  163人  162人  99.40%

说明:通过测试,取得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的学生即确定为合格。  3、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学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在教学计划上增加技能训练课时量,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专门针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综合训练时间,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而且有利于学生就业。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适应性,学院在有条件的专业提倡“一专多证(能)”培养,现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热情高涨,每年参加鉴定多个职业资格的学生人数都有新的增长。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

学院为学生专业技能锻炼搭建了平台,每个学年都举办“技能星”大赛,分设测量、机电、计算机、财会、写作等技能比赛项目,激发了学生重视技能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学院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水粉风景》绘画大赛、平面广告作品征集、高校英语写作大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资格考试,获取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实现了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办学条件

教学基础设施

我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5249.43 平方米。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目前学院教室和体育运动场地面积符合要求,图书馆、实验室和学生宿舍面积还有一些差距。

近三年,学院积极抓紧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若将新校区400亩土地和规划建设中的建筑面积计算在内,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均可达到合格或优秀标准。

图书馆

图书馆现有馆藏书刊30.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3万册,电子类图书按有关规定折算21.3万册,生均108册。2006新增图书7万册。图书总量超过25万册的优秀标准。开通了超星、清华中国期刊网数字图书馆,配置了图书数据库、自动检索系统、借阅电脑管理系统和54座的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管理设备设施。同时将图书馆相关的数据资料接入校园网内,便于师生在各使用端口能方便地进行查询、阅读,发挥了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图书采编、流通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并与曲靖师院图书馆实现互通互借,图书馆书库、期刊阅览室每周开放70小时,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78小时。图书流通量大,2006-2007学年平均流通量为55368万册次/年,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了师生教学和学习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网络建设

学院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校现有计算机582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472台,达到每8人1.34台,超过每8人1台的标准。

学院现有语音室4间共197座,其中多媒体语言教室1间64座,多媒体投影教室3间共133座。平均每千人达到70座,超过教育部颁布的每千人30座的标准。

学院根据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一期投入127万元建成了主干为千兆光缆的校园网,300个信息点覆盖了所有教学、管理以及教室宿舍区。在校园网上开展了WWW服务、BBS服务、多媒体视频点播、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教师实现了网上备课和网上教学,还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室点播课件进行教学,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校园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满足了学院信息化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

现有包括400米标准田径场、50米标准游泳池、体育馆等各类体育运动训练场馆14784平方米,生均5.24平方米,超过教育部颁布的生均0.50平方米的标准。学院现有各类体育和专项训练器械 1089件(套),可满足常规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风雨操场为14784平方米,超过教育部规定数13373平方米。目前,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能满足体育教学以及学生课外活动需要。

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533万元,有教学仪器设备2819台(套),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434.24元。超过生均5000元的优秀标准。

学院不断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近年来,学院投入近700万元资金购置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先后建成了采煤实训室、井巷模型室、矿井通风安全实验室、矿井瓦斯监控实训室、数字化测量实训室、普通测量实训室、地质标本实验室、普电实训室、变流技术实训室、模拟电子实训室、数字电子实训室、PLC编程控制实训室、电气智能平台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电机修理实训室、矿山机械拆装实训室、矿山机械模型室、金相实验室、拉伸实验室、液压实验室、钳工实训室、机加工车间、汽车拆装实训室、发动机故排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广告实训室等37个实验实训室,以及与采煤、地质、测量、机电、会计、物流等大多数专业相配套的先进的专业软件。其中,采煤实训室、矿井瓦斯监控实训室、数字化测量实训室、PLC编程控制实训室、电气智能平台实训室、广告苹果机房等6个实训室装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在省内和地区同类院校属于领先或独有。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站。由采煤、通风安全、地质、测量、机电等实验实训室构成的学院“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是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在校外建立了云南省后所煤矿、羊场煤矿、一平浪煤矿、恩洪煤矿、贵州盘江煤电集团火铺煤矿、云南省模具二厂、曲靖广电网络公司、曲靖科迪公司、曲靖弘宇广告公司等18个长期的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不断建设,实验实训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

学院历来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先后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教务处、教学督导室、系(部)教学质量考评组等组织机构,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形成了“学院-教务处-教学督导室-教学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班级”的教学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院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学院教务处采用“青果教务管理系统”,使教务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学院教务处被授予“全国煤炭教育先进教务管理单位”称号。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和学院的实际,不断适时地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细化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务运行管理工作流程,完善了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践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先后制订印发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学计划制定管理办法》、《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考务工作制度》等文件。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使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对教师和学生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教学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学院始终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和各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明确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有效监控,效果明显,为科学评价教学工作,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在以“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的思想指导下,学院长期以来,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成立了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设置了教务处、教学督导室等机构,制订了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考核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师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明确了质量标准,构建了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机制,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加大教学督导和教学检查的力度。

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学院制订了《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室工作条例》,聘请退休教师作为教学督导员,通过听课与检查教案等形式,对学院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诊断、指导。学院实行由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员联合值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定期组织人员抽查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实践教学状况、试卷与考场情况、教学准备情况、教学管理运行情况等。教学检查的结果定期公布,检查中的问题以及改进后的效果由教务处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汇报。

3、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进行评价、促进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每学期由教务处,教学督导室统一组织调查,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填写“教师教学测评表”,并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测评表和学生座谈会的情况由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后,向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汇报,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教师,以便及时进行整改。

教师评教由听课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来保障。学院规定党政管理干部和专兼职教师实行听课制度,以监控和评价教学过程。作为评教分析依据,系部、教研室每学期要组织本部门教师开展同行评议,评议时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测评表,汇总后将结果交教学督导室,同样作为评教分析依据。

教师评学采用新生素质调查、体能测试、心理咨询、学生班级量化综合考核和学生学业考核等方式进行。教师从早操、上课到晚就寝,每天都全过程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日常操行都可以从班级量化考核中得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都可以从上课、实验实训实习和作业、实验实习报告、设计、考试等教程中得到体现,学生身心健康情况都可以通过体能测试、心理咨询与测试等获得参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不足。目前,在校学生绝大多数身心健康,学习努力,勤奋向上。

4、教学质量监控成效明显

学院建立了有效的通报、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明显的不规范行为和违纪现象在《教学简报》上予以及时通报,起到了警示作用。每个学期期末都要对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打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都能自觉履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重大教学事故一直为零记录。根据教师评学所反映的问题,采取措施,教书育人,使学生的学风得到较大改善,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管理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以“两课”教师、学院各党支部为主要工作力量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坚持“育人德为先”原则,成立了学生工作处,与各系部、处室相互协作,形成了“党委-学生工作处-各教学系部党支部-班主任”和“院团委-系团总支-班团支部”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机制,保证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状况良好。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工作,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制定并完善了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件和管理制度。实施了院、系二级学生管理体制,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系部学生及学生管理队伍考核机制。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采取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探讨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成立毕业生与就业服务机构

搞好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工作

学院设置了招生与就业处,负责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制定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招生与就业处和教学各系部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职业能力的满意度,同时还进行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及时反馈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为教学各部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使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人才需求、生产一线需要吻合,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

培养目标

目标介绍

素质教育形式多样,造就了健康向上的学生群体

学院坚持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以“两课”教育为先导,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育人德为先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育人德为先

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成立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领导小组,设置了思想理论课教学部,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院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邀请优秀毕业生给同学们讲成长经历和经验。同时,学院还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曲靖监狱等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各种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

作为一所“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的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煤炭等艰苦行业、重点行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为了保证为煤炭工业及社会其它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突出艰苦奋斗精神、服务意识、诚信意识教育,号召学生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途径,走好迈向成功人生每一步。

学院还组织新生进行军训活动,开设了军事理论课,学习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热情、集体主义观念、坚忍不拔的意志、严守纪律的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

加强学风建设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院近几年在学风建设中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先后制定了学籍管理、行为规范、考风考纪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形成了“勤奋、守纪、踏实、严谨”的学风。

学风建设工作渗透于学生在校三年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学院各部门严格执行校纪校规,日常教学检查采取学院抽查和教学班级自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学院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促学风,强化了管理的导向功能。

学院注重正面激励,完善各类评优奖励制度,通过“奖、助、减、免、贷”等措施树典型、立榜样,激励广大学生自主学习,争先创优。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措施帮助困难学生,使贫困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学院除开设必修课程外,还广泛开设选修课程。仅2006-2007学年,就开设了《云南旅游文化》、《创业指导》、《公关礼仪》、《趣味物理》、《天文知识百科》、《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文艺鉴赏指导》、《企业管理》、《水粉画》、《GIS概论》、《矿业英语》、《电影艺术欣赏》、《审美心理》、《税收基础知识》、《心理健康与人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数码像片处理技巧》、《FLASH》、《生活与生物学》等2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发展,特别是为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考风考纪良好,都能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各门课程补考率逐年下降,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达到90%以上,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接近100%。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不断增强,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学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于2004年4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制定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网络”,现已形成以学院党委、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主导,以系(部)党支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为主体,以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工作为支撑的三级工作框架,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院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对三年制大专班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心理档案,开通了心理热线电话,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年均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宣传周活动,利用展板进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常见不良情绪的调节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开展了现场心理咨询与现场心理测量工作;编印心理健康教育手册——《清爽一夏》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还积极做好学生的个别咨询工作,使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马上发现,并得到妥善解决。扎实的工作,为普及心理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不怕挫折、乐观开朗、乐于合作等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职业素质教育

学生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职业素质教育成效明显

长期以来,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是以团日活动、“五月文化月”、“技能星”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对在校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及通过个体素质的提高而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学院坚持开展的“五月文化月”活动是提高广大团员青年道德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等素质的窗口。开展了“五.四”表彰大会暨“五.四”文艺演出、棋类(象棋、跳棋、围棋)比赛、五.四杯足球比赛、卡拉OK比赛、“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同学门的各项素质,使他们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的年代里,怎样做才能为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做好准备。积极拓展技能比赛,在2006至2007学年开展的第五届“技能星”竞赛中,学院结合实际,总结经验,除开展了珠算技能、计算机技能、电工技能、钳工技能、测量技能、工程字书写技能等比赛外,还增加和深化了职业生涯设计比赛、专业绘图(包括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比赛以及以“让心灵走近校园”为主题的口语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参赛人次共达到了460余人次,其中有120余人次获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激发了同学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同学的技能素质,又为学院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风作了贡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是建立各俱特色的学生社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学生社团组织是提高同学素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约束”能力的阵地,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同学的兴趣和爱好。在原学院里设有合唱队、舞蹈队以及记者团、“院园之声”广播站、团委宣传部、《学苑青年》编辑部、学生会、各种体育运动队以及二十二文学社、数学建模协会、书法协会等等社团组织以外,又增加了模特协会、摄影协会、广告协会、英语口语协会社等系级社团。通过各社团指导老师的努力,各社团组织均有条不紊的发展,成为学院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亮点。

三是融职业素质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长期以来,学院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其作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重要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学院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者社区挂职、暑假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个系部联系一个社区,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走访学习、科技宣传、支教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实践能力。机械与电气工程系的周忠波同学自己就有残疾,却积极地向社会奉献爱心,他自愿参加了中华骨髓库的捐赠活动,并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一名白血病人的生命,在曲靖市和校园内传为佳话。

2006至2007学年,评出并被表彰的院级红旗团总支1个、红旗团支部6个、优秀团员38名、优秀团干部6名,局级红旗团总支1个、优秀团干部3名、优秀团员6名,省级优秀团干部1名、优秀团员1名,全校全年发展学生党员43人,100多人次获得各种奖励的荣誉称号。学院五个系部的党支部,都在所管辖班级建立了党章学习小组;院党委的组织、宣传部门举办了院级业余党校培训班,开课40学时,由学院党委成员及各党支部书记任课,系统讲授党章及邓小平理论有关知识,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近200人,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院团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团员评议,认真细致地开展“推优”工作和团员发展两项工作,全年全校所有团支部“推优”人数87名,达团员总数的10%左右,共发展新团员83名;各党支部在与系部党支部共建中,积极工作,使全校全年入党申请人达到102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3.5%,个别系党支部(如经管党支部等)入党申请人占其学生总数的58.2%,全校全年发展学生党员43人,发展率占全校全年学生总数的1.2%,占全校全年入党申请人总数的4.3%。

计算机系的万红兵同学获云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学术科技活动标兵称号;

资环系马雄同学获云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学术科技活动标兵提名;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古远婷同学获“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获省级三等奖;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李凯同学参加云南省高校“禁绝毒品、预防爱滋、共享生命”征文比赛获省级三等奖;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李国策同学的美术作品《水粉风景》获省级三等奖;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字旭东同学的平面广告作品《通》获省级三等奖;

学院数学建模协会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云南赛区二、三等奖数个。

招生就业势头良好

学院知名度不断提高

1、新生报到率较高

学院非常重视招生工作,利用各种途径、多种媒介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学院的影响。在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的同时,加强对煤炭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学院通过改善师资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改善软硬件环境等措施,保证在学院规模适度扩大的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近三年来,虽然学院的主体专业都是以煤为主的艰苦专业,但报考学院艰苦专业的考生逐年增多。目前,学院已在云南、重庆、贵州、陕西、湖南等9个省市区招生, 2006年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76.2%。

2、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明显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招生与就业处,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定了就业工作制度,在人员、制度、机构上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年都通过网络、报刊、通讯等手段将学院毕业专业的信息向社会发布,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增加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专业及学生的了解,同时组织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毕业就业(高职高专)专场招聘会和学院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特别是2003年订单教育的实施,较大地加快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步伐。目前,学院采矿类、地质类、测量类、机电类、通风与安全类等专业的574名在校学生与云南东源煤业集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云南宣威共创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单教育协议,签订协议的同学毕业后直接到签约企业工作,同时从签约之日起至毕业,每年可获得签约企业发放的助学金2000—2600元。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2006 年就业率为84% 。

3、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为了掌握学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做好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对近两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了跟踪调查。从毕业生就业单位中选取20多家用人单位144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总体表现良好,称职率达到100%,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为学院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主要体现在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实践操作技能好等方面,许多用人单位负责人表示“只要有用人需求,非常乐意接收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相关专业学生”。

4、毕业生建功立业,学院知名度不断提高

经过近30年的办学,大批毕业生服务于云南省及周边省份的煤炭、机械、电力、地矿等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学院争光添彩,其中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工矿企业、地方机关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显示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实力与质量,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为云南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毕业生王祥现任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

毕业生顾学达现任云南省东源煤业集团党委书记;

毕业生胡崇良现任云南省文山州煤业集团董事长;

毕业生贺光明现任云南省元江县县委书记;

毕业生扎西顿珠现任云南省德钦县县长;

毕业生罗国辉现任云南省东源煤业集团总工程师;

毕业生陈林光荣当选为中共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