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释义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在云南大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高层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于2002年在丽江创办,并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享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美誉的丽江市,是云南滇西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中文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外文名:Tourism and cultual Yunnan University

简称:云大旅院

校训: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创办时间:2002年

类别:独立学院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民办大学

现任校长:杨家禾

所属地区:中国丽江

主要院系: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艺术系,文新系,外语系,信科系

云旅校风:高远 务实 勤勉 卓越

云旅精神: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主要社团:创影DV协会,旅游协会,爱心社等

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于2002年在丽江创办,并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坐落在享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美誉的丽江市,是云南滇西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目前,学院已建成了占地800亩的园林式校园,另外4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各类教学生活建筑总面积近25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实验室、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留学生公寓、外教公寓、研究生公寓和校园区的千兆宽带信息网,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计4000多万元,130万册馆藏图书,是云南省独立学院中基本办学条件最好的学院之一。2002年9月开始招收大学本科学生,现有在校生总计12500余人,生源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先后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和省教育厅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云南省民办教育大奖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云南省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招生先进集体”、“云南省三生教育优秀教学实践单位”、“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院系设置

学院目前设有7系1部,分别是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外语系、文学与新闻系、艺术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和基础教学部。

学校社团

创影DV协会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影DV协会是由信科系学生孙景旋于2011年3月10号组织并发起申请的,于2011年4月3日正式由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团委审批通过。

协会名称: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影DV协会(简称影协)

协会性质: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影DV协会是在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团委的指导和监督下,自愿组织起来的大学生知识性、艺术性、群众性团体。

协会宗旨:传播高雅影视文化,丰富同学课余生活。

协会目标:把电影协会建设成优秀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协会活动,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更好的为学院同学服务。

协会精神:团结、创新、努力、进取。

旅游协会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协会是2004年成立的一个学生社团,立足于旅游系,对内面向其他专业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发展,通过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化会员绿色旅游意识,深化会员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旅游实践活动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外进一步落实本土化,成为一个宣传云南,宣传丽江,宣传学院以及宏扬云南民族文化的窗口,扩大我院及旅游系对外的影响,提高外界对我院及本专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爱心社

爱心社成立于2003年。爱心社本着“弘扬爱心,奉献社会”的宗旨,致力于发展校园与周边地区的爱心事业,传承爱心文化,努力为广大师生搭建爱心渠道。它的主要活动有:支教,走访慰问孤寡老人,义务献血,爱心募捐等。

信息技术协会

信息技术协会成立于2009年。以“科技创新,实现发展”为宗旨,为广大电子信息爱好者提供交流与实践的平台。

心理协会

心理协会成立于2005年。由于它是一个专业性较高的团体,注定它不仅仅要眩出同学们的青春风采,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帮助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蓬青环保协会

蓬青环保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社团组织。该协会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你我的共同责任”为宗旨,以“保护绿色,我在前沿”为口号,躬身实践,站在保护绿色的最前沿,以营造一个健康、时尚的生存环境。

舞蹈协会

舞蹈协会成立于2003年。舞蹈社本着“对灵魂与魅力的诠释,激情与热情的释放。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演绎年轻”的宗旨,一步一步艰辛的成长与成熟,在过去他们自由的发挥,创造出一个个舞动的音符,在现在他们挥洒着青春的活力,在将来他满将会演绎个性化的舞场。

梦想话剧社

话剧社成立于2003年。它的宗旨是把喜欢表演,热爱表演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让大家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它是学院唯一一个话剧、小品、影视等领域内容研究的社团。先后与《西游记》剧组、《天涯明月刀》剧组有过合作,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

现任领导

院长简介

院长杨家禾,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学委员会主任。

1969年参加工作,1978年9月考入云南大学物理系读书。1982年7月留校任教,同年评为助教,1987年评为讲师,1992年评为副教授,1998年评为教授。曾任云南大学物理系教研室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委员。1991年任物理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1997年主持物理系行政工作,1998年任云南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并主管全院教学工作。1999年任云南大学教务处处长,2002年任滇池学院院长。被评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云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高校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工作,先后为各类学生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半导体交流技术”、“普通物理试验”等多门课程。编写了《模拟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自学指导》等70多万字教材。,出版了《电子线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3部教材,在《电子技术应用》《自动化与仪表》《光谱实验室》等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多变量组合电路逻辑功能分析仪”、“多用途BCD码逻辑信号发生器”“CMOS门电路输入端连接方法的研究”、“汽车远近程灯自动转换电路”等科研及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专利2项,先后获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云南省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等称号。

副院长简介

副院长杨裕昌,男,汉族,副教授,现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1971年参家加工作,197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电子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2002年7月到滇池学院工作,2006年3月到旅游文化学院工作。1984年9月至1986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曾先后担任云南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教学秘书,教学委员会秘书,物理系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教研室副主任,滇池学院教务部主任职务。从77年任教以来,一直从事物理系的基础课教学工作。讲授过“热学”、“原子物理学”、“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课程,参加过“力学”、“电磁学”、“光学”、“普通物理试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光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验”两门主干课程的建设,参加编写出版《光学》教材。参加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物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和物理系毕业生科研训练改革,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获1995年云南大学第六届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参加“微区域及分微空间相变特性”和“覆膜金属深冷处理性能强化的物理机理”等科研工作,在云南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玻色子薄膜系统的未饱和蒸气压定律》获昆明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副书记简介

副书记苏志昆,男,籍贯昆明,于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云南警官学院刑事侦查专业,1969 年1月参加工作,从昆明到保山农村插队(老三届知青)。曾担任临沧市永德县公安局副局长,89年调云南大学工作,先后任公安处派出所长、总务处处长助理、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于2008年12月调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

实验中心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实验中心独立设置,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服务部门,职能是直接对学生开展助学服务、进行远程教育理论及多媒体教材的开发研制、音像教材的制作与发行等,负责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校园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外语视听教学、多媒体教学、音视频技术等各项工作,为全校的教学工作提供现代化技术服务。下设计算机机房,网络机房,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硬件机房,会计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模数电实验室,电路分析设计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语音室,无线音频,电子阅览室,报告厅等先进设备系统。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实验中心逐渐成为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

重点学科

学院紧密依托云南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现有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艺术设计共19个专业内含28个专业方向,均面向全国招生。

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有较广泛文化知识结构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四年学习,能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和相关社会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较为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成为能在外交、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学习完成后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语言文学、旅游英语、酒店英语、英语教育四个专业方向培养。

日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扎实的日语基础,又有较广泛文化知识结构的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四年学习,能够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和相关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较为准确、恰当地使用日语进行交流,从而成为能在旅游、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部门从事日语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对外汉语专业

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旅游、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文学、语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关于语言文学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具有文学修养、鉴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文学、语言学、文化、教育、宣传、新闻出版、文秘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闻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新闻媒体管理人员等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采、编、播、写技能,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中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适应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及其他宣传部门的新闻工作,是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经营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熟悉中国工商管理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国际企业惯例和规定,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及教学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环境分析与决策、战略选择与实施、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能;同时,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各级经济管理或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银行、证券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从事相关工作。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理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以及通行的国际贸易法规和惯例,使学生成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涉外经贸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税法、会计和审计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及应用计算机和一些相关的财务会计软件,有较强的会计实务工作的能力,具有职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会计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系统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实习来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能准确理解会计、审计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等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中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旅游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经本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合从事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开发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毕业生适合在政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城市规划部门、大中型园林风景旅游区及宾馆饭店、现代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管理机构、国际国内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生态旅游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导游、相关领域教育培训等业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可以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就业。

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学习完成后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和民族旅游(文化)四个专业方向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教育单位、企事业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研发、计算机网络的研发、应用、管理和维护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学习完成后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侧重培养具备较全面的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以及实现的动手能力,能从事各种类型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电信部门、电子及信息设备设计和生产单位等从事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该方法、基本技能,具有艺术设计的创新、开发、研究、动手能力,可在有关企事业设计部门、旅游文化领域、科研单位和文化、教育、宣传、出版机构从事环境艺术、旅游产品、数字艺术等艺术设计的开发、设计、教学、科研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我院与多家企业已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力求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学习完成后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按环境艺术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数字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培养。

师资力量

学院按照“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以培养为主,培养与招聘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1000余人,另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人。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

学生人数

2002年9月开始招收大学本科学生,现有在校生总计12500余人,生源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基础设施情况

教学区

学院现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十间、普通教室一百余间,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同时上课,并配备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公共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

学院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机房,网络机房,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硬件机房,会计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模数电实验室,电路分析设计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语音室,无线音频,电子阅览室,报告厅等先进设备系统。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

住宿区

学生公寓10栋(宿舍均配备卫生间、电话、校园网络接口、太阳能供水系统等设施),建筑面积达5万6千多平方米,可容纳6700余人住宿;食堂一栋,建筑面积6千6 百平方米,可容纳6500余人就餐;后勤服务设施(综合楼、全天候服务的医疗、保安、洗衣房、超市、配电室、污水处理站、加压水泵房、多功能厅、后勤服务中心等)2千4百多平方米。宿舍面积43182平方米,拥有5000多个床位。

图书馆

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133.7万册,订有中英文期刊404种、中英文报纸48种;现已面向师生开放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和多功能检索厅等;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周1-5全天候开放,超过国家教育部每周开放72小时的规定。

学院拥有标准天然草坪足球场一块,篮球场排球场近20块,另有500多平方米的室内乒乓球馆,300平方米的室内健美操场馆,以及全套健身设备。

校园网络建设

目前学院校园宽频网络网速最高可达1G,校园内部各大楼间采用光缆连接,信息点遍布学院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会议室、教师公寓以及各学生公寓。

学院自主开发的独立网站于2003年8月开通,并于2005年4月改版运行,成为社会了解学院,学院对外宣传、交流的有效平台。

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稳定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动力、政治工作是保证”的治校方略,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

扎根丽江、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实施5项发展措施,完成4项工程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硬件一流、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全国一流独立学院。

具体目标

发展规模

力争201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15000人。

专业设置

到2015年,将本科专业拓展到25个左右。

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一是2个省级特色专业,会计、英语专业;二是4个学院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4个专业;三是积极发展2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旅游管理类学科群”、“艺术类学科群”,发挥学院办学优势,凸显学院办学特色。

师资队伍

坚持在校人才培养与高素质人才引进并重、政治素质与业务技能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努力造就一支业务专精、结构合理、学科一流的教书育人教学梯队。提高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和硕士学位的占30%以上;主讲教师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占30%以上;每个专业均要建设一个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梯队。同时,要坚持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精简高效、规范灵活的原则,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好、工作效率高的管理队伍。

科研项目

争取每年获得1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承担2至3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设立6至7项校级科研项目。制定相关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与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力争有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及研究成果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实验室及设备

新建若干个软硬件配置完善的校内实验室。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宽大学生实习、实践渠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后勤保障

修建现代化的体育馆、多功能厅和校内实训大楼。大力改善办学的软硬件条件,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尽早启动教职工集资建房项目,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

5项发展措施

以迎评为契机,提升办学水平

严格贯彻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围绕教育部针对独立学院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管理原则,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迎评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做好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办学空间,增强专业实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技能创新学分,抓好毕业实习,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管理。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院内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鼓励大学生开展和参与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把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外语竞赛、艺术设计大赛等列为学院固定的参赛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创新为动力,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现代高校管理规律,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四个进一步”,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形成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效管理体制。

2.进一步完善以系为主,院、系两级共同管理的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合理扩大系的自主权,调动系的办学积极性。

3.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贯彻“精简高效、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学院内部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切实做到“让能人有所为,让有为者有其位,让有位者有所成”,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学院特点的工资及津贴分配制度,为造就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4.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明确院、系两级管理职责,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机制。

以党建为保证,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养优秀青年群体。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贯彻“坚持标准、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保证质量”的方针,做好团委推优、党校培训和组织发展工作,争取学生党员数量2015年达到18%。

以学生为根本,加强素质教育

坚持把大学生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务求取得实效。建立学生与学院、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用人单位综合评价体系,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主、条块结合、师生密切配合、上下互动的工作体系,保证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水平。

4项工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遵循“提高水平、优化结构、稳定骨干、积极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以培养为主,培养与招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工作方法,积极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悉心培养、大胆使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大力引进高层次教育、管理人才。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管理办法》,形成更为合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遴选、薪酬待遇和事业拓展机制。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引进中青年专家、复合型优秀人才、双师型人才的力度,加大引进各专业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力度,不断优化学院的教师队伍。

2.加强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素质提高工作。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切实营造学术氛围,加大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进修的力度,进行专题进修和课题研究,聘请兼职专家对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全面指导,积极支持学院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从本院教师中选拔综合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能不断开拓进取的教师作为学术、学科和专业建设带头人。

3.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思想教育和榜样示范引导教师爱岗敬业、爱生爱校、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1.实行“优先发展、重点支持、全面带动”的专业发展策略。重点建设好“旅游管理类学科群”、“艺术类学科群”等2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旅游管理、英语、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等6个优势特色专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及专业。

2.加大实践学分的比例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使各个专业都能借助该地区产业的优势拓宽办学空间,增强专业实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1.继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技能创新学分,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管理;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精英、一线工作楷模到学校开办讲座、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2.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扩充实验设备,改革和完善实验课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实习岗位,切实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借鉴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办法,积极推动其他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通过实习基地实现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开展校企合作,探索顶岗实习制度,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活力;加强对学院校报、院内社团及学生刊物的管理和指导,宣传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创建园林式、生态型校园;规范校园道路、建筑的命名,建设文化长廊,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强园区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切实做好思想工作进园区、学生管理进园区、党团组织进园区、文化建设进园区、安全保卫进园区的“五进”工作,努力创建文明校园。同时结合园区管理实际,总结经验,出版专题论文集,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提供模式和范本,使之成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和办学的亮点。

3.加强校园法制建设,创建平安校园。一是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二是要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和管理,严防各类重大案件和事故发生;三是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高安保人员素质;四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安全保卫能

奖学金设置

同学可申请的政府及社会奖学金包括:

1、国家奖学金

2.云南省政府奖学金

3.丽江市政府奖助学金

4.云南大学本科学生奖学金

5.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奖助学金

6.中国移动奖学金

7.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

8.华藏奖学金

9.惠普奖学金

10.云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11.云南省贫困女大学生奖学金

同学可申请的政府及社会助学金包括:

1、丽江市政府奖助学金

2.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奖助学金

3.新长城助学金

4.新长城奖助学金 伍达观助学金

5.赵国书助学金

困难生资助办法: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奖助学金体系,学院出台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办法》,学院有省政府奖学金、丽江市政府奖助学金、云南大学奖学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奖学金等。同时,学院通过对贫困学生档案的建立,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各个班级班主任对学生情况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在校园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休假时间从事健康、有益、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培训指导,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和必要的保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