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龙桥 |
释义 | 云龙桥,位于福建连城罗坊乡下罗村口,建于明崇祯7年(1634年),乾隆37年(1771)重修,距今已经有375多年历史。云龙桥雄奇秀丽,造型优美,魁梧雄伟,宛如卧龙蛰伏在青岩河上,又常有云雾缭绕于古桥间,把桥装饰得如腾空的蛟龙,故名“云龙桥”。 福建连城云龙桥东西走向六墩七孔,桥墩上部以圆木分七层纵横叠涩出跳,承架圆木铺设桥面廊屋,长81米,宽5米,高20米。桥中建双层六角尖顶魁星楼,两端置牌楼,属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屋桥,桥底下层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四座大船形桥墩,桥面是用各色的鹅卵石铺成各式图案,桥顶有一“文昌阁”,恍若岳阳楼之形制,如巨人骑龙。登上楼阁极目四望,罗坊青山碧水尽收眼前,四面群山环抱,峰峦叠嶂,烟树晴岚,美景悦目。静听桥下流水潺潺,仰望长空百鸟飞翔,坐于楼阁间,清风送爽,使人心旷神怡。桥首岩壁巍峨,琳琅尽致,桥侧树木荫庇、郁郁葱葱。俯瞰深潭,碧波荡漾,锦鳞逐浪,是一处观赏古桥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 永春云龙桥位于永春城关南面的桃溪上。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县令林聘主持建造,名知政桥。淳熙六年(1179年),知县陈宏规重建,改名云龙桥。桥长30余丈(约100多米)。明末毁坏,改建成便桥,俗称搭水桥。民国20年,华侨李俊承等人集资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瑞金云龙桥云龙桥历史悠久,迄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其前身为“绵福桥”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始建石墩木梁桥,因“桥界青云场,而龙池”,所以更桥名为“云龙桥”。桥长176米,桥高9.33米,桥宽11.7米,石栏高1.13米,有桥墩12年,翁门11个。总面积约2059平方米。据有关资料记载,云龙桥是赣南最长、最高的古代石拱桥,经过四个多世纪的兵灾、水患,经历代修缮仍保存至今。这足以说明瑞金人民对这座古桥的爱护和珍惜。古往今来,云龙桥不仅是两岸人民沟通的纽带,它还是登高揽胜、抒怀写意的好所在。康熙四十年(1701),瑞金知县田愈昌重修云龙桥竣工,率文人学士欢聚桥畔之亭,把酒临风,竞相唱和,留下云龙雅集,翰图联吟的佳话。那熟悉的砖块上是否也留下了你与青梅竹马的他〈她〉的足迹呢?1960年,董必武重游云龙桥,情不自禁赞道:“绕郭绵江自在流,云龙桥上好凝眸。”著名教育家周邦道先生游云龙桥后触景生情,写下了“赣闽岭峙连一塔,绵贡江流第一桥”的千古佳句,钟辉将军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也咏吟一联:“云卷云舒犹忆红都开新宇,龙潜龙出又见古桥展新姿。”看、那水中的倒影不就是象征瑞金人民圆圆满满的那个“圆”吗?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也欣然为大桥题词——“瑞金云龙桥”。漫步在宽阔的大桥上最显眼的就是桥对面解放后新修的大桥,它现在成了连接河背人民和市中心的重要交通纽带。瞧,这是不是也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境的呢?在桥下,一群群家庭主妇用心而有熟练的洗着衣服,这种画面在我的记忆中消失了很久,站在桥墩上的可爱的小孩仿佛让我看到了童年的我,是不是也让他乡的你想起了自己那难忘的的童年呢?看到这,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在搜索在自己记忆里的童年呢? 大理云龙桥在云南大理市西北约40公里处的澜沧江支流———漾濞江上,有座古老独特的铁链桥———云龙桥(见图)。此桥,是西南古丝绸之路之一的“博南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桥。桥体属铁链缆吊木仓结构,桥面高出江面约13米,桥面宽3.2米,桥面净跨39.3米,桥面为并列的8条铁链上铺设栗木板而成,桥面两边各拉一铁链为扶手,两岸各设桥亭一间。 此桥确切的建筑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到大理旅游时(明崇祯十二年三月),曾经记录此桥:“依东山西麓北行三里许,抵漾濞街,居庐夹街临水甚盛,有铁索桥北上流一里”。以此推断,此桥应当建于明崇祯前,已有约500来年历史,实属大理境内不可多得的古桥名胜。1988年,此桥被大理州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至今云龙桥上仍人马不断,是通往山区重要通道。 兴隆山云龙桥俗称卧桥,最初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多次毁坏又重修。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拨银重建,知县陈昌把它改名为“云龙桥”。云龙桥是兴隆山古建筑之一,也是兴隆山的标志之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1981年,政府拨款进行改建,因为当时桥身已经倾斜。1985年,兰州市园林局重新彩绘此桥,将陈昌所题的对联删字后,由甘肃书法协会副会长赵正书写,悬在亭前。 云龙桥的传说一座画廊式木拱桥,桥身为木体弓形,精巧玲珑,似彩虹跨越山涧。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是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建筑。廊内雕梁画栋,廊顶覆盖琉璃瓦。按道家的义理,“龙腾云,云从龙”,这座桥使栖云、兴龙两峰贯通一气,所以叫做“云龙桥”。桥头篆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关于这座桥,还有一段传说:清乾隆年间,道士刘一明云游到此,被山中的美景吸引住了。同时他又看到,经明末战乱之后,山里的香客已经绝迹,只留下寂静的空山。谷内原有一座卧桥,当时已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两个桥墩。刘一明触景生情,无限感伤,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复“兴隆”胜迹。于是他行医治病,为兴隆山募集资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山上修建了百十座殿阁亭楼,还架起了一座宏伟的木拱桥,当时取名“迎善桥”,意思是迎接八方的善士。从此,兴隆山的香火四季不衰。后来山洪暴发,桥又被冲跨,刘一明非常惋惜,束手无策。他有一个徒弟叫唐童,一天在河边采药,见有人落水,便不顾一切地下水搭救,救上岸一看,是个又瞎又聋的老婆婆。唐童没有嫌弃老人,而是替她换好衣裳,找来许多食物给她吃。老婆婆觉得唐童善良,就送给他一根三寸长的麦秸,说遇到河流挡路,它可以当桥。唐童接过麦秸,正要道谢,老婆婆忽然不见了。唐童想验证老婆婆的话,来到河边,把麦秸放在河上,转眼间就成了一座精美的桥。从此,这座桥再也没有被洪水冲跨过。 相关诗句云龙桥-有关名作欣赏 明·张濂 动天届远见文明; 可是遐方乐太平? 万树协韶云表卷, 四山酿水地中行。 蛟龙待雨飞腾渐, 鸟鹊怜星驾落成。 谁是殷勤题柱笔? 不妨驷马使人惊! 清·王必昌 长虹横亘各西东, 矩泄规连绝岸通。 心力不辞三载瘁, 神工直与万安同③。 波回丁水迟明月, 雨霁云山落彩虹。 从此祥符鳌背谶, 凤池染翰颂侯公。 清·涂廷观 苍龙蜿蜒卧城东, 万里云程一旦通。 驾岸鳌金冲背出, 凭空牛铁铸形同。 半规磴绕分新月, 万顷波洄吸彩虹。 珥笔应教题柱客, 相将敲韵谱新功。 清·谢祈出 龙光霭霭现浔东, 刚喜登云有路通。 万栽乾坤枢轴壮, 一方带砺鐍扃同。 势吞长涧疑初月, 影入晴川讶晓虹。 从此往来赓利济, 何人不颂使君功! 通往庐山的必经道路云龙桥是通往庐山的必经道路,日据时代时,为泰雅族斯克社和马海濮溪对岸波亚伦社的连络孔道,取名「斯克铁线桥」。雾社事件爆发期间,莫那鲁道率领原住民反抗,为阻挡日军越河,将其吊桥砍断,最终还是难逃被日军灭亡的命运。 日本人因害怕于两岸原住民再度串连抗日,一直未见修复。光复后政府重建为公路吊桥,以当时云南抗日英雄龙云将军为名,取名「龙云桥」。后来龙云投共,国民政府遂将龙云名字反过来写,便成了「云龙桥」。改建后之云龙桥,为钢骨拱桥、桥型优美,桥身为豔红色,是雾社往庐山间最显眼的地标。 云龙旧桥至今仅存桥头,桥头上仍留有云龙桥的字迹,新桥则为一座大红色的钢铁拱桥,全长134公尺,桥面与河床的落差达97公尺,是桥面与溪底落差最大吊桥,望之稳如泰山,桥头以泰雅勇士的石像取代一般石狮的印象,立于桥面俯望,偶尔白云出谷,云雾之间若隐若现的桥身,正是最佳写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