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林寺 |
释义 | 云林寺云林寺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坐落在阳高城内西门南侧。 景点特色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朵殿、钟鼓楼等。 景点介绍云林寺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坐落在阳高城内西门南侧。建于明代,由皇帝下诏而建。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朵殿、钟鼓楼等。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坡度较陡,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殿内柱同配列为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形式。对柱网的排列习用了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有泥塑像25尊,其中主像3尊、弟子2尊、罗汉18尊,姿态自然,给人以艺术之美感。塑像基本完好。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多种文物荟萃在一起,整个寺宇富丽壮观,对研究我国明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具有较高价值。是对广大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人物云林寺是崇明岛最古老的寺院, 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乾隆皇帝曾为本寺题过一个“福”字。 三百多年来, 云林寺高僧辈出, 其中颇具盛名的有善福法师, 整觉法师, 悟空法师,智圆法师, 了道大师, 正守法师等。尤为突出的是了道大师, 他是净宗十三祖印光法师的得意弟子, 圆寂于1947年。 他生前多次到祖国和海外各地讲经说法, 其弟子不下数万人。了道大师是崇明岛、启东市、海门市三地净土宗的创始人, 故云林寺被称为崇明岛的佛教发源地。 景点历史云林寺被毁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 因开河道, 寺院被拆大半。 文革期间, 寺院彻底被毁, 被改成橡胶厂。1986年崇明县民宗办批准重建, 恢复云林寺古道场。 但是, 十几年来, 寺内所有佛像还是坐落于厂房之中, 也没有察房与僧房。 2002年3月崇明民宗办、佛教协会委任玄能法师为监院, 全寺上下团结, 齐心协力,兴建古道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举办五次法会, 平时佛事接连不断, 寺院蒸蒸日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建造了察房, 可住香客三百余人。 今年开始筹建崇明岛一流的大雄宝殿, 接着还要建造天王殿, 钟鼓楼, 九龙壁等等, 重现云林寺的灿烂辉煌, 使祖师开创的净土法门得以发扬光大。 云林禅寺俗称西大寺,坐落在阳高县城内西门南侧,是-间颇有内秀的明代古寺。寺门迂回在窄巷深处,虽然院落只有一进,但行香约庙的善男信女特别多,初一、十五等几个重要的礼佛日,你会碰到身着素袍的香客聚精会神地进行唱经仪式,给这间小夺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寺院本身的价值在主殿三面殿墙绘满123组120平方米的壁画,朱红石绿,重彩平涂,是所谓的"聚墨碾子画",特别富丽堂皇。另外正殿本身也是一件木结构精品,殿前十二扇隔扇门一字排开,窗棂图案尤其别致。 景点旅游票价:2元交通:大同有长途车直达阳高,每天还有十趟旅客列车在阳高经停。交通可谓方便。沿火车、汽车站前的新华街向南500米,阳高县信用联社对面的小巷进去就是。若从大同县经古城到阳高,包车40元单程,路况不错。能看到沿路沟壑纵横的黄土地间,阳高国家生态林试验基地的葱郁。由南入阳高县城,路东有南瓮城惨案遗址,是1937年侵华日军暴行见证之一。 新华社报道过阳高怪坡水住高处流汽车停在坡底自行向坡顶滑行骑自行车上坡容易下坡费劲,在山西省阳高县境内发现了多处这样的怪坡",吸引了不少好奇的人。"至坡"他处阳高县许家园村至榆树沟村约5千米长的山路上。这条山路北高南低从南向北乘车行驶路上能发现7处这样的"怪坡",长则100多米 短则40多米。看上去有20度左右的坡道,汽车停在坡底会自行向坡顶滑行;摩托车停在坡底关掉开关,可自行向坡顶驶去,速度可达每小时30千米,坡底倒两桶水,水向高处流,坡度越大流得越快。关于"怪坡"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从阳高县城包上一辆面的十块钱就能把你拉到山脚下的古长城,阳高县境内保存的夯土墩台119座,还有部分包砖遗存,依山逶迤而去,也别有风韵。 湖南临湘云林寺概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在练兵场的西侧山坳,云林寺隐身而立,它背倚五峰,门临双润,得山环抱之气,也得宁静清幽之境,虽不能与灵隐的栖霞寺、天台的灵光寺堪称,却也是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地的一处名寺。 几记清钟穿林越水而来,将我从想入非非中敲醒。日起日落,月圆月缺,云林寺的木鱼声早已融入自然的天籁,云林寺的钟声一次次地敲响五尖山的宁静,又一次次地抚平五尖山的寂寥。深山藏古寺,是一缕幽寂的箫音,孤独地响了千年。 云林寺创建的具体年月,已经是一团无法索考的历史烟云,据临湘史志载,最早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太元一年(公元251),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岁月悠悠。虽屡经战火的摧残,依旧不屈不挠地守住这一方水土。至今樟古、松挺、鸟鸣、泉流。一进大门,便一脚跨进了远古,那遥远的历史似觉仍然伸手可及。 山顶,有一座巨大的、金光耀眼的观音坐像。相信就是她的子民建造的,因为,在五尖山,似乎任意角度都能看到这座闪着金光的观音。 传说云林寺又名祖师殿,元、明几朝修缮不断,至乾隆五十五年、光绪十七年、民国七年进行过大的修缮,此寺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香火旺盛。后毁于解放战争,建公园后已修复了大雄宝殿。 云林寺,修寺者,是躲在二十四史里的一个人物,叫石光,做过岳州通判,官不大,魂不小,据说他是玉帝身上分出的一魄。后来弃了花翎顶戴,在五尖山玄机洞里修行。某夜,有个绝色娘子踏雪而来,求在洞中借住一宿。石光以偈语四句婉拒了。偈曰: 口干喝滴崖前水,肚饿吃块石壁绒, 三修古佛成大道,生来不与妇人同。 娘子听了,一笑而去。石光忽然想到,佛身无男女之别,故为佛,人身有男女之别,故为人。而他虽修得心中已无男女之念,眼中却有男女之别,还远未入大净之境呢。想那女子万一跌下了悬崖或遭遇了虎狼,他这半世的苦修,也抵不了造下的罪孽啊。急忙就追出洞去,果见那绝壁的一棵虬松上,牵挂着一件花衣。石光一时万念俱灰,也跟着跳了下去,却被一朵祥云托起,原来是观士音前来度他。看来,佛与非佛,原来只有一念之差,一步之差。是故佛门之内,既讲苦修,又讲顿悟。苦修修平常心,顿悟悟不平常心。常与非常,而成自然。 云林寺格局不大,三级石阶,一幅老墙,青苔覆掩的瓦棱间,摇几杆无名的野草,飘几缕人间的柴烟。一个护法在天井边蹲着,洗一把刚从园子里扯来的菠菜。看了,你会觉得随便哪一幢房子,都是可以成为庙堂的。问她这里可是山顶了?护法笑而不答。又问还有什么好景致?她指了指身后那扇门。打开门,一眼望过去,突突突的全是山峦,却无脉可以贯穿,一个个都很自在。云于其间加减乘除,树在云外起承转合,就完成了一个世界。而世界,却是一扇门,谁家里都有的。 又发现五尖山并不止有五座,一如九天并不止有九重。古有九五之尊,世人皆以为尊的是帝王,原来却尊的是无限,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境界吧。 出云林寺,往下走,在半山腰还有一座古刹“大悲寺”。大悲寺以前叫玄天寺,大悲寺为庵堂,是江南较有名气的庙宇。它现在没有任何有关它历史的记录,只有景点的介绍牌。大悲寺是一幢三檐三层宝刹。底层是“大雄宝殿”,第二层是“三世殿”,三层是“观音殿”。 景观云林寺位于湖南省临湘市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望城峰顶,与驰名湘鄂赣的道教圣地大云山遥相呼应。古寺始建于唐宋年间,历史悠久;明清年间,佛教道场鼎盛,僧人不计其数,香云袅袅、晨钟暮鼓、梵音嘹绕,远至百里外,来寺朝拜者络绎不绝。 古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之中,前屏后障,左侍右卫,玉带环腰。五尖山重峦叠嶂的诸峰,宛若朵朵莲花绽放在西天半壁。山间溪水清澈,音如琴声,梓林似海、峰峦瀑布、珍鸟奇花让人流连忘返。古寺面向连绵起伏的远山,俯瞰万家灯火的临湘城,极目远眺,令人心开意解,尘嚣顿消,可谓仙山佛国。 随着悠久岁月流逝,古寺几经兴衰,至上世纪末只剩残迹横垣,景况萧然,这座千年古寺在默默等候有缘重振道场,再宣法音。欣逢我国宗教政策进一步开放,公民的信仰自由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护1994年政府正式批准修复云林寺,以促进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慈善福利事业和社会安定,同时为天下佛子提供一个真修实证、了生脱死的清净道场。古寺自全面修复以来,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十方善信的鼎力支持,初具寺院道场的各项功能。但因诸多原因,寺院香火不盛,难以支撑,原住持不得不丢下四十余万的债务弃寺而去。2003年,年轻的忠振法师放弃香港大寺院的法座,毅然归往,重振云林寺梵音,短短四年时间,云林寺以其非凡的灵验赢得了广大信众的皈依与膜拜,五尖山也因鼎盛的香火而名噪中南数省。 观音大士圣佛像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开工造像,10月3日将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州海幢寺首座传法大和尚主持举行盛大的开光法会。观音大士的驾临,将会给广大信众及中南数省人民带来无限福祉。圣像在塑造的前前后后,即有许多灵应故事广为传播,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膜拜,期盼一睹大士慈容。 地址京珠告诉临湘出口处。或湖南临湘107国道出口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