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居寺塔
释义

北京房山云居寺塔

位置

【云居寺塔及石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

历史

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五代时被火烧毁。辽、金、元屡次修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塔与石经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筑为80年代后恢复。寺坐西朝东,塔位于寺北,称云居寺北塔,又俗称红塔,辽代创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10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的塔。石经版位于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穴中,自隋代创寺僧静琬始刻,历唐、辽、金、元、明,历时千余年。雷音洞内藏经石4196块,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石10082块。计刻佛经1122部,3452卷。云居寺石经版不仅保存了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被誉为"北京的敦煌"。?

河北涿州云居寺塔

简介

位於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隅。双塔一南一北,遥遥相对。南为智度寺塔,北为云居寺塔,统称云居寺双塔,俗称「涿州双塔」。据金正隆五年(一一六○年)云居寺重修释迦佛舍利塔碑记载,双塔为辽大安八年(一○九二年)所建,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结构

双塔均为砖结构。云居寺塔八角形,六层,一反佛塔用奇数的惯例,而采用偶数。第一层平座下的间柱式样和壶门式裙板、人物、垫拱板等均系辽代之作。每面分为三间,因每层向上递减,斗拱式样随之变化,不拘一格。如当心间补间铺作,自第一层至第四层用四十五。斜拱,第五层用普通华拱,第六层用六十斜拱。第五层华拱两侧空档,则自柱头铺作,另出斜拱填补之。斗拱结构与辽代木结构建筑多有相符。塔内中央有巨大的砖砌中心柱,内设阶梯直达上层。中心柱外面有走廓环绕。

云居寺塔为五层八角形:结构与北塔相同。唯每层斗拱不如北塔富於变化。因两塔造型优美,颇具盛名,文人雅士题咏甚多。清人杨衔《云居寺双塔诗》∶「金鸦开翅维摩宫,书出白塔檀云中。七盘银嬴倚碧宇,天外绰约双芙蓉。」更有趣的是,双塔在晴朗的白天竟冒出白烟来,故美称为「双塔睛烟」,为涿郡八景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