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鼓雷峰 |
释义 | 基本介绍霹雳布袋戏虚拟组织 裁云成鼓,鸣冤而擂;截雷劈峰,醒法而掣。 云鼓雷峰乃佛门中专司缔命制裁之组织,由佛首帝如来所创,依极武修德,以重杀了业,普现一切水月。当中殊印塔便是专为佛门中有其自励之人,留印缔招之用,此乃佛首帝如来创建之初所制定,并由九界佛皇与天佛尊共同认可,而首位留招以供表率之人正是百世经纶·一页书,也因此奠定了雷峰戒律为四境佛宗共尊之法典。在权力的划分上,以佛首·帝如来所代表的贤劫殿为主,下辖庄严、明慧二殿,维系组织整体运作,另设殊印塔,专职审理与实施刑罚,并由圣弥陀进行内部监察职务。除此之外,尚有扫禅山门与勾陈山径,以及让犯戒者忏悔与服刑的罪身磐,剧情中亦带到万圣岩大日殿实施遮那八部刑的永往不回路,其尽头即是通往此处,如此一来便呼应了「佛门戒律以云鼓雷峰为最高准则」之概念。 组织简介组织名称:云鼓雷峰 活跃时期:霹雳经武纪之枭皇论战、霹雳兵燹之圣魔战印 基地/辖区:贤劫殿、庄严殿、明慧殿、殊印塔、扫禅山门、勾陈山径、赦刀喦、封愆禁地、开宗明卷 奇珍异宝:佛刑禅那、六尘宝杵、荼罗梵玺 特色:以自留禁招作为约束,留招缔命,为四境佛宗共尊之法典。 组织人物佛首:帝如来、 无惑渡迷(第二任) 殊印塔:无惑渡迷(三聚僧老)、断业舍妄(三聚僧老)、拔苦刑招(三聚僧老) 色解(六尘罗汉)、声弭(六尘罗汉)、香绝(六尘罗汉)、味空(六尘罗汉)、触断(六尘罗汉)、法忘(六尘罗汉) 庄严殿:光世大如(殿主) 玄师普世音、藕僧卧莲荷、耘机补禅、蘅芷无劫、娑婆悟者、极乐檀祖 明慧殿:法丈轮王(殿主) 横练金刚 监察:圣弥陀 山门扫禅:招提僧(佛首化身) 证佛塔:拳僧愿守、棍僧愿戒、初因、初缘 其它:缘醉莫求、一灯禅(昔日云鼓雷峰最高尊者) 组织设计概念组织名称取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所提,如来所放出的种种微妙音之一的「云雷音」,并取「雷峰塔」的镇邪意向,直接在名称上针对一页书的入魔状态,最后取佛门的「暮鼓晨钟」的;「鼓」字画龙点睛,同时也隐含了一些禅意。一般人习惯以雷喻鼓,然而雷从云出,因此雷代表鼓声,云才是鼓的本体,所以组织名称也有「直观法身、透彻本心」的涵义。 地理扫禅山门:为云鼓雷峰入口处,入口以枫红和绿术形成山门意象,蜿蜒的阶梯小径通往山林。 贤劫殿:因光世大如的出身,大殿设计关键为“鱼龙”,鱼龙近水,因此在大殿四周设计浪花的造型意象,身后的怒目金刚则是代表护法和警示。 殊印塔:戒律象征的殊印塔除了是无惑渡迷等僧议事处外,塔内中间的器具本身也具有刑囚和封印的功能,以类似图腾脸谱的图案作为主设计,殊印塔的刑具是以金属和雪白光亮的刀片呈现。 罪身磐:青铜古风质感,是囚禁罪犯所在。 佛山联决场景第一关·低首面佛:在深山中的寺院,大多设有很长的阶梯,信众欲至宝殿献参佛,需由山下拾级而上,在登梯的过程中,人的眼光时常对着阶梯,这样的动作就是低首面佛,用意是让信徒们在到达佛祖所在地之前,能有一颗谦虚的心,编剧即依此而设计地形,象征海天闯关时先低头,压其气势。 第二关·寂景参寥:参禅何须山水景,要领悟佛法,不一定要在庄严的寺院,或是灵气冲天的山水宝地,寂景参寥以一个较为荒凉、空无的景象,从中取禅意,以景参禅。 第三关·开宗明卷:宗与卷都能代表佛经教法本身,来到此地,白纸黑字,一是一、二是二;一切分明。帝如来亲自坐镇,任何人胜得了帝如来,就等于冲破了此地的巨大佛经,破去了佛所留下来得话语。 宝物佛刑禅那:帝如来配刀,也是云鼓雷峰镇殿圣器,佛刑禅那四字的意义是---“佛刑”彰显云鼓雷峰的宗旨,同时对应帝如来的身份;“禅那”是梵语,为佛教用语,可译为静虑。 六尘宝杵:六尘罗汉所持之兵器,为制一页书而开锋的宝杵。 荼罗梵玺:云鼓雷峰佛首权利的象征,亦是打开封愆禁地的钥匙。 配乐云鼓雷峰(云鼓雷峰场景曲)收录于《霹雳英雄音乐精选29》 曲目赏析云鼓雷峰(云鼓雷峰场景曲)曲/编曲:孙敬凡 云鼓雷峰乃佛门圣地,故本曲创作上除着重中国大器风之外,还需附带有云雾飘渺的感觉,因此佐以人声来家中豪迈的罗汉气息,节奏编排则多以中国大小鼓作为根基,并在结尾时以转折加强整体的庄严感,突显雷峰戒律的神圣不可侵犯。 补充记录简单来说,佛首如同现实社会的总统一职,因此并不具有绝对的独裁强制力,一切决策皆受到云鼓雷峰戒律与殊印塔所审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