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盖寺
释义

郧县云盖寺

郧县简介

郧县群峰林立,宝藏于千峰万巅之中;自古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在十堰市已探明储量的25种矿产中郧县有20种,其中砂金、兰石棉、明矾石、汉白玉、米黄玉、白云石、石墨等矿藏储量居全市首位。特种非金属绿松石品位高,蕴藏量大,开采历史悠久,在世界珠宝行业中享誉久远,被称为:“东方绿宝石”。

云盖寺

《郧阳府志》和《矿物大典》载:绿松石产云盖寺山。绿松石玉雕、玉器、玉饰的国际商标为:中国云盖古寺。云盖寺山位于郧县丁南部鲍峡镇境内,距车城十堰约55公里,山体东交相子殿,西接宋家院,南连关家沟和大寺沟,北邻大洄水沟,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主峰海拔862米,岩石结构属硅板岩质。此山挺拔秀丽,盛产享誉中外的绿松石,蕴藏的绿松石矿床厚度为12.5至30米,年均开采量约20余吨。这里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溪流跌宕,云雾缭绕,复杂的地形地质,多变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形成了绿松石矿藏生成的地理条件,相传唐贞观年间,尉迟恭在此山营造寺院,因寺院坐落地势高而常有云雾笼罩,故得名云盖寺,此山即为云盖寺山。

民间传说

云盖寺建寺之早,是有当地民间传说为证的。那里人们流传这么个说法:先有云盖寺,后有武当山。据说当年真武修炼成道后,沿秦巴余脉的奇山巨峰寻一处建庙殿的地方,来到此山,甚喜其云横雾飘、直逼九天的峻美气势,可惜已建有寺院,只得叹息一声而去。如果这一传说真实的话,那至少说明云盖寺的建立早于明代。从目前断壁残垣、枯井倒佛的衰景尚可依稀推断出它当年的辉煌盛况:不下百人,香客常年挤满寺院,那一旁尚在的用水大井足可表明它昔日的鼎盛香火。该寺毁于兵燹,当年驻扎于此并主持这里绿松石开采的地方权势人物赵兵,解放初期曾与解放军有过激烈的交战,沿寺院旧址,可见近两里的山脊上码砌坚固的防御墙体,并有射击的洞口。如今虽山风萧瑟,遮蔽,但仍可见当年的硝烟。

资源

云盖寺山所产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高档玉石,其中三斜昌晶系,呈天蓝色和碧绿色,石质细腻,形若翡翠,光彩照人,世有“云盖石”、“绿宝石”之美称。几千年来,郧县绿松石一直被世人视为通灵宝玉,具有避邪化灾之功,是大自然赋予的“成功之石”。明清时期绿松石就被列为“上方之席”的宝物,远比“碧霞犀”,近似“青金石”,煌煌佩带钩,两下耿胸膈。历代统治者视她为山神的“灵液”,禁止开采的礼物,将宝石山据为已有。

郧县是世界上著名的绿松石产地,其石质居世界之冠。郧县绿松石工艺厂位于城关镇东岭街宝石巷,是当今国内外最大的自产天然优质绿松石工艺品加工企业,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力量,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郧阳绿松石工艺品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佩戴、收藏、保值等价值。主要产品等一千多个品种。“云盖石”以她的千姿百态,闯入国际市场,产品畅销美、英、法、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友人的赞誉。

望城云盖寺

云盖寺(海会禅院),位于湖南省望城县五峰乡云坪村石牛塘,唐代末年创建。传说建造此寺时,雾气环绕,似云雾覆盖一般,故名云盖寺,是唐、五代、北宋时期的著名禅宗寺院。诗增齐己《云盖山》诗中有“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之语。据此推断,该寺院可能是浏阳石霜寺庆诸禅师的嗣法弟子来此开山的。

寺周有些地名都与此寺关联,如:前塔院,在寺前,是一所守护云盖寺僧人灵骨塔的庭院;窑窝岭,当年曾在此山窝中烧制砖瓦用于建寺;龙门坳,寺侧有口山塘,春夏溪水流经此处时,从山间奔泻而出,状若蛟龙出没;云盖垅,亦因云盖寺而名。

北宋初,临济宗杨岐派的创始人——杨岐方会禅师曾在这里开堂说法,后又卒于云盖寺,并建塔于此。据《五灯会元》记载:在杨岐方会禅师前后,云盖寺曾历经九位著名禅宗僧人,他们是:云盖禅师、志元禅师、智罕禅师、景禅师、证觉禅师、志禺禅师、继鹏禅师、守智禅师、智本禅师,都是唐末至北宋年间的高僧。其中,继鹏留有“高不在绝顶,富不在福严,乐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狱”的法语。

两宋以后,经元、明迄清,不少文人骚客游览到此,曾留下笔墨,如明李永傅《春游云盖山》一诗:

春色近山城,何妨载酒行。

云穿风转媚,溪暖日初晴。

洞里千年鹤,林间百啭莺。

谈空逢老衲,半晌已忘情。

清光绪《善化县志》载:云盖寺有“田一百九十七亩五分”。 辛亥革命后,寺院逐渐衰落,房舍失修,形同小庙,已非佛教丛林光 景。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市区一些佛教徒曾移居云盖寺避难,光复后离去。现寺院无存,遗址依稀可辨。

南澳云盖寺

简介

南澳岛上,寺庙可不少。就明朝陈天资《东里志》等史书记载而言,最早佛门就是创自宋朝的云盖寺(原称三宝寺,明重修时易名)。它已于1992年8月15日由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5年起历经16载,由住持释通教尼师艰苦备尝,募资重建扩大,于2001年10月5日落成开光。

历史

明万历二年(1574)陈天资《东里志·疆域志》载曰:“云盖寺在南澳之东南,宋时所建,石上有‘紫云华盖’四字”。明朝时,因云盖寺遐迩闻名,故也成为寺下数村地域总称,后才简称为“云澳”至今。

古刹不知几经浮沉,明季海盗交汇,寺遂荡然,后重建。相传最盛时有梯式而上堂宇9座,因僧不道受剿,拆存后座观音院(即今址)。十年“文革”中的1966年冬,“革命造反派”上山闯寺剿毁文物,连香案也扛走,并驱逐尼师,令古刹一片凄凉。4斤重的鉎 质僧盂等皆丢失。

1976年,“文革”乱歇。1980年起尼师归寺。1985年志,幸得香港定因法师、新加坡惟泽、惟坚尼师等首先资助,不断修葺、重建、扩大古刹。

2000年新创山门,进入前门楼,右边向海高墙上中间,屹立着一座重建一新的妙香亭,夏日花开,清风徐来,着人神爽。闲坐其中,窥望窗外,则见官屿浮于天上,宋井所在海滩林涛青翠,引为奇观。与亭隔一空埕的大殿,是全寺之中心,人们往往以为它是“大雄宝殿”,但大殿内佛龛,主奉的不是释迦牟尼佛,却是观音,十分特殊,相传这是缘于古刹原9座堂宇被拆存这观音院之故,它于1999年农历五月十七日动工重建,十二月竣工。重建一新的云盖寺,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千年古刹。

大殿两厢,新筑房舍,东者为楼,西者平房。有后门楼(与前门楼相对),路通山峦,别有天地,近有嶙峋石岩,下涌泉不息,古树遮掩。

龙海云盖寺

历史

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对宋帝国全面进攻。元兵运来“回回巨炮”,一炮就把襄阳城楼轰碎,这是古代战争史上从未见过的武器,其威力就象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弹一样。宋军守将望着首都临安(浙江杭州)痛哭,开城投降。就在此时,宋皇帝赵孟启去世,他的四岁儿子赵显即位,由祖母谢太后主持政府。谢太后派宰相贾似道亲征抗敌,但已无法挽回战局。谢太后把贾似道免职,贬到广东龙川。途经漳州时,住宿在木棉庵(位于龙海市九湖镇木棉村口),押解他的差官郑虎臣把他拖到厕所,击碎肋骨而死。

元兵(蒙古兵团)在毫无抵抗的情形下,于公元1278年进抵南宋首都临安(浙江杭州)。宋政府已经瓦解,包括宰相在内的当权官员,大都逃走,谢太后和不懂事的孩子皇帝赵显只有投降。九岁的亲王赵(赵显的哥哥),随着他的母亲杨太后逃到福州,即在福州继位。但大势已去,蒙古军队不停追击,地方官员不断叛变,母子们在一批仍然效忠的大臣陆秀夫、将领张世杰的保护下,辗转向南逃亡,由福州,而泉州,而漳州,而广州潮州,而秀山(广东东莞虎门镇)。最后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南方一百公里海上横琴山小岛,遇到飓风,龙舟翻覆,赵 跌到大海里,受惊吓。于再逃到广东湛江东南时逝世。大臣们再拥立他的弟弟,八岁的赵昞,进驻崖山。

地理位置

崖山,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约四十公里,是一个荒凉的海滩,面对着波浪滔天的南中国海。这时残余的军民和眷属,还有二十余万人,杨太后每天抱着幼儿,在用绳索相连的巨舟上主持政府。这样支持了一年,明年(1279),蒙古大将张弘范发动海陆攻击,宋军崩溃。陆秀夫把赵昞负在背上说:“我们君臣,不应受到外国人的侮辱。”投海而死。张世杰率领残舰突围,遇到杨太后,杨太后得知赵昞已死,她说:“赵家两块骨肉,都已死尽,我还指望什么?”也投海而死。张世杰前往广州(广东广州),准备继续奋斗。可是,他又遇到飓风,堕入大海。

宋朝,建国三百二十年,到此灭亡。

据说,宋端宗赵昰逃难时曾经路过浮宫(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浮宫镇),到了云盖寺。蒙古军队追到山下。此时一片云飘来,将寺庙严严遮盖,使皇帝能躲过劫难。遂被赐名“云盖寺”蒙古军队退去之后,赵昰皇帝躲到加走湖。加走湖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能攻易守,安全僻静。杨太后为赵昰洗澡时捉到跳蚤,遂赐名此湖为“跳蚤湖”。

宋皇族赵若和(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第十世孙),逃难隐居在漳浦硕高山麓,即今之“赵家堡”。

宋帝国最后一次殉国的大臣是宰相文天祥,他于1278年在广东海丰兵败被掳,送到蒙古帝国首都大都(北京)囚禁,始终拒绝投降。四年后(1282),宋帝国已亡三年,他拒绝投降如故,忽必烈才下令把他杀掉。文天祥临死前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有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从容不迫接受死刑的态度,受到中国人长久的敬仰。

惠安云盖寺

地理位置

云盖寺位于惠安县洛阳镇堂头村的安峰山巅,依山形水势而建,东衔山乍海,西控玳瑁,南襟洛江,北枕笔架,岩石层迭,青松翠竹,鸟啼蝉叫,风光独好。寺前数百米左右对崎着晨昏铿锵而响亮的石钟石鼓;寺后有一灵奇的山洞,洞边有活灵活现的仙脚仙掌印迹。这是泉郡独特罕见的风景奇观。寺旁一古井,据传水通洛阳江,泉香四溢,清津解暑,酷旱之年,也不干涸。

历史

云盖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六四一年),缘因该寺的上空长聚祥云,故名“云盖寺”。相传古时该寺香火之盛,冠于闽南各寺。迨至南宋高宗年间(公元一一六○年),宋大丞相梁克家因遭受朝中奸臣的陷害避难于此寺,幸免于死,故有“灵神护国”之誉,名噪一时,轰动遐迩,至今尚有脍炙人口的传说。当梁丞相获赦后临返京回朝时,就为该寺撰题:“云间活境生机畅,盖顶华胥色相空”的对联。自此慕名前来进香参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绵延千载。云盖寺历经千年风霜,几经倒塌重修,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遭受横劫破坏殆尽。一九九四年梁厝村群众奉先祖梁太师的遗训,上云盖寺行香,见寺毁残壁,深为痛心,恳请当地堂头、杏田、后宅的德高望重长者,出面发动重修。历近十年的奔波。幸有厦门市大观院住持果华尼师毅然前来应承修建重任,其忠心耿耿诚惶诚恐,佛缘宏深,广筹资金聘请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现已颇具规模。

修复后的云盖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十亩,一进入山顶寺前大门内,先有一大片开阔绿化的广场,前面新开掘一个放生池,筑有拱形石桥,对面的山坡上摩崖石刻“佛”字格外显眼。寺院建筑沿山坡逐渐升高,正面依次为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园通殿。左面依次为正在基建念佛室以及装修华丽的地藏王殿,坡上还有功德堂、延寿堂、仙祖殿、土地庙等。大雄宝殿的右侧建有一座黄色的楼房作为厨房、膳厅、接待室和管理人员的宿舍,其布局虽然不尽合理科学,但也颇为壮观。天王殿内的四大天王及弥勒、韦驮佛像妙相庄严、神态逼真,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雄伟巍峨、慈祥可亲,而十八罗汉惟妙惟肖,堪称艺术佳品。

景点

云盖寺现有两项堪称闽南第一:

首先是大悲殿中的玉卧佛,二○○二年从缅甸迎请来的,长七米,重达五十多吨。据了解是目前福建省内最大的一尊玉石卧佛。

其次则是二○○七年十一月四日安座在园通殿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塑,重十几吨,高七.三二米,为闽南最大。

据云盖寺主持释果华大师介绍,这尊观音像从二○○五年开始筹资兴建,共有十一张庄严慈祥的面孔,四十二只手分别拿着如意宝珠、锡仗、铁钩、宝镜、佛书、莲花等法器宝物,最特别的是背光雕刻着无数带有眼睛的小手,制作工艺极其精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