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峰村 |
释义 | 1 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云峰村位于衡山县福田铺乡南端,南岳72峰之一的紫盖峰山脚,与南岳水濂洞风景区相邻。现有人口1480人,中共党员33人,13个村民小组,238户,土地面积2072亩,其中水田689亩。 云峰村有13个村民小组,有367户,共1480人,设党支部,共29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4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和外出务工,农民年纯收入33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元。现有村两委干部为4名,村活动场所面积35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9 间,会议室1 间)。 根据多年来生猪养殖的经验,制定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培养发展一大批生猪养殖大户,形成全村的龙头产业;同时该村油菜和席草种植业形势喜人。 2 福建省莆田市华亭镇云峰村云峰村管治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55户,人口5012人,耕地面积893亩,林地面积7923亩。2002年建立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 云峰村古属清源县(今仙游县)文赋里(今华亭)现属城厢区华亭镇管辖下。云峰村北依紫霞山,濑榜公路贯穿全境,全村水泥道四通八达,是华亭镇比较先进的村,该村地少人多,村领导审时度势,引导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加工业为主的富裕之路,该村罐头、干果、石料加工发达,群众经济收入比一般村庄高出不少。该村山清水秀,历来为封建士大夫身后栖息之首选之地,村范围有许多历史名人如康大和、彭鹏、周如盘、黄仲昭等名臣陵园,当地人誉之为藏英福地,因此钟灵毓秀,优秀人物层出不穷,如晚清许进士等至今在党政军中下层任职的干部不在少数。 3 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云峰村位于和平县下车镇西部,共有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户1657人,总劳动力1308人,其中外出务工513人,山地面积17156亩,耕地面积956亩,水果面积3500亩,其中猕猴桃面积2500亩,水果种植户250户,其中种植10亩以上的有3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2005年村集体收入2000元,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 云峰村自90年代中后期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主要水果品种是猕猴桃,柑橘,椪柑等。由于该村水果品质优,销路好,目前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特色产业。2005年水果产值230万元,其中猕猴桃的产值75万元。将高峰果场2000多亩山地无偿给村民开发种水果,免费给村民提供水果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实行每株果苗补助1元等措施致力发展水果生产,增加村民收入,该村新增加水果500亩,达到户平11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村,全村单水过人均收入可达1380元。目前云峰村已完成了6.5公里自然村道的测量工作;60%农户住上了钢筋水泥结构红砖房;80%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66%;“水果合作协会”已申报;已筹资15万元到市高新区厂;科技信息网,民事纠纷调解员已完善,文化室,卫生站计划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完善,村集体收入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 4 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云峰村云峰村地处牌楼街,原乡政府所在地,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800多元,近年来,村委真抓实干。想“点子”,出实招,改变落后面貌。首先开发房地产,分三期推出商住两用房27套,一售而空。仅此一项,村净增收入50多万元。引进外资办厂。2002年9月,由浙江一老板创办的“安徽省天柱中成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当地近百名妇女不出村门,每月就能挣得近千元工资。公司每年还向村里支付3万元厂房租赁费,上缴税金近20万元。调整产业结构。村里瞄准广阔山场,发展瓜蒌、蚕桑、茶叶等绿色产业,种植蚕桑300亩,新建184亩规模的“云峰瓜蒌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兴办苦丁茶厂,组建瓜蒌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从负值起步,滚动积累,不仅老债务得以消化,还先后投入近200万元修建和完善河道、公路、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2001年,该村被安庆市授予“小康明星村”,被全国妇联授予“农村妇女连环脱贫项目示范基地”。 5 浙江省文成县黄坦镇云峰村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黄坦镇云峰村,创建“平安农机”工作及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经省验收通过。被评为该县首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 黄坦镇云峰村由王宅、邢宅、石后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619户,总人口2298人,有耕地面积1487亩,全村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2962元。云峰村地理位置特殊,是黄坦镇的主要交通要道。平时车流量、人流量比较多,56省道建成后,贯穿本村而过,交通地理位置将更加重要,同时也给该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和农机安全监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该村从2007年初在全村范围内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长效化,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2007年度已被评为温州市农机安全示范村。云峰村现拥有13台耕作机械,6台运输机械,6台收获机械,12台植保机械,24台排灌机械,14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台插秧机,12台其他机械,共88台各种机具,总功率586.25千瓦,有驾驶员及操作手42人。程松波、程学满、王学总、邢加富、邢加伟等五户被评为农机平安示范户。 6 云南省砚山县平远镇云峰村◎ 村情概况云峰村隶属于平远镇拖嘎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镇南面,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平远镇18 公里。国土面积有1.8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玉米、辣椒等农作物。有耕地1480亩,其中人均耕地1.91亩;有林地600 亩。有农户150户,有乡村人口773人,其中农业人口773人,劳动力5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80亩(其中:田 100亩,地 1380亩),人均耕地1.91亩,主要种植玉米、辣椒 、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亩,主要种植 杨梅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480亩,其中养殖面积200亩;其他面积22亩。有锰矿 等资源。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1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150户饮用井水,全部农户都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所有的农户都己通电,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安装了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 该村到镇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173辆,摩托车10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建有小水窖80口。 该村到2011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万元,占总收入的48.1%;畜牧业收入92万元,占总收入的4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0头,肉牛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4.80万元,占总收入的2.86%;林业收入0.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0.00万元。工资性收入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人(占劳动力的3.38%),在省内务工17人,到省外务工2人。 ◎ 特色产业该村现有农户155户,乡村人口784人,其中男性 370人。其中农业人口784人,劳动力503 人。该村以全部是壮族。 到2011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37人,参合率95.34;享受低保67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云峰完小,中学生就读平远二中。该村距离中学18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75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90人。该村建有图书室1个。 ◎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村小组财务收支情况、人口、户数、民政救济对象等 。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 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4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80亩。年末集体总收入74万元,有固定资产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23人,党员中男党员23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土地虽多,但没有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不足,倒致人们生活卫生得不到保障;人民文化素质不高,接收外界信息太少。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改变小农观念,发展经济林果;积极引进到本村进行高效农业栽种的外来投资人。 7 浙江省云和县云峰乡云峰村8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金华镇云峰村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金华镇云峰村地处浅丘地带,有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975人,农业户586户,农业人口1975人,劳动力1027人,人均耕地2.1亩,人均产粮560公斤,全村社会总产值598万元,村组级收入6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100余元。 9 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云峰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村委会,地处湾桥镇西南边,距湾桥镇政府所在地1.23公里,到湾桥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大理市11公里。东邻214国道,南邻银桥镇,西邻苍山,北邻湾桥外镇政府。辖小庆洞、云峰、创邑三个自然村,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77户,有乡村人口3678人,其中农业人口3678人,劳动力25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3人。 全村国土面积8.57平方公里,海拔1,990米,年平均气温15.50℃,年降水量1,080毫米,适合种植蔬菜.大蒜及粮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660亩,人均耕地.7亩,林地9,94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60亩(其中:水田2,640亩,旱地20亩),人均耕地0.72亩,主要种植蔬菜.大蒜.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94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6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0亩,其他面积256.15亩。有大理石等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877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877户通电,有51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6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9%和9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8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09户(分别占总数的66.36%和58%)。 该村到湾桥镇政府的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4辆,拖拉机10辆,摩托车17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4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64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2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9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2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86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6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6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67万元,占总收入的17.23%;畜牧业收入2,065万元,占总收入的2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415头,肉牛677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0.2%;林业收入86万元,占总收入的0.9%;第二、三产业收入5,810万元,占总收入的60%;工资性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3人(占劳动力的2.4%),在省内务工59人,到省外务工4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 省外。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1,200.00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2.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大蒜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大蒜、烤烟 产业。拥有企业 0 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 0个;专业合作组织 3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 3 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 115人 。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 877 户,共乡村人口 3678 人,其中男性 1852 人,女性 1826 人。其中农业人口 3678 人,劳动力 2598 人。该村以白族为主,是白族居住地,其中白族3654人,其他民族24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0 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3163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6%;享受低保 40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65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6 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1.2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0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0 户,占农户总数的0 %。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1,60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15 人,在校学生650人,距离 镇中学1.5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50 人,其中小学生316 人,中学生334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 个、图书室 1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6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被镇级评为“先进文娱队”等等。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870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2,653.00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0.00 亩。没有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2006年末集体总收入 5.76 万元,有固定资产 15.31 万元,2006年末集体有收益 0.81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 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情况及烤烟种植到户指标。 ◎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 3 个,下设 13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93 人,少数民族党员 193 人,其中男党员 129 人、女党员64人。该村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及委中组成,下设 钏邑、云峰、庆洞三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 1 个,团支部 3 个,共有团员 81 人。该村团总支2003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2005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村集体经济困难,村庄道路狭窄。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一、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0亩。二、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800头,牛680头。三、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800人。 10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前卫镇云峰村◎ 乡村概况云峰村隶属于前卫镇业家山村委会。位于前卫镇西北边,距离前卫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2100亩,海拔1889米,年平均气温15.6℃,适合种植粮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60亩,林地650亩,人均耕地0.94亩,共有经济林果地30亩。全村有农户126户,共408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05人,劳动力24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农民收入以粮烟、萝卜为主。 云峰村今后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仔猪养殖、母猪繁殖,增加萝卜丝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粮烟种植技术, ◎ 自然资源云峰村位于前卫镇西北边,距离前卫镇3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土路,全村国土面积2100亩。全村耕地总面积360亩(其中:田285亩,地75亩),人均耕地0.94亩,主要种植粮烟、萝卜作物。拥有林地650亩,经济林果地30亩,主要种植桃子作物。 ◎ 农村经济2010年云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2%;畜牧业收入3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渔业收入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外出劳务收12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1695元,人均纯收入4800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的有60户,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60辆,摩托车30辆。 ◎ 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全村有126户通自来水,126户通电,9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建有小水窖30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5亩。 ◎ 特色产业云峰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主要销售于企业、市场,2010年种植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2%。 云峰村目前正在发展萝卜丝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产业。 ◎ 人口卫生云峰村现有农户126户,共408人,其中男207人,女201人。农业人口总数为405人,劳动力总数24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275人,外出务工人数19人。 云峰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78人,哈尼族0人,彝族20人,其他民族10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至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人 ,享受低保人数2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126户,共计408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设在距离该村5公里的业家山村委会,该村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垃圾池2个。 ◎ 文化教育云峰村小学适龄儿童上学在前卫中心小学,该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有教师34人。云峰村距离小学7公里,距离镇中学7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40人,其中小学生人数25人,中学生人数15人。 ◎ 村务公开按季度公开相关政策、条例、村规民约、低保名单、财务公开账目和其他重大事项。 ◎ 基层组织云峰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13人,党员中男性12人,女性1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9人,60岁以上的4人。云峰村党支部2007年被评为前卫镇先进基层党支部。 全村有团员9人,团支部1个,设在本村。 2008年度评为前卫镇先进基层党支部。 ◎ 发展重点云峰村目前存在问题:进村道路为土路面。 云峰村今后的发展重点主要是:两个坝塘的进排水沟急需修理完善;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冬季萝卜种植面积,使萝卜丝加工形成规模。 11 11.福建省仙游县园庄镇云峰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