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水村 |
释义 | 月水村位于广东省恩平市良西镇,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子,居住在该村的都是吴氏子孙,境内外合计约1600人。该村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本县禄冈村迁入,至今有600年的历史。这里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引人入胜。 简介月水村村形似奔鹿,以“观音坐莲”山为靠山,座东南朝西北;周边群山环抱,山形走向好似一条强壮有力的蟒蛇,在村周围盘旋向上,以村后小土岭为昂起的蟒蛇头,以村前平缓的田地为蟒蛇尾,首尾相顾,整个村庄好似被盘踞的蟒蛇所捆绑,形成“蟒蛇捆鹿”的格局。 村名月水村原名“热水村”,顾名思义,村前有条热水河。大约在100年前,村人才把“热”字改为“月”字,相传是因为“热”字太过“火气”,湿润度不足,影响了该村的“财气”。村人把“热”字改为与当地口音相同且属阴的“月”字后,该村的“火气”便降了,“财气”旺了。改字后显效最大的是该村的女性,小女孩个个长得亭亭玉立,即使是外地嫁进来的丑女,不久也变会成人见人赞的美人,同时,该村健康长寿的女性也增多了。早在10年前,投资商开发热水河为帝都温泉时,曾建议将“月水村”改回“热水村”,与之互动开发旅游项目,但村人还是拒绝了。 月水村东西两闸的门口各有一副对联,相传西闸“月色光明千家乐,水流甘泽一乡和”的对联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借该村不识字的农民吴文之手所题。吴文写对联时与常人不同,他不用墨水书写,而是将稻谷壳烧成灰烬铺在桌面上,用笔在灰烬上面把字倒着写出来,走到对面看才是字的正面。吴介信说,原本这幅对联是行草字体,笔锋刚劲有力,可惜后来西闸倒塌了,重建后的闸阁门口虽然仍挂上这幅对联,但那些笔迹再也无法复原了。 现象月水村自立村以来,有两种现象令村人至今都无法解释。一是该村祠堂后堂无蚊的现象。夏天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为避免被蚊子叮咬,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在该村祠堂后堂。祠堂后堂与村中房屋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没有蚊子的影子,尽管蚊子在周围上下翻飞作响,但都不敢进入,就算有个别闯进去的,也会瞬间不见踪影。故老相传,蚊子一进入祠堂后堂,就被无形的蟾蜍吃光了,因此称祠堂为“蟾蜍祠堂”。 另一种现象是该村出生的双胞胎仅出现在一条巷道。该村立村至今,出生了多少对双胞胎已无法统计,但据传无一例外地都出生在村中间那条直巷里,而且以龙凤胎为多,因此那条直巷被村民称为“龙凤村巷”。 目前,月水村周边还有很多寺庙的遗迹,以及关于寺庙的故事,最引人入胜的是六斤四两菩萨的传说。据说在几百年前,开平荻海有一位小贩挑着缸瓦到恩平出卖,途经月水村东面的山口时,担杆突然断了,担框里的瓦罐、瓦煲、瓦锅等全部摔烂了。想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在等卖缸瓦的钱来开饭、治病,小贩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晚,他在睡梦中听到有人在耳边说:“念你这么辛苦还存着孝心,我就破例帮你一把。明天你用一个瓷瓦香案,在摔烂缸瓦地方旁边的那个庙,把菩萨像前那个香案替换回家,你就发财了。” 天亮后,小贩按梦中所言把香案换了回来。他一边用破布擦拭香案一边疑惑:这个旧香案就能令我发财?擦着擦着,整个香案居然发出金灿灿的光!小贩见它是黄金,一阵狂喜,对香案一阵翻看,发现香案底下有一行小字:重量一百两。他拿杆秤一称,果然,香案的重量为六斤四两(古时计量单位十六两为一斤,六斤四两正好是一百两)。不久,六斤四两黄金香案的故事传回了月水村,再后来,月水村人就把六斤四两香案指代为六斤四两菩萨,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