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月是故乡明
释义

中国散文集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丛书名: 中国散文精品选读

平装: 258页

开本: 32开

ISBN: 9787507812022

条形码: 9787507812022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14.8 x 2 cm ; 340 g

ASIN: B0011C29UU

内容简介

花之魂、风之舞、雪之韵、月之思,在作者们笔下无不灵动活泼、情思绵邈。轻灵闲适的文字背后隐含着这些大家们善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读之不但会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愉快,而且会给那些干瘪的心灵补充一份营养。

本书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话题小品集,选录了朱自清、叶圣陶、朱光潜、叶灵凤、俞平伯、彭燕郊、贾平凹、洛夫、张晓风、季羡林、余光中等四十余位名家关于风花雪月的散文六十余篇。花之魂、风之舞、雪之韵、月之思,在作家们笔下无不尽态极妍、灵动活泼、情思绵邈。

杜甫古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原文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月夜忆舍弟》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姓名:杜甫

作品体裁:诗

作品格式:五言律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