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约翰·米尔顿·凯奇 |
释义 | 约翰·米尔顿·凯奇(英语: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勋伯格的学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个乐章,却没有任何一个音符。他是即兴音乐(aleatory music,或“机遇音乐”,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乐器的非标准使用)、电子音乐的先驱。虽然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认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时是一位蘑菇专家。 作曲理念使用任何环境下的声音,包括杂音 运用“机遇”(如抛硬币、算卦等) 选择顺序彻底放弃形式结构 运用沉默 广泛使用各种电子以及视觉手段 加料钢琴凯奇在音乐上的一大“贡献”是发明(或至少是大大推广)了“加料钢琴”(又称“特调钢琴”)这种乐器。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尔甚至萨蒂虽然也曾有过类似实验,但毫无疑问凯奇是这一乐器的正式创造人。这种乐器的“制作过程”就是在普通钢琴弦里插入各种物品,以产生特殊的声音效果。 东方哲学凯奇对东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易经》,他经常用其来做即兴音乐创作。 即兴音乐即兴音乐(即“偶然音乐”)是让表演者可随着不同演出场合自由发挥的音乐创作技巧,即兴音乐的表现方式以下面三种最为常见:(1)不跟步骤的随性作曲;(2)让表演者自行选择如何演绎曲子;(3)使用非传统或全新的创作组合、乐谱或音符,让表演者可跳脱出原曲目规则,得以尽情诠释曲子。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即兴音乐因约翰·凯奇的推广而广受欢迎。 代表作管弦乐《黄道图》,实验音乐《臆想的景色》(多部),打击乐曲《金属结构》(多部),无声音乐《4'33"》 擅长类型各种体裁的实验音乐,加料钢琴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