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怨男 |
释义 | 怨男是社会苛求和女人纵容的双重产物,我们始料未及的只是,男人竟然会走得那么远,改变得那么极端。曾几何时,女人还在温情呼吁:男人哭吧说吧,男人也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永恒隐忍。 引言亿万年前,星际陨石撞击地球,于是恐龙灭绝了; 亿万年后,女人称霸于地球上,于是男人灭绝了。整段句子发展下去就是一部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科幻小说。 男人这个种群曾经给过我许多辉煌的印象,记忆中的他们纷纷拥有强健的胳膊、宽厚的双肩、“力拔山兮”的盖世气魄,动辄便“冲冠一怒为红颜”。也许女人最初梦想中的男人无不以这样古典英雄主义的形象出现,雄性的,内敛隐忍,顶天立地的。 《圣经》上说,当女人生不出孩子,男人像女人的时候,世界末日就到了。坐在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的城市街头,抓紧时间回想男人这个种群,说起来也不知道他们遭受了怎样的损毁和巨变,竟然会发生如此这般的物种变异。 起源大概5年前的时候,听见女伴说,现在男人不会做饭哪儿还行,最好裤子也能熨得笔直啦,知道哪个牌子的洗发水适合我的头发;大约3年前,知道一个女朋友的男伴把工作辞了,专心在家帮她打理工作,接发邮件,然后偶尔去学个钢琴才艺在聚会时展示;一年半前的样子,隔壁家的男孩子开始涂唇膏,并且懂得以嗲嗲的音调和开奔驰小跑的女朋友闹别扭;今天,茫然地站在大街上,坐在写字楼里,走在城市每个角落,没有喉结、没有胡须、皮光肉滑、巧笑倩兮的男人比比皆是。必须在电梯里忍受他们的香水味儿,看着他们只在下班高峰抢出租车时展现眼疾手快,听他们肆意宣泄着连我自己都常常隐忍不发的情绪和牢骚。他们诚然是合作无碍的同事、性格温和的朋友或美化市容的路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失落中。 满头雾水地阅读着这新一页的男人,发现和身边的女人们一样没明白:不是不久前还在呼吁不要让男人活得太累,鼓励他们勇敢宣泄和表达吗?不是都在抱怨男伴木讷太粗糙不懂得情趣吗?我们明明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和改变着男人,然而在他们变得又柔软又花俏又敏感的此刻,我们却丧失了想像中的喜悦。 探因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解放了生产力,说简单点儿,就是技术淘汰了体力。男人的身强力壮派不上用场了,男人形体从健硕向纤弱进化,意识形态自然也从粗糙向细腻进化。 社会发展,男女靠拢。在外部条件等同(同等教育同等机会)情况下,男人的体力优势又一再地被削弱、制约,男人和女人的势力此消彼长。敌强我更强,往往损失惨重,敌强我弱(表面上)不失为保存实力的上策。既然女人学了男人的恃强凌弱,男人便借鉴女人几千年的看家本领,公开示弱,满足女人的征服欲。 从心理上说女人天生就擅于自我成长。一个未发育的小女孩子都可能表现出惊人的母性,无论表面上怎么装嫩,心理都不可避免地日益成熟。男性相反,本性拒绝成长,一直都是外力推逼着才做出成人姿态,其实心理永远在孩童期。 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扭转乾坤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双涂着丹蔻的玉手。操纵与被操纵,最是两性关系中的精髓。女人被要求勇敢大度,男人开始学习哀怨。也算维持了生态平衡。 能女滋养了怨男? 怨男是社会苛求和女人纵容的双重产物,我们始料未及的只是,男人竟然会走得那么远,改变得那么极端。 曾几何时,女人还在温情呼吁:男人哭吧说吧,男人也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永恒隐忍。与此同时,女人的要求却日益繁复,事业出色还要为人风趣,调一手好酒开一手好车,光知道情人节圣诞节都不够,还得像才子李敖一样懂得在女人18岁的时候送上17朵玫瑰花,然后说第18朵就是你。正是女人的不切实际让男人结实地抓了一回把柄。 于是他们放弃了男人这个沉重复杂的角色,女人不是要独立要自主要一肩挑嘛,让给你们好了。强悍能干的母亲,泼辣有为的妻子,独立自主的女儿,男人一生所有的女性对象都在逐渐向强势靠拢,他们终于在这样高大的影像下安之若素了。男人做得好不如怨得好,一句牢骚就把麻烦推开,不知多轻松快活。打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金字招牌,社会上拼命鼓励男人大胆征求同情,滥用女性的母性弱点,以软手段把现今百炼成钢的女人克成绕指柔 这个口号喊出来的确勉强。我们得给自己一个理由先:我们已经尽可能做到不怨了,或者说主动让出了怨的特权,如果再不让他们怨,世界就太压抑了,人性的虚伪将空前膨胀。有他们存在,我们至少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走回头路。 相处方式我们爱男人,不但要爱,还要好好地爱,如果用女人的方式不行了,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下男人的方式,就像我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一样。只要两情相悦,只要两人舒服,谁上谁下无所谓。 与怨男为谋:客观地讲他们的生态环境够恶劣的,上司是女人,同事是女人,她还偏偏八面玲珑业绩又好,办公室惟一能展现他男性优势的时刻就是饮水机换水了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他的女同事往往故意对着空气喊:有男人吗?如果他这时堵气不换,就等于自认非男。 被老板骂,当然要怨,被女老板骂,当然要怨气冲天!何况女同事天生爱打听,她问我怎么了?问了,我还能不说? 与怨男同事也可以很愉快,如果你能做到以下8条: 当他没性别。 当他是笑话。 当他是信息员,有选择地接受。 鼓励他发泄,让他当枪。(留神不要把自己打着了) 和他保持距离,千万别告诉他你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你的私生活。 对他说话保持客气的语调。 当他开始抱怨的时候,找借口,走开。(发现他的起始语或动作)走不了,请保持漠然的表情。 能分工的一定和他分工。 如果你是他的上司,谨记:他是你下属,无性,用于完成工作,别学你上学时的女老师,惯得男生登鼻子上脸。表面上你表现得尊重他的男性事实。 与怨男为友:你能接受他做朋友,想必他的怨你能接受,或者深得你心呢,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不喜欢,偏又有了这样的朋友,怎么办?很简单,像对待你不欢迎的女朋友一样,减少联系。如果你觉得他这个人还可以,就是有点儿怨,他开怨时,你先以痛打落水狗的方式,将他批个体无完肤,让他怨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情绪怨的时候,给他找事儿做,分散注意力。 与怨男为偶:如果你和怨男恋爱并且结婚,你一定是接受这一物种,而且具备以下品质中的某一项: 你有强大的母性你像待亲生儿子对待自己的男人。 你极度克已你关注他,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你心细如发或是粗枝大叶心细如发的你可以洞察他的每一丝情绪变化,并且力争满足他的需要。粗枝大叶的你任凭他情绪风起云涌,你都视而不见,根本不往心里去。因为你的浑然不觉,他要么改了,要么外遇了,要么闷疯了。 你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受虐性,你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绝配。 你婚姻观传统死板传统的妻子是被丈夫打死也不离婚,现在的你是烦死也不离。 你感情麻木铁石心肠你人生目的明确,天生强权,他人,哪怕是枕边人的情绪都不能干扰你,说白了,婚姻于你就是个幌子。 你患有轻度或是选择性失聪 如果你不具备上面的素质,偏偏又与怨男为偶,就算具备素质,也有偶尔烦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他还没怨成性,一定要扼杀于萌芽状态,表明你不吃这一套。他第一次尝到甜头,以后会变本加厉。 他的怨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常常疏忽他。对他表示关心,说明,你们是夫妻应该互相关心,而不是对他怨的奖赏。 打断他的抱怨,说:“到底因为什么事儿?”帮他理清事情原委,然后问他:“你打算怎么办?”你也可以提出你的看法,避免长时间在一个问题上含糊纠缠不清。 如果他摔摔打打,你一定要冷静对待,事后坚持让他自己收拾残局,教育他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他怨,你比他还怨。 让他在家里负起责任。 让他有事可做。怨妇无事生非,怨男也一样。 表现【话多】 和罗嗦男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话题大部分关于自己,特别执著于他的不幸经历、坎坷背景或者是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之类。说话时表情怨怼,眼神凄楚。 【爱发牢骚】 情绪化,小心眼儿,容易发脾气,不顺心的时候有摔摔打打行为出现。世界观灰暗,凡事持怀疑态度,遇事以阴暗面理解,不容易开心。 【醋劲儿大】 嫉妒心强也是怨男的潜在因子,不单是与恋人之间,在工作环境里也容易嫉妒他人成绩,喜欢打压有能力的工作伙伴。 【爱抱团儿】 他是少数要参加女性八卦团体的男性之一,背后嚼同事的舌根子是他的长项,他往往在讲这些的时候比较有幽默感。 【号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怨男大多数极难侍候,要想让他们满意简直是难上加难,骄傲常常是怨男掩饰自卑的方式,怨男骨子里是极其向往优越感的。 衍生物以前男人只会撒野。 退回去七八年,如果在公共场合哪个男人公然撒娇,绝对是一种景观。别说99%的男人不敢做这种事情,就算有那么1%的人鼓起勇气敢于献丑,也立刻被身边无数嗖嗖小刀般的鄙夷眼神给逼回去——那么大的男人家,撒什么娇? 不过,有需要就会有市场。一方面确实有那么些大女人就爱男人撒娇时那假清纯装可爱的小样儿;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不停地为男人的放肆辩解,“再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弱的心”,于是,撒娇男挺起了腰杆子大行其道。 生病时把脸埋在枕头和被子中间,眼睛忽左忽右深情地望着你,委屈地哼哼唧唧;累的时候撅个拱猪嘴让你帮他揉揉这捶捶那。 他们不只在家撒,在办公室撒,而且还在报刊杂志上撒,电视电影里撒。你不见那么俊俏的男歌星站在人潮汹涌的舞台中央,娇滴滴地说:“你们喜欢听我的歌吗?喜欢的话,就让我听见你们的掌声嘛!”那“羞”色可人的小样,惹得台下无数欧巴桑热血沸腾。撒娇男吃得开呀! 谨防假冒之撒娇男注册商标 这年头从明星到老百姓,都尝到了嘴甜的好处,遇事先扮弱者,天大的事让个儿高的去顶着。撒娇战术因此在城市“精英”人群中迅速普及。撒娇男和怨男一样泛滥依赖性,将男人 “孩童化”秉性阴谋利用。撒娇男乐于陪衬你的强势、你的独立、你的争强好胜,他们甘心做绿叶,做红花这么辛苦的事还是你来好了。 样貌姣好。没见过一恶形恶状粗枝大叶的男人撒娇还会有观众的,长得不娇至少语气姿态要娇。 会使用卡通化语言。再不济一些核心词汇比如“宝贝儿”,“猪猪”,“亲亲”之类需要掌握。 笑容灿烂泪眼动人。撒娇男最擅利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博人喜爱。无论哭笑统统都是极品级,演技到位收放自如。 夸大孩童气质。男人像孩子,是全部女人又爱又怜的共识。于是他们就狠狠地利用自己的孩子气和野蛮任性来使女人心软。 怨男是自发行为,是情不自禁,撒娇男可是目的行为,撒娇必有所求。 男人撒娇,女人通常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极度反感,摆明你是不会给撒娇男机会,你懂得立刻拒绝他的娇态;第二种是极度怜爱,你乐在其中,我们就不干涉了;要说的是第三种态度:你觉得他偶尔撒娇还是挺可爱的,问题是有时候挺烦。 男、女撒娇一样,适度能起到活跃气氛,亲密关系、缓解矛盾的作用。心里熨贴了,吃亏那是小意思,压力大,绷着劲儿的时候,有他撒个娇,你也轻松一下。撒娇过度,就有点儿要挟的味道了,就算撒娇成功,也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 怎么办?回忆你作为女人全部撒娇经历,知己知彼。 如果你和他并非亲密关系,比如同事关系,你绝不能因为他撒娇就牺牲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是他的上司,他撒娇你让步,你以为他对你感激涕零呢,其实他转过身就叫你老巫婆。所以你的慈悲心还是免了吧。 为什么他会选择跟你撒娇? 他知道你有成功心理作祟,他撒娇能让你感觉满足。 他跟你撒娇,并获得过好处,他对你有信心。 你母性膨胀,并且时刻有表现。 他知道你寂寞,需要有个人围着你转,就算让你花点钱,花点心思也没什么。 对付男人撒娇的6个原则: 他撒娇时间、场合、要求适度,你心情不错,不妨满足他一下。 如果他没完没了,你拒绝得一定要斩钉截铁。 你做不到的事,他撒娇你也不能答应。 他做得过分,一定要得到教训。 如果他凡事都以撒娇来解决,送他回他妈那儿。 你偶尔也能和他撒个娇?如果不能,他100%是在利用你。除非他某些方面也能为你所用,否则立马赶他走。 问问自己,你能娇养他多久? 表现方式【常犯懒】 饭后的脏碗筷,换下的臭袜子,落灰的写字台,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也难以劳驾得了这些大丈夫。他们纷纷表现出腰酸背痛,四肢无力,那虚弱的身体只能陷在沙发里看《足球之夜》了。 【扮无辜】 激烈争吵,你慷慨激昂唾沫飞溅,而他像个老实的孩子默默地站在一边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还保持着含情脉脉,你还忍心吗? 【技巧流泪】 如果女人的眼泪堪称黄金,那男人的眼泪就比那钻石还贵了。因此,女人看见男人的眼泪,就像看见熠熠生辉的钻石一样,难以抗拒。“男儿有泪不轻弹”,也许这一次,他是真的为我动了情?要不怎么说女人好骗! 【渴望爱抚】 微暗的灯光下,他慢吞吞地向你走过来,移开你手中的杂志,什么也不说,往你的怀里一扎,任由你抚摩他的头发,像头受了伤的小野兽,只渴望一个温暖的怀抱。你还能怎么样,心早就软成棉花糖了吧。 【勇于委屈】 刚来实习的小男生一脸委屈地走进来,“经理,我是因为昨天电脑死机才没完成那份文件,辛苦半天的东西没保存就这样没了,所以……”声音越来越低,让你内心雄壮的母爱疯长,当场晕了头地拍胸脯保证一切都交给你好了。 影视代表作《门》伴随着陈坤的独白,电影慢慢进入一个深闺怨男的世界。之所以说是深闺怨男的世界,是因为电影赫然打出的这么一行字:向希区柯克致敬,而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走来走去的常常就是一些深闺怨女,李少红只是调换了一个性别罢了,除此之外,她所致力于营造的惊悚世界与希区柯克的联系并不明显。她的手法依然现代,以主人公的凌杂独白贯穿整个电影,显得非常实验非常私人,完全与希区柯克的旧派做法不同,在希区柯克那里,尽管也有很多虚幻的层见叠出的心理场景,但是故事性依然完好无损,不会被冲淡,不用担心观众会因为缺乏吸引人的故事而对空荡荡的心理场景摇头,而在李少红这里,心理场景被过度使用,就象嗡嗡的苍蝇长久地在一块巨大的粪土里挖掘,却被埋没了。而之所以说到狂想曲,是因为想到北野武那部同样充满了可笑的欲望的《性爱狂想曲》。 《门》 看得出李少红是很爱陈坤的,电影紧紧抓住陈坤扮演的主人公,让他无法停息,于是电影就变成陈坤的个人秀,他秀着他那张迷失在自己的狂想中的英俊而扭曲的脸,迷失在并不唯一属于他的悲剧之中。痴情的人总是散发一种悲剧的魅力,李少红似乎亦非常迷恋这种悲剧的人物,她让陈坤自始至终都与这种悲剧密不可分,直到他真正与悲剧合而为一。可是电影展示这种悲剧的过程真是平淡,导演就象她的主人公一样失去了控制,没完没了地说着那些只存在于狂想的场景,让人听了昏昏欲睡。电影说的是人的不安,却没有一处让人感到不安,甚至也不觉得可笑,对于这样一个杀死爱人却一直将别人幻想为凶手的可笑的男人。 不知道原因何在,也许是因为观众太熟悉陈坤这张脸了,它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杂志上,就象其他娱乐圈的庸俗的花朵一样缺乏神秘感。如果他把自己在现实生活里藏起来,或许效果就会好很多,因为实在无法相信他真的能体会那种爱一个人爱到要杀死她的心理,不仅仅是冷淡着脸庞对所有假想敌叫喊就够了,不仅仅是每天晚上同一个时间在门上的洞里看见同样一张鬼脸就够了。电影在这两个地方太放恣了,似乎整个电影就是陈坤在那里对所有人发脾气,与所有人成为敌人,却不让人感觉到他有必要这么孤独这么狂躁,而他每天晚上在同一个时间醒来就象一个拙劣的借口,让晃晃悠悠的深闺怨男的形象变得不容置疑。可是仅仅是狂想,似乎与现实并不发生关系,当我们看到最后,陈坤开车逃走,就象逃出电影,逃出这场拙劣的演出,继续他毫无意义的娱乐圈的光彩生活去了。 电影唯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陈坤扮演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在脖子上围一条围巾的青年,这让他走在人群里显得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围巾是保护,是装点,也是束缚,是病态的自我封闭。可是导演似乎忘了介绍这条围巾的来历,它应该是主人公深爱的女孩送的才对,因为从电影开始的地方我们就得知女孩是导致他产生这一切狂想的源泉,这条给他保护也给他束缚的围巾除了作为爱情的象征,不能是别的。可是在电影结束之后,我依然充满疑虑:这条围巾是从哪里来的,它就象主人公对他杀死的女孩的爱一样让人觉得非常莫名其妙。我们看不出他对女孩的那种绝对的一旦失去就活不下去的爱,电影迷失在刻意的胡思乱想里,而这种胡思乱想的气质完全不迷人,当李少红把希区柯克的经典性别调换的时候,她也顺手把属于迷人惊悚作品的经典气质调换了,让电影不断迷失,迷失,直到变成又一个始于错误止于错误的爱情的牺牲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