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圆籽荷
释义

圆籽荷(学名:Apterosperma oblata),稀有种,是和木荷属较为接近的一个单种属,是60年代在广东省阳春县河尾山发现的。常绿小乔木,零星分布于广东和广西局部地区海拔6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为阴性树种,喜生于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花期4至5月,果熟10至11月。目前已经难以找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中文学名:圆籽荷

拉丁学名:Apterosperma oblata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杜鹃花目

科:山茶科

族:大头茶族

属:圆籽荷属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

命名人:H.T.Chang

英文名称:Common Apterosperma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3-l0米,嫩枝有柔毛,老枝变秃,干后黑褐色。叶聚生于枝顶,革质,狭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0l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初时有柔毛,以后变秃;侧脉7-9对,靠近边缘弯曲相结合,在两面均明显,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6毫米,有毛。花浅黄色,直径1.5厘米,顶生或腋生,有花5-9朵排成总状花序,花柄长4-5毫米,有毛;苞片细小,紧贴于花萼下,早落;萼5片,阔卵形,长4毫米,先端圆,基部近离生,有毛;花瓣5片,基部连生,阔倒卵形,长7毫米,宽6毫米,背面有毛;雄蕊22-24个,长4-5毫米,花药2室,基部叉开;子房圆锥形,基部有毛,5室,每室有胚珠3-4个,花性极短,先端5浅裂。蒴果扁球形,宽8-10毫米,高5-6毫米,5裂开,中轴长5毫米,种子褐色,长4毫米,厚1.5毫米,无翅。

生长习性

分布区位于中国南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年平均温21℃以上,夏季长达6个月,没有冬季,最冷月平均温12-13℃以上,极端最低温只在大寒潮南侵年份,才出现0℃以下低温;年雨量1500-1900毫米,雨季可长达6-7个月;空气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干湿季不大分明。为阴性中,在上层乔木的荫蔽下才能政党生长发育,并进行天然更新,因此常随森林环境的破坏而消亡。喜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赤红壤。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散生于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为小乔木层的罕见各,上层乔木有红锥CastanopsishystrixA.DC.、壳菜果MytilarialaosensisLec.、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Poir.、黑咀蒲桃SyzygiumcuminiSkeels和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Hemsl.等。花期4-5月,果实10-11月成熟。

分布范围

产广东省阳春八甲、河尾山及三叉河一带和信宜悬县龙观木坪,亦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太平山,零星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

物种保护

价值

圆籽荷是山茶科山茶亚科木荷族的一个单种属。它和木荷属Schima非常接近,但花小,排成总状花序,雄蕊仅有两轮,无花柱,种子无翅。在系统分类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广东79属珍稀濒危种子植物中,属于中国特有属的有17属,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243属)的7.0%。其中,圆籽荷属属于中国特有的单种属。在广东107种珍稀濒危植物中属于中国特有种的有40种,占37.38%。属于广东特有的(含准特有)有圆籽荷。可见,广东的珍稀濒危植物中特有现象突出,单种属较多。

措施

广西桂平太平山还残存有成片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健全机构,将圆籽荷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对阳春、信宜等产区宜深入调查,如发现有种残留的植株,也应加以保护,促进天然更新,并就地采种育苗,进行人工繁殖。广东省珍稀植物以圆籽荷为主要代表,其中圆籽荷、猪血木、酸竹为广东特有种。

建议

圆籽荷在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以粤西分布占总数的66.36%,居4个分布中心之首,粤北分布次之,占61.68%。从各县市的珍稀植物丰富度指数来看,阳春有43种,占总种数的40.19%,并有猪血木、圆籽荷、酸竹、石碌含笑、囊瓣木、缘毛红豆等特有或主要分布种;连州有38种,占总种数的35.51%;乳源有37种,占总种数的34.58%;高要和乐昌均有35种,各占总种数的32.71%,因此建议把阳春、连州、高要、乐昌、乳源列为优先保护的地区。

圆籽荷具有原始古老的性质,单种属较多,特有现象突出,在系统发育上处于较为孤立的地位,对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最能反映该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殊性,而且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还具有广泛的经济用途,包括材用、药用、工业用、绿化观赏等。保护好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的学术、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意义。

栽培方法

圆籽荷未经人工栽培,可参照木荷的育苗办法试行繁殖,苗期宜遮荫,并以林冠下造林为好,或和速生树种营造混交林,有利于对它庇荫。

种子采集

在10月下旬,当圆籽荷蒴果刚裂开时,表明种子已成熟,需及时采种。因圆籽荷果实内的种子扁平、有翅,个体小而轻,在采果时种子容易从果实内掉出来,所以在采种时要在树下铺塑料薄膜,让蒴果和种子全部落在塑料薄膜上,以免种子丢失。采下的蒴果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让其全部裂开,使种子从果壳内掉出。将收集起来的种子用布袋装好,放在通风透气的室内保存。

1、在蒴果呈褐色微裂时采集,树冠内层是成熟的果实,蒴果采回后先阴干1-2天,再暴晒3-4天,果皮开裂后筛取种子。当年种子应复晒,使种子含水量低于10%以下。2、种子晒干后,用塑料袋,外加麻袋包装、扎紧,然后放入0-4℃冷库贮存。

3、种子离开冷库后,在7天内播种完,否则会降低发芽率。

苗床准备

圆籽荷为亚热带树种,其习性喜阴,喜欢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因此育苗地宜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段,土壤宜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微酸(pH值6.0-6.5之间)或中性土壤。准备苗床时要将地整平,作床后土壤要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加水180倍左右配置消毒药液,每平方米用稀释液10公斤-15公斤进行喷洒消毒,喷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一周之后掀开薄膜,再次平整苗床即可使用。

播种方法

圆籽荷种子比较小,常采用撒播方法。撒播一般在采种次年春天进行,将种子均匀撒在已消毒的苗床上即可。因圆籽荷种子的发芽率较低,故播种时应适当增大播种密度。播后覆土,覆土以过筛后的细土为好。覆土后在苗床上盖草遮阴,并用细孔喷壶将苗床浇透。应选择交通、排灌条件方便的山坡中下部的垄田或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生荒地,采伐迹地或林间空地开辟圃地,圃地在播种前一年冬季整地。结合土壤消毒(生石灰),施足基肥,采用宽床窄沟法作床,提高圃地利用率。

播后管理

圆籽荷为耐阴性树种,幼苗更要防止阳光直射,因此,在播种后必须做好遮阴工作。播种后20天左右发芽,当幼苗出土70%以上即可揭草,揭草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灌溉适时适量,苗木生长初期少量多次,土壤不板结即可,苗木速生期量多次少,灌透灌匀;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一般不必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和蔓延病害。3-7月份,每月拔草2-3次。幼苗侧根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尿素3次,每次1.5kg/亩,复合肥2次,每次3kg/亩。5月份开始间苗,一般进行2-3次,最后1次间苗时定苗135株/m2。可在幼芽出土前在苗床上架好阴棚,保持透光率在25-40%为宜。另外,还需要在苗床上设塑料薄膜拱棚,让种子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生长,既可保温保湿,防止冻害发生,又可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待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间苗遵循“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的原则,使苗床上幼苗分布均匀。可将间除的苗木移栽到别的地方继续培养。除此之外,在幼苗生长期还要搞好抗旱、排涝、施肥、防病、松土、除草等工作。

研究价值

圆籽荷是比较古老的成分,众多的古老孑遗植物,对研究广东及中国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各科的系统发育也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