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口纲 |
释义 |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包括七鳃鳗、盲鳗等约50种低等的无上、下颌的水栖动物。它们栖居于海水或淡水中,营半寄生或寄生生活。它们都有一个圆形的口吸盘,故又称圆口类。现存的圆口纲动物分为两个目: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和盲鳗目(Myxiniformes)。 中文学名:圆口纲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圆口纲 下含目:七鳃鳗目和盲鳗目 概述介绍圆口纲(Cyclostomata)脊椎动物亚门中现存最原始的一纲。身体裸露无鳞,呈鳗形。全为软骨。无偶鳍。无肩带和腰带。无上、下颌,所以又称无颌纲。具1鼻孔。鳃呈囊状,又称囊鳃类。舌肌发达,上附角质齿。舌以活塞式运动舐刮鱼肉。脊索终生存在。内耳半规管1~2个。有2目2科12属73种。在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中发现的甲胄鱼类化石和现存圆口纲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无上、下颌,无偶鳍,有鳃笼和单个鼻孔,内耳有2个半规管等,没有成对的附肢,出现明显的头部,脊索终生保留,出现脊椎骨的雏形,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包括七鳃鳗、盲鳗等约50种低等的无上、下颌的水栖动物。它们栖居于海水或淡水中,营半寄生或寄生生活。外形虽像鱼,但不是鱼,它们比鱼类低级得多,还没有出现上、下颌,因而称为无颌类,(Agnatha)。它们都有一个圆形的口吸盘,故又称圆口类。这是一类营寄生生活而引起显著特化的动物,由于它们的一般结构甚为原始,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代表着动物已进入有头、有雏形脊椎骨,但还无上、下颌这一发展水平,故在动物学上占有一定地位。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生活在5亿年前的古老脊椎动物的了解获得一些线索。但从它们的寄生习性和特化结构来看,圆口类并不在进化的主干上,而 是由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分化出来的一个侧支。现存的圆口纲动物分为两个目: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和盲鳗目(Myxiniformes)。 主要特征1。原始特征: ①没有上下颌,又称无颌类。没有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 ②没有偶鳍(无成对附肢),只有奇鳍 ③脊索终生保留,仅有神经弧的雏形。有脊柱的雏形,全为软骨。 ④有保护脑的软骨性脑盒,脑分化为五部脑(大,间,中,小,延)*,但不发达 ⑤肌肉按节排列分化少,生殖腺单一,无生殖管道。 ⑥出现心脏* 2。以适应这种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表现在: ①口圆形,为漏斗状,为吸附口。又称圆口类。 ② 单个嗅囊和鼻孔。嗅叶大,又名单鼻类(武器在头顶中线)。 ③用鳃肺呼吸。为圆口类特有,故又有肺鳃类之称 ,鳃位于特殊的鳃囊中注:标记*的为进步特征 形态及生理生殖成体的一般形态体壁:体表无鳞片。表皮内有粘液腺。 运动1。 骨骼系统:仅有软骨,无硬骨。 (1)头骨:无上下颌。颅骨不完全。 (2)咽骨(咽颅):为一软骨条相编结而成的软骨篮,称鳃笼,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咽弓没有同源关系,鳃笼紧贴在皮下,包在鳃囊外面,不分节;而咽弓是分节的,着生于咽内壁。 2。 脊索:脊索终生保留。 3。 鳍:无偶鳍。具奇鳍 4。肌肉保持原始分节,与文昌鱼类似。 消化系统无真正的齿。具角质齿。肛门与泄殖孔分开。出现独立的肝脏。,胰腺细胞散布于肠壁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为囊鳃。 循环系统出现了心脏,包括静脉窦,心房(心耳)和心室。 神经系统 (一)神经:脑分化为大,间,中,小,延脑,但排列在同一平面,无脑弯曲现象。 (二)感官 (1)鼻:外鼻孔1个。 (2)眼:1对 (3)内耳:结构还很简单。 排泄系统肾脏1对,长条形,输尿管通泄殖窦,再以泄殖孔开口于肛门后方。 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生殖腺1个。无生殖导管。精子和卵子突破生殖腺壁落入体腔,经泄殖窦上1对腹孔进入泄殖窦,再经泄殖孔排出体外。体外受精 起源与适应辐射 至今仍未找到圆口类的化石,但科学家在志留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甲胄鱼的化石。甲胄鱼与圆口纲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无颌;无偶鳍。 故有人认为圆口类起源于甲胄鱼,但甲胄鱼身披骨板,生活于水底,而圆口类运动较为灵便,适于寄生或半寄生的生活,故两类不一定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甲胄鱼到泥盆纪即告绝灭,而圆口纲则存留至今,成为脊椎动物中特化的一群。 分类及代表动物单鼻孔亚纲(一纲),圆口目(一目),七鳃鳗亚目,盲鳗亚目。 代表 七鳃鳗:海产/淡水产,幼体独立生活,成体半寄生,危害渔业生产 盲鳗:全海产,营体内寄生生活,无变态发育。危害海洋渔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