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园林植物 |
释义 | Landscape plant 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室内花卉装饰用的植物也属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等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相互之间有所重叠。 园林植物配置(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2.重视生物多样性)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一)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二) 注意层次 (三)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四) 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1) 小檗和芍药 (2) 芍药和绣线菊 (3) 槭树、 子和小檗 (4) 丁香和绣线菊 (5) 丁香品种组合 (6) 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 (7) 月季品种组合 (8) 茶条槭、荚 、忍冬、黄栌和卫矛 (9) 云杉和桧柏 (10) 云杉和月季) 中国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1 引言 2 园林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2.1突出园林建筑主题 2.2 协调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3 丰富园林建筑物的艺术构图 2.4 赋予园林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 2.5 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 2.6 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 3 结束语) 园林植物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园林树木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很多具有美丽的花、果、叶、枝或树形;也包括一些在城市及工矿区绿化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有的还兼能提供果品、油料、木材、药材等产品,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植物。按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可以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孤赏树、花木(花灌木)、绿篱植物、木本地被植物和防护植物等。按观赏特性可分为观树形、观叶、观花、观果、观芽、观枝、观干及观根等类。在观树形树木中,通常可分圆柱形如箭杆杨)、尖塔形(如雪松)、卵圆形(如加拿大杨)、倒卵形(如千头柏) 、球形(如五角槭)、扁球形(如板栗)、钟形(如欧洲山毛榉)、倒钟形(如槐)、馒头形(如馒头柳)、伞形(如龙爪槐)、盘伞形(如老年期的油松)、棕榈形(如棕榈)、丛生形如玫瑰)、拱枝形(如连翘) 、偃卧形(如鹿角桧)、匍匐形(如偃柏)、悬崖形(如生长在高山岩石缝隙中的树木)、苍虬形(如复壮的老年期树木)、风致形(受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而形成富于艺术风格的树形)等。 ②露地花卉包括一 、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岩石植物),水生花卉,草坪植物和园林地被植物等。 ③温室花卉和室内植物一般指温带地区须常年或一段时间在温室栽培者,又可分为热带水生植物、秋海棠类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和柑橘类植物、仙人掌类与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观赏蕨类、兰花、松柏类、棕榈类植物,以及温室花木、温室盆花和盆景植物等。 园林植物是园林树木及花卉的总称。按照通常园林应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花卉给人普遍的印象是草本花卉类。花卉的广义要领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及盆景等。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园林植物就其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活体,而对景观设计者来说,又是一个象征符号,可根据符号元素的长短、粗细、色彩、质地等进行应用上的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木植物、草坪以及地被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植物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或是单体的,或是群体的。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园林植物配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来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2.重视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配置植物时,总体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 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二) 注意层次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三)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 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四) 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木绣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 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几组观赏植物的配置组合。 (1) 小檗和芍药这个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一个协调的色调。这个组合总花期近两个月,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本组合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2) 芍药和绣线菊该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组成, 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一个半月。秋季,它们的叶子均染上红色,令人喜爱。这个组合适合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3) 槭树、 子和小檗该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环绕高达4米的槭树林栽植,形成三层观赏结构,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这个组合长期保持稳定,槭树和 子的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美丽的对照。总花期近一个月,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 子果实变成深紫色,落叶前仍垂挂着直到霜降前还装饰着灌木。这个组合适用于林缘地带,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乔木的补充组合。 (4) 丁香和绣线菊绣线菊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层花,其白花可作为一个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一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可在开阔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5) 丁香品种组合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总花期可达一个半月。可配置于林缘或建筑物墙旁,在开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6) 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欣赏花期从春到夏长达三个月,可使用于林缘的饰边群体。 (7) 月季品种组合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群植物效果很好。 (8) 茶条槭、荚 、忍冬、黄栌和卫矛这是一组灌木组合, 总花期一个多月。荚 的红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黄栌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可在景区中列种或与高干乔木保持不太大的种植距离。 (9) 云杉和桧柏这是常绿针叶植物的组合。 云杉环绕桧柏种植,适用于公园正门和平坦场地的装饰,形成灰绿与墨绿的单色调。 (10) 云杉和月季云杉深灰色的叶子和月季的红花组成十分鲜艳的对比色调。 中国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摘自《中国花卉报》 作者/蒋敢干) 摘 要: 园林建筑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是园林建筑的基本特征 。文章提出园林植物的配置对园林建筑融于自然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正确协调好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景观,取得园林景观的整体美。 1 引言园林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自然是园林需要着重表现的一方面,各民族的园林艺术都竭力表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是中西方园林共同的特点。然而,各民族对自然美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的观点认为,美需要通过人类的创造力来实现,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于艺术家的创新手段,自然才能够达到最完美的程度。因此整形灌木、造型树木以及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在西方园林中出现的较多。中国传统的自然美是模仿原始状态下的大自然,追求秀美的山川河泽的自然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植物的配置及配置得体,可收相互因借,扬长避短之效,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使景点变得更为完美。 园林建筑如果没有园林与风景,就谈不上园林建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是园林建筑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园林建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所表现的情趣可以用"诗情画意"来概括,《园冶》在"园说"、"相地"、"借景"诸篇中所强调的都涉及艺术意境的创造。譬如在"园说"中有"轩楹高爽、窗户虚零,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就是关于艺术意境的描写。计成在自序中曾说"……合乔木参差山腰,盘根嵌石,宛如画意"也是一例。所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诗情画意等对园林意境的描绘,都说明了园林建筑确实不同于一般建筑,如同凝聚了诗和画,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有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即不为任何清规戒律所勒绊,四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可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园林建筑的这种特点更易于与自然之间互相穿插,交融地进行布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助于结合地形地貌的特征,因山就势地进行布置,以取得与环境相协调。 2 园林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翼以花木而不使之孤立。花木的"姿""色""香""品"不但可以使建筑物更添风韵,还可作为构景的主题,借花木而间接地抒发某种情感和意趣。 中国山水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神似",追求气质俱盛,而在植物景观的创造中,就是运用"神似"的画理,结合植物的内涵来塑造园林景观。以苏州"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创了画中有诗,诗画相融的画风,对造园、植物配置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园景融进了画意,画理指点了植物配置。由于植物配置的这种特点,使得园林建筑更加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2.1突出园林建筑主题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求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为了体现"闻莺"的主题,在闻莺馆的四周,种有多层次的,与假山结合的乔灌木,如南天竹、山茶、玉兰、鸡爪槭、香樟、垂柳等,使闻莺馆隐蔽于树丛之中,建筑色彩比较深暗,加强了密林隐蔽的感觉,周围还种有许多瑞香、腊梅、桂花等香花植物,增加了鸟语花香的意趣。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为一路亭,位于三岔路口,三面环水,一面邻山。在植物配置方面,基本上选用较高大的乔木,如垂柳、榔榆等,其中以垂柳为主,灌木以迎春为主,四周皆荷,每当仲夏季节,柳荫路密,荷风拂面,清香四溢,体现"荷风四面"之意。还有岳庙的"精忠报国"影壁下的杜鹃花,是借"杜鹃啼血"之意,以杜鹃花鲜红浓郁的色彩,表达后人对忠魂的景仰与哀思。大观园内的萧湘馆植物配置,就是根据"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掩映--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大量种植竹子,翠竹萧萧,小溪弯弯,以表示林黛玉的清高与纯情,而梨花飘落总是给人以凄凉的感觉,符合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的个性(图1)。这种因植物取名的好处,在于使植物与建筑情景交融,使游人有探花赏悠之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 协调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手段,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树木,从而把整个园林景象统一在花红柳绿的植物空间当中。植物独特的形态和质感,能够使建筑物突出的体量与生硬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满山翠柏将山顶的白塔烘托得更加鲜明,白塔在郁郁葱葱的植物背景中更加融合,更显魅力。苏州留园揖峰轩前探入六角洞窗里的竹枝,沧浪亭漏窗前的红枫,门前的芭蕉都很生动地表现着自然空间流动在建筑空间之中。 2.3 丰富园林建筑物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都生硬平直,而植物的美丽色彩及柔和多变的线条可遮挡或缓和这种不足之处。植物配置得当,可使建筑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常见的园洞门旁多种植一丛竹或一株梅花,树枝微倾向洞门,以直线条划破圆线条形成对比,竹影婆娑,映于白粉墙上,更增添了圆洞的美。拙政园的远香堂,从对岸的雪香云蔚亭南望,五株广玉兰为远香堂的背景,西边的梧桐树,东边的糙叶树,北边的榔榆等都使这个大型的建筑物轮廓更为丰富。杭州西湖闻莺馆处于面宽达130米的大草坪东侧,是以馆、亭、廊组成一组建筑,成为草坪的主体。两旁有高大的垂柳、枫杨、枫香,中间以常绿的桂花为主,一株垂柳突出其中,常绿与落叶相间,构成有起伏的轮廓线,克服了由于闻莺馆屋顶过大,头重脚轻的感觉。此外,在馆前平台外种植了一片低矮的常绿海桐作为前景,使构图匀称、丰富,好像是白色平台的一层厚实的绿色基础,克服了建筑物比例的缺陷。广州某茶座庭园中,在椭圆形的门框左侧前配上一丛棕竹,小巧的姿态和叶裂片的线条打破了门框机械的线条;门框后的右侧植上一丛粉单竹与之相呼应,起到了均衡的效果。 2.4 赋予园林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建筑物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植物则是最具变化的物质要素,陆游曾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这表明各种花木的生长、盛开或凋谢因时令的变化而更迭。植物的季相变化,春花秋实,盛衰荣枯,使园景呈现出生机盎然,变化丰富的景象,使园林建筑环境在春、夏、秋、冬四季产生季相变化。园林中的白粉墙、小青瓦、棕褐色木结构的建筑,适于反衬植物的苍、翠、青、碧诸般绿色以及其中偶尔点染的姹紫嫣红。如狮子林,燕誉堂南庭,剑石挺拔,枝叶柔曼,衬以粉墙,在不同季节都有着丰富的景象。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特点,适当配置于建筑周围,使固定不变的建筑具有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候感。 2.5 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植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区域栽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某种植物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可增加园景的丰富性,避免平淡、雷同。如无锡惠山寺旁的听松亭,就是以风掠松林发出的涛声为主题,创造出"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荫"的意境;苏州留园中的闻木樨香轩亭,周围遍植桂花,开花时节,异香扑鼻,令人神骨俱清,意境十分幽雅;广东惠州西湖湖畔的红棉亭,建于红棉丛中,艳溢朝阳,故有"云水空蒙草树研,湖山幽赏晚晴天。绕亭花放红于火,万绿丛中看红棉"的赞誉;个园的宜雨轩前,花坛上栽植了大量的桂花,此处为春景,有人认为应植竹或春季花木,却为何配置百年老桂。宜雨轩为主人"迎宾"之所,桂花之桂谐音为"贵",意在欢迎贵人来园,表达了主人的好客之情,中秋佳节贵宾驾临之际,桂花飘香,对月饮酒赏桂,别有一番情趣;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的小庭园中,一丛翠竹,数块湖石,以沿阶草镶边,使一处角隅充满画意,修竹有节,体现了主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清高寓意;而海棠果及垂丝海棠则是海棠春坞的主题,以欣赏海棠报春的景色;嘉实亭四周遍植枇杷,亭柱上的对联为"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充满诗情画意,主人在初夏可以品尝甘美可口、橙黄的鲜果,常绿的枇杷树,使嘉实亭即使在隆冬季节依然生意盎然。此外,还有香雪云蔚亭,以梅造景,是赏梅胜境,且因梅有"玉琢青枝蕊缀金,仙肌不怕苦寒侵"之迎霜傲雪的品性,故而隐喻建亭构景所追求的是一种心性高洁,孤傲清逸的境界。还有狮子林的问梅阁、修竹阁等都是因植物而造景得名。从上面的实例中不难看出园林建筑四周花木的配置,在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6 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由植物的干、枝、叶交织成的网络稠密到一定程度,便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这种界面与由园林建筑墙垣所形成的界面相比,虽然不甚明确,但植物形成的这种稀疏屏障与建筑的屏障相互配合,必然能形成有围又有透的庭院空间。如扬州片石山房,园中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之美。 枝繁叶茂的林木可用来补偿园林建筑高度不足而造成的空间感不强的缺陷,例如园林建筑围合的空间,如果面积过大,高度又有限,则可能出现空间感不强的缺点。面对这种情况,以广种密植的乔木可以在园林建筑之上再形成一段较稀疏的界面,从而加强空间围合感。例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以游廊连接建筑而形成的界面尽管绕湖一周而闭和的环形,但由于湖面大而建筑高度有限,空间感仍嫌不足。幸好建筑物外侧的乔木既高大又浓密,从而补偿了建筑高度的不足,有效地加强了庭院的空间感。 在园林中,透过建筑的门窗洞口去看某一景物时,感觉含蓄深远。其实透过园林植物所形成的枝叶扶疏的网络去看某一景物时,其作用也是一样的,实际距离不变,但感觉上更显深远。 3 结束语园林建筑融合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特点,它除了满足游人遮荫避雨,驻足休息等方面的要求外,还总是与山池,花木密切组成风景画面,有时还起着园林景象构图中心的作用。而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造景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园林植物造型园林植物造型是利用园林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巧妙的技艺,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创造出美妙的艺术形象。它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艺术精华,融园艺学、文学、美学、雕塑、建筑学等艺术于一体,体现并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优美的园林植物造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以调整、舒缓。因此,国家对园林绿化标准规定:“城市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提倡植物造型,要求造型植物、攀缘植物和绿篱,保持造型美观。绿地中的造型花篮、动物形态、彩色组字等,保持完整,绚丽鲜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园林植物造型艺术方面,园林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亦有不少的精美作品涌现。如河南淮阳的太昊陵植物造型园、开封龙亭公园、郑州紫荆山公园的植物造型园等。1997年6月26日***总理在淮阳视察工作时,对太昊陵植物造型园倍加赞赏,并在青龙戏珠桧柏造型处与大家合影留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