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型化方法 |
释义 | 简介: 原型化方法,即Prototyping,为弥补瀑布模型的不足而产生的。 产生过程: 传统软件生存期模型的典型代表是“瀑布模型"。这种模型将软件生存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工作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来完成该阶段的任务。软件人员遵循严格的规范,在每一阶段工作结束时都要进行严格的阶段评审和确认,以得到该阶段的一致、完整、正确和无多义性的文档,把这些文档作为阶段结束的标志“冻结"起来,并以它们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从而保证软件的质量。 传统思想之所以强调每一阶段的严格性,尤其是开发初期要有良好的软件规格说明,主要是源于过去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即在开发的后期或运行维护期间,修改不完善的规格说明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人们投入极大的努力来加强各阶段活动的严格性,特别是前期的需求分析阶段,希望得到完善的规格说明以减少后期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但是,很难得到一个完整准确的规格说明。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软件项目,在开发的早期用户往往对系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软件人员对于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认识更是模糊不清。经过详细的讨论和分析,也许能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但却很难期望该规格说明能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完整、准确、一致,并与实际环境相符。很难通过它在逻辑上推断出(不是在实际运行中判断评价)系统运行的效果,以此达到各方对系统的共同理解。随着开发工作向前推进,用户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或因环境变化,要求系统也能随之变化;开发者又可能在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实际困难,需要以改变需求来解脱困境。因此规格说明难以完善、需求的变更、以及通信中的模糊和误解,都会成为软件开发顺利推进的障碍。尽管在传统软件生存期管理中通过加强评审和确认,全面测试来缓解上述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的快速原型的概念。在形成一组基本需求之后,通过快速分析方法构造出待建的原型版本,然后根据顾客在使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从而得到原型的更新版本,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至得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系统。 总体来说,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性高的系统。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系统界面原型,用户运行用户界面原型,并就同意什么和不同意什么提出意见,它是一种自外向内型的设计过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