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梦丽 |
释义 | 简介袁梦丽:。女 汉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1957年2月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学历,1983年入伍,1985年入党。中国武警部队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边防总队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6级副教授。 从事传染病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20多年,主攻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据DNA、RNA病毒检测对症、及时规范、个体化用药治疗。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对于各型疑难重危肝病;重型肝炎、爆发性肝衰竭、肝炎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癌等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0余年来,袁梦丽主任始终不忘军人本色,秉承军人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生平履历青年时代开始,袁梦丽就把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当作自己的理想和目标。197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兢兢业业十余载,袁梦丽在内科传染病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肝脏疾病研究方面,造诣颇深。 然而,对面“肝病大国”存在的残酷现实,袁梦丽不得不体会到自己身上的沉沉重任。彼时,我国约有1.2亿HBV病毒感染者,每年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余万例,死于肝病的患者不计其数……无数肝病患者东奔西走,苦苦寻求治疗肝病的“妙手神医”,也有无数的患者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一个又一个陷入绝望的肝病患者,激发了袁梦丽一生的抱负:“一定要研究出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肝病,让病魔入浸的生命重拾健康!” 也就是从哪时开始,袁梦丽但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护肝征程”,她胸怀一个虔诚的理想,潜心研究,在与肝病做坚决斗争的旅程上,始终脚踏实地的履行着医疗工作的神圣职责。 不懈耕耘九十年代初期,与西方发达国家日新月异的高新诊疗技术相比,我国的肝病诊疗技术相对落后,技术明显欠缺。头顶“肝病大国”的帽子,却迟迟找不到一种有效治愈乙肝的方法,袁梦丽一方面渴望从别国学到更多的前沿学术知识,一方面恨不能自主创研出一种消灭乙肝病毒的全新疗法,摘掉头上那顶耻辱的帽子。为此,她充分利用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对合国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开始了长期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 从袁梦丽正式担任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医院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兼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起,她即与中华预防医学会肝病防治学组的专家们全心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这一抗HBV新技术的研究之中。慢性肝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而专家组在治疗上独辟蹊径,博取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精华,采用细胞集落因子诱导,激活对人体免疫有巨大作用的杀伤细胞,打破病毒免疫耐受,激发免疫应答,有效清除HBV病毒。在此基础上,袁梦丽提出的中西结合的治疗思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严于律己早在一千多年前,药王孙思邈就说过,只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之人,方可称之为大医。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浸研医书古籍、现代医学数十年,袁梦丽深知“大医”二字承载的含义之重。“一个好医生应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计名利得失,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袁梦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质朴的情怀,袁梦丽才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肝病治疗第一线,始终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行医、心系病人。她常常告诫大家:“一个好的临床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体病人的症状,还要想到症状后面的病因。要对临床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 履历1977年 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攻读硕士1980年 远赴美国迈阿密大学进修传染病学并获博士学位 1982年 回国主持研发“抗HBV生物疗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 被评为中华中医学会 委员 1999年 被评中华医学肝病学分会 委员 2010年 成为亚太区慢性肝病标准治疗方案 专家组成员 语录一个好医生应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计名利得失,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袁梦丽 面对一个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没有人会比她更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她把病人的生命视同为自己的,极力争取,从不放弃。她曾与无数肝病患者共同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量,并让患者们在同疾病的较量中始终占据着有利的地位。 “以病人为中心”是云南武警边防总队医院的办院宗旨,也是袁主任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她认为:疾病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全面综合分析病情,才能尽快解除病痛。她还认为:医生与患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医者之爱,爱在救人。帮助患者从本质上重建健康理念,改变不良习惯,树立积极心态达到配合治疗、巩固治疗的目的,才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刻苦钻研,辨证施治,袁主任治愈了许多肝病患者,使他们重返了工作岗位。2010年初,一位男性肝腹水患者,肝功能异常多年,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慕名来到云南武警边防总队医院就诊,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腹水消失肝功能正常,半年后重返岗位上班至今。至今,许多患者还一直跟袁主任保持着联系。 人是感情动物,心理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给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体贴,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以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袁梦丽 袁主任高尚的情操、精湛的医术感染着与之接触的每一个人,让人们不知不觉地为她所吸引、为她所折服。在如今良莠不齐的医疗行业,袁主任出淤泥而不染,宛如一株清莲,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她的手机里几乎存储满了患者的电话号码,这些肝病患者都是需要复查,并且家中不富裕的病人。因为询问病情、预约来诊时间等,往往消耗病人许多精力和财力,袁主任就主动定期打去电话,省去病人的许多麻烦。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工作中,袁主任和云南武警边防总队医院肝病诊疗中心的专家团队们一道,以大医精诚的态度救治了许许多多来自各地的肝病患者,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险关,驱走了一个又一个病魔,将患者的生命重新点燃,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高贵品质。望着袁主任因为忙碌操劳而憔悴的面容,领导和同事都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一下,她却说:“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下,根本感觉不到累,心里担心这些患者的病情,没有什么能比看着他们一天天好转更让我高兴的了。” 谈起那些日益康复的患者,袁主任神采飞扬,高兴得象个孩子。 医生的职责,就是为病人治好病、服好务。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离开这些,光凭感情是做不到的 ——袁梦丽 袁主任最关心的就是中国的肝病研究,她说:“近年来,中国的肝病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有些问题还是刚刚起步,希望年轻的同行们能继续耕耘,争取更大的收获。个人的成绩,不论是辉煌,还是一般,都是沙漠上的脚印,迟早要被风沙淹没的。必须不断有人继续高举旗帜,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才会取得辉煌的胜利。做一个好医生,不仅要兢兢业业工作,还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进取,不断提高。活到老,学到老,希望能与年轻的同行们一起,多做些贡献。” 可能是隶属部队医院的缘故,在云南武警边防总队医院,医德医风高尚的人不胜枚举。他们不为金钱名利所迷惑,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把病人看病当作医生存在的价值,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以实际行动,维护着“医生”这个称谓的圣洁。 袁主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医二十余年,她没有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更没有收受过一次病人的红包。经她接诊的患者和危急病人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多年来,她凭着自已卓着的成绩、无言的大爱奋战在医疗最前线。正如她一直恪守的座右铭:一个好医生,在品格上至少要具备三种精神: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治病救人的人道精神,以及——无欲无求的献身精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