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村镇
释义

巴村镇位于商水县西部,与漯河郾城县、驻马店上蔡县交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全镇共辖2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206个村民组,11248户农户,46696人,68313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近年来,巴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5.31"讲话精神为动力,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迈出了可喜步伐

巴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2001年全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5万亩,占麦播面积30%,间作套种模式发展到10余种,面积达5.5万亩,建成了沿城巴路、巴吕路套种示范基地。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达4371万公斤,其中小麦总产量2250万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重点培育和扶植一大批养殖大户,发展一大批养殖专业村,推动该镇畜牧业生产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2001年全镇生猪存栏42683头,比1998年增长222%,黄牛存栏14856头,比1998年增长75%,家禽存栏413986只,比1998年增长3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城镇化建设

二、镇区建设进展迅速,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渠道筹资,优化投融资结构,确保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投资115万元,分两期对东市场进行了全面改造,新修宽14米柏油路450米,宽8米的水泥路450米,新修下水道900米,硬化了连接商贸大街与东市场的粮食路,增加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商户150多家。投资120万元改造南市场,新建营业楼88间,新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动土3000余方填平了柏油路两侧的垃圾沟。投资7.6万元在商贸大街安装了路灯,投资3万元建成了秩序井然的停车场。大力开展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城镇建设的档次明显提升,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小城镇建设被评为县先进单位。

群众综合素质

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镇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一是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镇大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全镇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实现了公民道德素质明显加强,社会道德风尚明显好转,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巴村整体形象更加美好。二是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增强荣辱感。三是坚持开展好“双百”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5对“好儿子,好媳妇”隆重表彰,披红戴花,弘扬了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四是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广大干群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精神文明建设连年被县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庙会

每年的三月二十四(阴历),都会有为期5~7天的庙会,俗称“三月会”。会请来县或省豫剧团来演出.也会有杂技,歌舞等。届时,各村村民、商贩都会来“赶庙会”,很是热闹。

巴村名小吃:盆面条。每天清晨,在街上南门外就会有热气腾腾的盆面条卖,因汤浓、面靓、够劲道,受众多食客追捧,成为当地美食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