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楚乐宫 |
释义 | 巴楚乐宫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宫殿。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展出部分巴楚乐宫和乐舞图象等文物资料,并设演出舞台,以复仿制的15类97件巴楚乐器,奏楚曲巴乐,伴巴歌楚舞。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简介南津关三游洞侧巴楚乐宫,展出部分巴楚乐宫和乐舞图象等文物资料,并设演出舞台,以复仿制的15类97件巴楚乐器,奏楚曲巴乐,伴巴歌楚舞。 宜昌——三峡地区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的摇篮,巴楚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巴山楚水孕育下的古代人民,创造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巴楚文化,在中华古代文明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巴楚乐宫是巴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屈原赋为代表的楚国诗、歌、乐舞,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源出清江的巴人歌舞,在神州大地上独领风骚。宜昌、三峡巴楚故地出土的音乐文物丰富多彩,不仅乐器“八音”齐全,乐舞图象更是婀娜多姿,充分反映出巴楚音乐、舞蹈艺术的非凡成就。 《巴楚乐宫》展出的巴楚乐器“八音”齐全,乐舞图象婀娜多姿,在古色古香的舞台上,身穿古典民族服装的演(奏)员,以复仿制的15类97件巴楚乐器,奏楚曲巴乐,拌巴歌楚舞。您将在悠扬的音乐中,仿佛听到屈子仰天吟《国殇》,昭君离乡琵琶声;在浓郁的民族舞蹈气息里,可以感受到龙舟竞渡的波飞浪溅,桔茶飘香的丰收喜悦。从而更增添了爱宜昌,爱三峡,献身中华的赤字之情。 地理概况宜昌概况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入宜昌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岸的秦岭山,从陕川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宜昌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宜昌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宜昌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连接起来。 气候环境宜昌市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属于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西部为荆山山脉放武当山余脉的山区,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素称“鄂北岗地”,汉水流域及南部地区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6o C,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具有中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 宜昌襄樊宜昌襄樊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后出师表”和“隆中对”,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樊这片大地上。米芾、孟浩然、张继、宋玉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文化遗产巴楚文化,顾名思义,显然不是一元的,而且不在线性的常规中演讲。即使只求定性,三言两语也断然无济于事,而非做多层面、全方位的解析不可。 就考古学文化来说,巴文化是巴文化,楚文化是楚文化,彼此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无疑是两种文化。而且,巴文化是蛮夷文化的一支,楚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支,彼此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考古学范畴内,对巴楚文化可以理解为在某个时空框架中既有巴文化、也有楚文化。无论巴文化和楚文化,都不能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更不应上溯到旧石器时代。 巴民族与楚民族的交往,以及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无论民族和文化,都是楚中有巴而巴中有楚。 巴文化和楚文化都是多源的文化,本来就赋有融合遗传的优势。彼此交流,容易产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文化事象,融合遗传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作为历史性文化兼地域性文化,巴楚文化从来是巴楚二元复合的文化实体。复合,始则耦合,继而融合。 著名景点三游洞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峡大坝巴楚乐宫东面有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2007年5月8日,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三峡大坝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也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于1997年正式开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感觉比以前会更壮观、更直接。 站在坝顶上,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