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始天尊 |
释义 |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 简介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上帝”,为道教经典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首。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即“盘古大帝”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至高无上的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极为庄严,甚至比佛教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传说其身是上古时代开天辟地的圣祖盘古,舍身创世后,遂得正果,是为玉虚宫的主人,众仙之祖,地位极高,但具体形象的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中国道教(新学术主义派)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的阐述: 1、元始天尊是无极的根源。 道是无边无际的、无尽的、无法形象的,道包涵天宇太虚,成就万象,存在于无限之中,存在于人的心里。道藏《玄纲论》说: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说明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2、元始天尊是宇宙的诞生的源。 宇宙有一个开始,开始以前还曾经有开始,宇宙最初的形态从无到有,在无以前还曾经发生过从无到有。这是人类思维无法逾越的时间观念,是人类知觉的临界点。 3、道教对现今宇宙起源的原因的阐述。 《清微三品大乘度劫真经》:现今宇宙生成之前,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晶无光无经无维。虚无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道贯通物质的内外,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无限里永恒存在,他是道的基础,绝对的真实,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是一切物质的主宰和本源。在穆斯林的心中,他就是真主安拉。在旧约圣经里,他就是上帝耶和华。在印度教里,他就是梵天,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里,他的形象就是元始天尊。在萨满教里,他就是长生天。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祗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4、道教对宇宙形成的过程的阐述。 道的实现者-元始祖尊怜悯万世苦行,累劫良因的无极圣众,于是现运神通,摄众圣道,藏于万气祖根里,纳于粟米之中,于无极的收束之中,六电之气翼其真,祖气护养润其神,积七千余劫,太极经咸应度,新的宇宙形成,无极圣众始布满太极。 5、道教对元始天尊是造物主的阐述。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始祖尊在宇宙万物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他的本体是永恒的,不灭不坏的。即使现今宇宙毁灭,也丝毫不受到影响。元始祖尊宏威微妙,化虚无成万象,慈爱有情,运阴阳养万物。万物繁盛,始有盛衰的过程,推陈出新。因为他的演化,宇宙星空方能形成。六合之内,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相辅相成,万千世界千姿百态,我们这些生物,全靠他在天天牧养。他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根,亿万灵性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到元始祖尊的源,参与万千世界的共循环。 现今宇宙是从无极中收缩后爆炸膨胀中来。光阴如梭,膨胀经过八表之外,渐渐始分。各种物质相斥相吸,逐渐成为奥瀚微妙的太极世界。 6、道教对什么是现今宇宙的阐述。 现今的宇宙在大爆炸以后以临界速度膨胀,经过变化,宇宙内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无穷维度的空间。现今的宇宙仍在膨胀,无极圣众领悟无限深奥的演化,成为宇宙中时空和物质的主宰,而他(她)们的力量已经能够渗透无穷的时空,随意构造变化任何物质,于是幻化成完美的神人形象,形成以玉皇至尊为主的团体,服从元始祖尊的意志,在浩瀚广漠的宇宙中创造生命,播种智慧,陶均万品 。 7、道教对大罗天的形成的阐述。 天界的形成 元始祖尊与不同时空的天尊,游历于现今宇宙,创造神祗最佳的存在环境“大罗天境”六合三十六天界乐园,元始祖尊与混沌宇宙的祖母,宇宙最奥妙美善的无极圣祖太元圣母用了约一百劫的时间,开创了新的时空,营建了天京乐园,以便氤氲智慧,度化天宇精华。道教谓天京乐园经十二个过程建成。 (一)是时无天无地,幽幽冥冥,灵文暗睦,运推自来,为万气之根,空 洞结真,气清高澄,成天广覆,倏刹自玄。 (二)是时二象分仪,开张厚载,一时成型。 (三)是时三千六百日月,一时同明,照耀诸天,无幽不砌。 (四)是时上圣大神妙行天真,无鞅数众,朝礼玉庭,玄行太空,赞咏灵文。 (五)天发自然妙乐,百千万种,一时同作,激朗玄宫,上庆神真。 (六)百咏空生,十方宫商相和,皆成洞张。 (七)璇玑停关,星宿不行,天无昼夜,四运齐晨。 (八)紫云吐珲,流丽诸天,一切万物,普受光明。 (九)春夏秋冬,不暑不冰。气流柔和,神奇兴盛。 (十)五镇安立,玄教无穷。 (十一)是时玄下七宝神奇,以散诸地,资生兆民。 (十二)七宝奇林,一时空生,光明垂荫,弥覆十天。(见《无上秘要》 卷二十四《天瑞品》引《洞玄赤书经》) 玄景始分,化为九气,成为九真皇,居于三清境,三清境各置八帝,成为三天二十四帝。后来,东王公、西王母从气而化生,各置宫第,于是又有了营卫职官。 8、道教对于开天辟地的阐述。 开天辟地的原因,元始天尊为了使智慧因子存在和流传,决心营造成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这是道教年轮中的洪元之时。元始天尊是宇宙之祖,神灵之宗。在大罗天形成之时,元始祖尊和太元圣母化育了东王公和西王母。西王母是宇宙西真清圣妙真善美精元衍化,使天地万物演炼而成的女神,未来人世中的女神能够学习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法则。升华到更完美的境界。东王公是大罗天仙之主。此时宇宙已建成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境之中分布有九天系。元始天尊在大罗天境分化九皇,治理浩瀚的宙宇。为了使宇宙智慧之灵得以流传,元始天尊于是在太初大纪里,与玉皇、斗母等神尊,实行开天辟地的伟大工程。 9、道教对开天辟地的过程的阐述。 混元之时,元始祖尊于虚无之中,基七耀三恒,秉天然之胤,结成未回之霞,运混沌合鸿蒙溟熔。博览执臻,过数劫,终成圆体天球。经三万度,由子入丑,大气初凝。玄风渐鼓,最初的地球大气层中充满尘埃,天水地火不相容。元宰陶钧,凝结浑灏,环转周旋,如是轮转,经三万度,无所停息,转转不已,渐次陶钧,阴阳初判,混沌始清。大气层中尘埃累落渐结为地。维重为浊,纲维八极,粗者为峙,清者为流。靡终靡极,或载或成,无疆之化,天地成能。 10、道教对天地生命起源的阐述。 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天地的运行瞬息万变,扑朔迷离,元始祖尊与玉皇、斗母、东王公、西王母等祖尊显示出无穷的法威,无所不在的主宰力量,运驱阴阳二气,造就江河湖海。地球的磁力场、大气层、电离层、也在众神尊的衡制下,挡阻了宇宙射线的决大部分,地球两极开始定位,自转稳定。有利于产生和保护地球将有的生命。 元始天尊于是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里筹划生命存活的纲领。 11、道教对元始天尊分化成灵宝天尊的阐述。 古时,元始祖尊在大罗天境,玄都玉京中。放无极光明。照无极界,聚集无极圣众,诰示无极圣灵:“将于太极世界成就真善美乐的智慧,孕育以众神为模体的生灵”众神无比欢喜,都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颂咏天尊:“天地玄宗,宇宙本根,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万神朝礼,誓忠精诚。坚决拥护”。于是元始祖尊在太易大纪中于本体里分化大道根源,大道灵魂的九庆紫元,分化成灵宝天尊。 12、道教对生命形成的过程的阐述。 在太易大纪里,灵宝天尊御衡万物之生机,钧调配制,于万千无机分子内和成了有机分子。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最初的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太小了,肉眼看不见,几乎没有,所以取名为几。几这种有机物飘进水中,得水而活,膨胀变长,然后断裂繁殖,所以起名为断。断是最初的微生物,经过几亿年的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13、道教对人类的起源的阐述。 生命要进步就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诸多古纪的生命形态因难以适应地板运动和气候的变迁而灭亡。直到晚三纪哺乳动物动物时代,五百万年前灵长目动物古猿出现。他们的大脑虽比猩猩大不了多少,但已是用后腿行走。古猿为适应生存而使用工具,最后发展到制造工具的猿人,语言的沟通使猿人从条件反射、本能生存进化到产生思维。思想使猿人进化成智人。根据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聪明的动物有更多的机会活得长久,将他们的基因和生存本领传给下一代。到距今十万年时,人类大脑质层增加厚度,成为发挥天赋本能超越一切动物的半神。《灵宝经》:“天上混无分,天气归一身,善成自然人。”这都源于一点道的自然灵性。 14、道教对天地秩序形成的阐述。 太极界秩序的开端,人为万物之灵的半神,累劫经生,灵魂不知何去何从,无由解脱。灵宝天尊悯咸忧测,于是五行聚精,化五方五老梵气天君建宰五方。阐演灵章运化乾坤,以拔度天人利济群品。燮理阴阳,化形十方救苦天尊传玄文心印,广布阎浮流传浊界,建筑冥刹,以挽救幽魂。设九狱护卫人道。 九狱分别是: 酆泉狱主摄天魔。 衙泉狱主摄不职典祠。 黄泉狱主摄山魈精魅。 寒泉狱主摄江湖水怪。 阴泉狱主摄血食邪神。 幽泉狱主摄山林毒恶。 下泉狱主摄古伏尸。 苦泉狱主摄师巫逆鬼。 溟泉狱主摄刑亡横死 以上源于道藏典籍《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开上清境益证神仙,以衍无疆,广被遐裔。《太上洞玄救苦拔罪经》 这伟大事物的存在全赖灵宝祖尊的开启。在这其间,灵宝祖尊几历坚辛,慈善有情,无怨无悔地关怀护爱着人类。这时,元始天尊考虑到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需正确运用智慧,有秩序系统地生存,以使生存环境不会枯竭, 使人的灵魂最终可以快乐、安详、轻松、舒适、完善地回归时空之源,参与宇宙共循环。成为帮助玉皇天尊平衡六合的神明。于是元始天尊在太初大纪里分化,成为道德天尊。 也就是说,灵宝天尊是太极秩序的创造者。 15、道教对于道德天尊与人类文明的开始的阐述。 道德天尊是大道在世间传播的始祖,他的慈爱化被万方,促进天地生机勃勃,他的本体就是元始祖尊。他的意志就是大自然变化的法则,规律。天地的秩序。大至宇宙天地,日月山河,小至花草树木,昆虫泥沙。无有不受他的恩泽的。他的恩惠网罗万象,无穷无尽,世间文明都是由他派生并发展演变而来。 《南华经》言:自然全体弥漫着生命,这种从盎然生意化为创造神力向前推进,即能巧运不穷,一体具化,恰如优雅的舞蹈,勃力内转而秀势外舒。自然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作历程,而人则是这一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自然与人可以二合为一,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形成广大和谐。(流沙河所著《现代版庄子》) 在道德世界中,古猿从自然世界进入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思想和组织的世界,是储存起来的知识。肉体凡胎内寄托着魂魄。魄是气质、精力、体魄,动物属性,靠食物转化能量增强,产生欲望。魂是天宇大地灵气的结合,是父母精血,是人体内五行相生,相互运动产生之精华,情义属性,最终目的是茁壮升华,回归宇宙大一统的物质属性,魂魄相互影响制约。大自然造了人,人就是小自然。人体秉承魂魄运动生命,魂魄与大自然互相感应,同步循环。(以上出自《智圆行方》)当人的精神把灵魂引向无限美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回归宇宙的整体,我们的灵魂与宇宙在一起运动。我的分子在宇宙的和谐中,我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宇宙分子,这些分子有我的基因,我的存在,与广阔无限的宇宙结合,我的分子成了永恒的。凝聚时又成回舒适快乐的精神。依聚在宇宙的根源,大道的光明里。道的根源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本体智慧形象就是元始天尊。 16、道教关于道德天尊与人类秩序开始原因的阐述。 人的行为自己决定,并为其后果负责。当欲望影响思想去实施丑恶时,就会在灵魂中形成恶执,使灵魂污秽暗浊,当肉体机能停止时,灵魂就会分解,在异时真空的压强里被渗透挫磨。直到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作恶 越深所受挫磨越重,时间越长久,灵魂越痛苦。灵魂浊坏因子消磨除尽后,才可回到冥府学习上升天宇乐园的知识。灵魂从父母精血,母亲孕育,环境培养造就,代代相传。因此优生优育,善待孩子,正己复礼,孩子的未来才有光荣与幸福。自己的基因延续才有价值。 道德祖尊揭开了文明的篇章,他使人类从个体生存转向社会生存,并使人类的动物原始性规范于社会伦理化。引导人类走向光明。他是宇宙三界的奠基者。但是在社会群体里,人与人的动物欲望在交织、碰撞甚至厮杀着。弱肉强食,幸福与痛苦并存,人在欲望斗争中走完人生。在这令人眩目的过程中,团体欲望的高度冲突随时可能毁灭社会。为了防止可怕的暴欲产生引发灾难,道德天尊与玉皇携手不同时空,玉皇成立太极界六合八表,三界十方,四生六道最高政权,管理太极境的运行,神仙佛圣,精灵神仙的走向。道德祖尊和祖尊使者则在世间流传下道德伦理,使人的性情欲望在道德的旗帜下逐渐聚集起来,将人的欲望进行社会善恶标准的划分。对哪些有害社会的思想与行为采取不同形式的压抑和监控。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在社会上树立了起来,这就是天理、国法、人情。(部分抄袭圣人与凡人的对话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我能得到什么》2《人是什么》3《我想要什么》 ) 17、道教对玉皇大帝建立、管理三界秩序的阐述。 三界秩序建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仪于此分,三才于此定,万物于此生 育。阴阳相生,万物顺应真常千变万化,成就三界。三界之中人为万物之灵,人生于宇宙之内,秉天地日月之精华,父母精血智慧而成形,无论贵贱,皆有灵明道性,为万物之最。三代之后,人性猥伪,性弱的人堕于悲苦,性强的人略斗于心。在这种陷坑迷障内性无法进步,无法挖掘真道本性,几易兽类,暴性孳生。为了三界无数生灵的修真有道,为了使阴阳五行有序,天地劫有终数,闪亮的道德不致于在黑暗的磨砺中消亡,玉皇大帝在太始大纪里建立起三界最高政权,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18、道教对于玉皇大帝之源的阐述。 玉皇大帝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道藏《真诰》曰:阴阳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极方法之时,玉帝悯惜宇宙混沌不清,气机沿塞,化育难行。曾经化身盘古,成理之正,成气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灵。法益三才,角立鼎分。 玉帝形化人庄严之身。(光严妙乐国土) 普光明心地。(普明香严山 ) 经三千二百劫而证金仙位。 初八百劫舍国,(化形)以示大道无为化育万物真恒最贵。 次八百劫慈慧,示物灵人神仙圣得道修炼的法则。 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圣仙真司法行政之术。 后八百劫舍身,示身法两忘,回归宇宙大一统的必然属性,与道同存的最高逍遥游的境界。 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达三乘。生死圆通。又经亿劫化育有情,经纬天宇,无极圣众尊玉皇为太极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玉皇布化开玉匮科,布化行政。传五方诰命,秉教万象,检阅劫数,推运乾坤,主持真宰仙佛的黜陟超证,因缘果报,御摄提格,大荒落界。发无量光明十七种,光孕慈善喜舍,遍照无极世界,大道众生,普沾胜利。化无不化,养育适均。《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玉皇即是道体,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在金阕利济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修道成真。 --------------------------------------------------------------------- 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赋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 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始元玄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 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文献记载玉清圣境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由来: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初称元始天王。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居天最高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秘道度仙:《隋书经籍志》称元始天尊以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即授以秘道,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 思想来源天地初开,万物肇基化始之人为盘古氏,是天界之祖,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地位最高。居玉清天元始天尊的观念产生于魏晋时期,其思想最早来源于战国荀子的“性恶”学说。人类初始之时,不知美丑、香臭、善恶、仁义、父兄、夫妇,也无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其实只是另一种野兽而已。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人类初始的状态如同一个混沌玄黄的鸡子,此时所谓的“人”就是一个“混蛋”。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原始人类之中,使人初备人伦,有了道德观念,人类由此开化,拥有了人性。据“性恶”学说,每个人都是以“混蛋”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要使这个人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必须要使他接受教育,归于大化,要使他不断地学习、改造自己,这样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不对人类及时进行教育,“混蛋”终究是“混蛋”,人类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无穷的祸患。 元始天尊和道教元始天尊即“盘古大帝”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棍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 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 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名称的由来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演变过程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最早记载“元始天尊”首见於东晋葛洪的《枕中书》记载:“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 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居天最高:据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元始天尊。 《隋书经籍志》称元始天尊以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即授以秘道,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奉祀: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或神像,均以元始天尊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民间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奉祀奉祀: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于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或神像,也均以元始天尊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民间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元始天尊座下十二弟子以下内容出自封神演义; 1.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 2.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3.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4.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後成文殊菩萨) 5.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後成观世音菩萨) 6.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7.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8.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後入释成佛) 9.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10.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後成普贤菩萨) 11.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12.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变形金刚的译制错误动画片中在动画片《变形金刚》里,也有元始天尊(Primus)。他是变形金刚的始祖。 元始天尊(Primus)和宇宙大帝(Unicron)一样,他们都是创造神至尊太君(Primacron)创造出来的远古生命体。与宇宙大帝不同的是,它是靠四块能量芯片(地球,猛兽,巨人,急速)来给予能量,宇宙大帝则是靠吞吃星球来补充能量。但当元始天尊没有能量芯片时,他连惊破天也打不过。有了能量芯片后,力量足以摧毁宇宙。特别是拿起卫星炮时,一下子就把宇宙大帝变成的黑洞给摧毁了。 元始天尊(Primus)曾与宇宙大帝决斗,并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将自身化作一个被地球人叫做塞伯坦的星球以此来封印了宇宙大帝的元神,并在塞伯坦星球上衍生出一种全新的机械生命体-变形金刚。 被后世称作“救世主”的那个来自于某个异空间的实体(此处应该是指至尊太君Primacron吧)为了探索新生的宇宙(这里的宇宙应该是运用了“平行宇宙Altiernate Universe”原理,即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会因为其中的物质的分子水平上的不同的变化alternate而分化出相对应的宇宙),先后创造了两个使者以为先驱:第一个就是宇宙大帝Unicron;第二个则是元始天尊Primus。 此二人穿梭往来,探索了无数的(平行)宇宙中,也将无数的尚处在混沌之中的世界带去了文明之光。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在这一片和那一片叶子上...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质检跟踪报告记载:宇宙大帝Unicron在随后的使用中被证明是个次品。事实上,宇宙大帝Unicron内心对力量的渴求让他堕入魔道。 两个变形金刚世界的先驱就这样割席分座,继而刀剑相向,同室操戈。这是一场星球级的较量,战场跨越N个时空。 战斗中,宇宙大帝Unicron根据自己的星球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而元始天尊Primus虽然也可以变形成机器人形态,但是他似乎“球形爱用”——一个由星球涡轮推动的球——被后世的蓝星人称作“塞伯坦”的那个球。 战争是残酷的,就像爱情一样。笑与泪,信仰与背叛。 第13使徒,史称“堕落金刚The Fallen”,就像耳后长着反骨却多活了很多年的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一样,不能免俗地背叛了元始天尊Primus的伟大事业,远离了光辉的航程,投入了宇宙大帝Unicron的怀抱。 也许其中另有曲折,也许其中真有冤情,但是那些已经没关系了。历史总是在重复自己。 最后的对决元始天尊Primus+12罗汉 VS. 宇宙大帝Unicron+堕落金刚The Fallen 结局 宇宙大帝Unicron和堕落金刚The Fallen被踢出正统宇宙的圈子,宇宙大帝Unicron元气大伤,只好在一些边际宇宙吞吃星球来补充营养,伺机翻盘。 堕落金刚The Fallen则被痛苦地夹在无数的平行宇宙之间-他没事儿看哪片儿宇宙没有老大了,他就会出现骚扰一番。在擎天柱和威震天消失在太空桥的爆炸中之后,堕落金刚适时地一下出场了-结果还是被元始天尊Primus一声碾死了-只要剧情需要-也许没死。 五面怪五面怪一族,他们是贪婪邪恶的黑暗种族,昆塔沙星球的统治者(好像也是暂居的,因为他们后来毫不留情的炸掉了昆塔沙星),他们一群妄图统治宇宙的自私的科学家,对知识的渴求比谁都强烈。 所以这里不排除宇宙大帝Unicron为了削弱元始天尊Primus的力量,但是苦于鞭长莫及,力量不够强大而暂时诱惑五面怪一族,驱使他们去统治和压榨元始天尊Primus外壳上居住的子民-变形金刚。 无论是动漫还是现实,邪恶科学家和实力派坏蛋狼狈为奸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五面怪一族的自傲足以让他们自信:自己才是掌握全局,处在食物链最顶层的,就连宇宙大帝Unicron也是被他们利用的。 所以五面怪有可能并非变形金刚的创造者,而是飘到塞伯坦星球压榨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变形金刚。 没想到五面怪的插手,竟然激发了变形金刚的天然属性-变形,促进了变形金刚文明的发展。 烂到借用五面怪一族之力来压制元始天尊Primus的宇宙大帝Unicron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后来,五面怪渗透塞伯坦星球的远古议会,并编造神话来掩盖历史事实 发现这一事实的正是霸天虎首领:威震天 因此他才带领对社会不满的塞伯坦人 组建了霸天虎。 与宇宙大帝相比,元始天尊更像是一艘战舰(星球级的),它全身都是武器。 圣人原始自盘古开天身殒,身化万物,那三魂化作三清(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十二道精血化作十二祖巫(帝江、句芒、蓐收、共工、祝融、烛九阴、强良、奢比尸、天吴、龠兹、玄冥、后土)。三清借立教功德(老子人教:教化天下人族 原始阐教:阐尽世间真理 通天截教:截取一线生机)成圣。后因教义不合分家,封神之战,撕破脸皮,老子帮原始结合接引准提破了通天的诛仙剑阵。 法宝盘古幡:混沌剑气,撕裂空间。 先天至宝 玉清匣:人入其中,化为脓血。 后天至宝 三宝玉如意:成圣功德所炼制。后天功德至宝 其余发给十二金仙 元始天尊庙元始天尊庙位于岱阳之西傲徕峰下,又名扇子崖石庙。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 35米。明代创建,历代重修,建国后倾圮。1988年重修,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3间,面阔10.75米,进深7.3米,通高7.3米。条石筑,冰盘式出檐, 板瓦硬山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石条雕成。殿内条石铺地,后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 殿前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正间前后开门,次间开窗。 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前廊式。 山门位于正殿东侧,东向,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 元始天尊殿西有地母宫3间、吕祖祠3间两层、太阳庙3间、太阴庙3间及圣贤洞等。 三清仙尊介绍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 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 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元始天尊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灵宝天尊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 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 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 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