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山村 |
释义 | 1 四川省南部县永红乡元山村本词条介绍的元山村包括:四川省南部县永红乡元山村、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九街镇元山村、云南省属富民县永定镇元山村、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马塘街道元山村。 ◎ 1、四川省南部县永红乡元山村元山村归辖于四川省县南部县永红乡, 北纬31,27'11.55" 东经105.47'56。地处阆南交界,西河西侧,升钟水库下游,东南邻南部县万年乡,东 临阆中市天林乡,北靠升钟镇,处于交通要塞。 下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2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700人,劳动力580余人。民族为汉族。升钟水库左干支农渠灌溉全村社农田,水资源较为丰富,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5oC,日照总时数为1296.5小时,年降雨量为970-1450毫米。 该村有一集市名“元山场”,由原金堡场在民国初期因火灾下迁到西河岸至今,赶集历史悠久,每逢公历3,6,9赶集,是附近几个乡的重要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心。今年来,场镇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到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全村8个社的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与城镇同网同价,收费到户,有线电视光纤到户,90%的农户看上有线电视节目,电话安装率达到70%以上。 该村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全村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等。主要经济产业有生猪、蚕桑、小家禽家畜、水产、劳务输出等。 有乡属小学一所-南部县永红乡元山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九街镇元山村元山村委会是通海县九街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九街镇西南面,距九街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通海县城10公里。东面邻三义村,南面邻团田村,西邻九龙村,北面九街村、碧溪村。辖周沟、巫营、孔沟等10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99户,共354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3466人,劳动力2090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5221亩,海拔1809米,年平均气温16.2℃,适合种植烤烟、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20亩,林地8734亩,人均耕地0.64亩,共有经济林果地72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036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4元。 3 云南省属富民县永定镇元山村◎ 简介元山村隶属云南省属富民县永定镇,地处永定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镇道路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县2公里。东邻黄坡,南邻永安,北邻西山。辖元山村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437户,有乡村人口1462 人,其中农业人口 1428 人,劳动力 8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560人。 全村国土面积1.01平方公里,海拔1730米,年平均气温 15.8℃,年降水量 85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121.25 亩,人均耕地0.77 亩,林地 377 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5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21.25亩(其中:田935.25 亩,地 186 亩),人均耕地 0.77亩,主要种植 水稻、葡萄等作物;拥有林地 377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77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26 亩,主要种植葡萄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亩,其中养殖面积 20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437 户通自来水,有 437 户通电,有 396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396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91 %和91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0户(分别占总数的 100 %和100 %)。 该村到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6 辆,拖拉机12 辆,摩托车 76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935.25 亩,有效灌溉率为 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935.25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65 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218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43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62 户。全村有 2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2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2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2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2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6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9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61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太阳能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51.4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10万元,占总收入的44 %;畜牧业收 入 71.56万元,占总收入的2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00头,肉牛 174 头);渔业收入 68万元,占总收入的 27%;林业收入 1.92 万元,占总收入的0.7%。农民人均纯收入 2540 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为主。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20 人(占劳动力的 13 %),在省内务工117 人,到省外务工 3 人。猪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1.5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72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业特色产业。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20 平方米,在校学生229 人,距离镇中学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 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3人,其中小学生229 人,中学生64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图书室 1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2 个。 教学楼 ◎ 人文地理元山村委会位于县城南方偏北,昆明至富民的老公路旁。由于山提中喊有适合建筑工程使用的山砂,村内建有多个采砂场。在元山村后山,有著名爱国将领严家训将军的墓地。严家训将军于1938年4月28日在台儿庄抗日作战日壮烈殉国,回原籍安葬。1984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该墓已经收入《中国文物图集》烈士墓 ◎ 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 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修了乔地山村人畜引水工程,使村民喝上了洁净的放心水。在全村范围新建了垃圾堆放场所,改善村中环境卫生条件。下一步将一如既往的加强采砂场的规范化管理,切实保护资源。 4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马塘街道元山村元山村地处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马塘街道西南,属城郊结合部,与南瑞新城隔水相望,弋江南路、芜石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马塘新镇坐落境内。全村现有19个村民组,971户,人口3342人,党员112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1400多亩,拥有9家私营企业。 现在的元山村是于2001年由原来的元山和洪桥两村合并而来。并村初元山村债务170万元,债权55万元(多为呆死账,无法收回),每年集体收入7.8万元,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遗留问题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各项工作和经济工作滑坡,处于全镇靠后位次。沉重的债务负担和极少的集体收入严重阻碍着元山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2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村两委一班人面对挑战,在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始终围绕“三个不放松”,抓机遇、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经过五年的努力,元山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五中全会后,元山村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狠抓落实,取得了突出成绩,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7年,元山村集体收入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5165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固定资产增加150万元,村级债务得到有效化解;2007年度,元山村先后被芜湖市文明委授予市级“第二届文明村”称号,被芜湖市妇联授予“巾帼示范村”、“美德在农家”示范基地称号,被芜湖市档案局授予“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弋江区区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区计生委授予“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滚动考核先进村”称号,被区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授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