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代文化史 |
释义 | 《元代文化史》对元代文化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提出对元代文化的总体评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现在问世的断代文化史,大体都是先讲该朝代的历史发展过程,然后分别叙述各个文化门类(文学、史学、哲学等)的状况,往往令人有将政治与文化割裂之感。对于元代文化,历来评价不一。 图书信息书 名: 元代文化史 作 者:陈高华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540676131 开本: 16开 定价: 45.00 元 内容简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元代社会黑暗、元代文化衰敝之说流行,很多人认为除元曲之外,元代文化几无可取之处。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元代文化的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但和其他朝代相比,元代文化史的研究仍是比较薄弱的。迄今为止,没有出现一部全面论述元代文化的专门著作,和其他朝代形成鲜明的对比。《元代文化史》则将元代历史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先讲政治状况,然后再叙述该阶段各种文化现象,将政治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清楚看出政治变迁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般断代的文化史著作,都以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为主。而《元代文化史》既认真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同时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独立见解。可以相信,《元代文化史》的出版,必将对元代文化、元代社会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陈高华,1938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元史研究论稿》、《元史研究新论》、《元大都》、《元代画家史料汇编》、《宋辽金画家史料》、《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汇编》等。与他人合著有《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等。 图书目录绪论 一、元代文化史的范围 二、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化 三、元代文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编 蒙古前四汗时期(1206-1259) 第一章 天崩地解的时代 一、大蒙古国在“汉地”的统治 二、“汉地”的汉人世侯 三、“汉地”的士人心态 第二章 各种宗教的流行 一、全真的兴盛 二、太一与大道的发展 三、“汉地”佛教各宗派 四、藏传佛教和蒙古宫廷 五、佛道之争 六、蒙古的萨满教 第三章 复苏中的教育和哲学 一、“汉地”教育的复苏 二、理学的北传 三、东平学术 第四章 文艺和史学的面貌 一、金遗民诗和新西域诗《萨斯迦格言》 二、杂剧的兴起 三、金朝史的修撰和《蒙古秘史》 四、西域和蒙古行纪 第二编 世祖、成宗、武宗时期(1260-1313) 第一章 大一统 一、忽必烈推行汉法 二、全国的统一 三、忽必烈的文化政策 第二章 多种宗教的兴盛 一、藏传佛教的鼎盛 二、佛道论争的结局 三、北方道教的重振 四、江南道教各派的状况 五、玄教的异军突起 第三章 教育体系的形成和理学的盛行 一、国学的建立 二、地方儒学的普及 三、蒙古字学、医学和阴阳学 四、理学家与教育家:许衡、刘因和吴澄 第四章 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南北文坛 二、杂剧的兴盛 三、散曲名家 四、绘画、书法和雕塑的成就 五、宫廷和民间乐舞 第五章 遗民史学和地理学的成就 一、遗民史学:胡三省与马端临 二、《元一统志》的编纂和河源考察 三、海外记事:《真腊风土记》和《大德南海志》 第三编 仁宗至顺帝时期(1314-1368) 第一章 从动荡到崩溃 一、不断更迭的帝位 二、农民战争和元朝的灭亡 三、元末士人的动向 第二章 后期诸帝与文化 一、经筵制度的设立 二、后期诸帝与文学艺术 三、科举取士制的确立 第三章 多种宗教的发展 一、藏传佛教和佛教其他宗派的活动 二、佛教与中外文化交流 三、佛教异端:白莲教与白云宗 四、南北道教的演进 五、基督教的传播 六、伊斯兰教的活动 七、摩尼教和印度教 第四章 教育的进步和理学的统治地位 一、国学和地方学校的发展 二、书院的繁荣 三、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四、陆学和调和朱陆之风 第五章 文学艺术的演变 一、诗文风格的变化 二、杂剧南下和南戏兴起 三、散曲新声《录鬼簿》和《青楼集》 四、说话和话本 五、书画艺术的兴盛 第六章 史学和地理学的进步 一、宋、辽、金三史的修纂 二、本朝史的修纂和藏族史籍《红史》 三、地图学的成就行纪与方志 第四编 文化载体:语言文字和书籍 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一、多种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翻译 二、八思巴字的创制和使用 三、汉语中的蒙语词汇和蒙语硬译文体 四、白话文和简体字 第二章 书籍出版与收藏 一、元人著作概况 二、书籍出版的多种渠道 三、佛教大藏经的刊造 四、书籍收藏的四种类型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