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鸳鸯茶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鸳鸯茶作 者:(美) 妮娜 著

图书策划:北京世图版权代理有限公司

出 版 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书 号:ISBN 978-7-106-03142-8

定 价:22.00元

出版时间:2009.12

内容简介:

本长篇小说讲述了专栏作家“我”在美国太平洋东岸的西雅图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婚姻,因为丈夫不幸遇难之后,与其他三位女性组成了一个单身女子俱乐部——太阳俱乐部。四位性格迥异的女人各自历经了不同的情感际遇,最后在阴差阳错中,“我”终于邂逅了幸福的感情。

百老汇歌曲(tea of two)

一战后,美国的一些通俗歌曲就开始逐渐取代了欧洲的艺术歌曲及民歌,而开始风行全球。1925年,作曲家VINCENT YOUMANS在美国为百老汇写了一部音乐剧《NO,NO,NANETTE》,其中一首歌《鸳鸯茶》随即不胫而走,不久便成了家弦户诵,人人皆唱的流行曲子而迅速风靡全球——摇曳的节奏,玩世的旋律,美国式的配器。这是首轻松快乐的曲子,听着就会让人不经意的身心愉悦。

鸳鸯茶(Tea for Two)是一首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百老汇的爵士乐曲。作曲者是Vincent Youmans,作词者是Irving Caesar。这是1925年音乐剧《NO,NO,NANETTE》其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是以一位幻想中的男子为观点,他正计划与他幻想中的女人共渡未来。

这首歌在1928年由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改编成管弦乐版的Tahiti Trot。指挥家Nikolai Malko与肖斯塔科维奇打赌100卢布说他不可能只听过一遍就可以改写成管弦乐版。结果在不到45分钟,就改编完成,而赢得了赌金。

一个著名的诠释版本是Tommy Dorsey的恰恰恰版。在2005年借由McVitie饼干的广告,再度流行起来。

《鸳鸯茶》:法国电影《虎口脱险》插曲

这部影片拍摄于60年代,当年曾创下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费内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热拉尔.乌里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二战电影中最最经典的传世杰作,真的佩服浪漫的法国人能把反法西斯题材拍成了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闹剧。想想就令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这是一个大时代大背景中的小故事。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就是指挥家斯塔尼斯拉斯拉弗和油漆匠奥古斯特伯威。 一个忠厚老实一个自私狡诈。换鞋和接受德军的审讯两场戏就充分暴露了二个人的性格不同。影片即使在小的细节也充满了矛盾:英国皇家空军的重要轰炸行动的代号居然不伦不类的叫“鸳鸯茶”、需要小心谨慎而为之的接头地点选在了洗澡堂、对秘密接头暗号是走腔走调的唱流行曲“鸳鸯茶,鸳鸯茶,你爱我来我爱你”身材健壮的男飞行员偏偏要装成婀娜的女芭蕾舞演员、连狙击手这样的角色都可以让一个斗鸡眼来执行…… 这一幕幕的搞笑场面均来自整个的剧情全是在矛盾中发生的,剧情发展就是使无数的矛盾不停地碰撞,这种搞笑场面让人们觉得熟悉,但又觉得发生得太巧了,人们就可以接受,比那些不合逻辑的闹剧要真实的多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