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巴罗莎计划 |
释义 | “巴巴罗莎”的意思是“红胡子”。“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腓特烈是崇尚扩张侵略的家伙,他曾六次入侵意大利,并指挥十字军东侵。 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极力效仿“红胡子”,妄图称霸世界。 1940年12月,希特勒在极其绝密的情况下策划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计划——即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希特勒想像“红胡子”一样,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苏联,打垮苏联。 "巴巴罗莎“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在对英作战结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及航空兵部队实施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军西部主力,而后向战略纵深发展攻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于1941年入冬之前以一系列快速的进攻击溃苏联,结束战争。为此,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52个师又2个旅,连同芬兰,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的29个师又18个旅,共181个师又20个旅,约4300辆坦克,47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4980架飞机。192艘舰艇,总兵力约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是以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港口,使苏军舰队失去基地并阻止苏军向东撤退,以便在有力条件下向列宁格勒推进。 “中央”集团军群是以向布列斯特和明斯克方向突击,割裂苏军防御的战略正面,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进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是以向基辅方向进攻,夺取基辅以南地区的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苏军阵地,然后向顿巴斯发展进攻。 以上是德军进攻苏俄的基本战略态势。 基辅会战是二战中最大包围战,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和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65万人被俘,其重要意义在于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也就是基辅大粮仓。 列宁格勒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苏联的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连接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希特勒认为只有攻占列宁格勒,才能继续打好莫斯科的进攻战。 莫斯科是苏联的政治中心,也是苏联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攻占了莫斯科,苏联政府覆灭,苏军也就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意志,苏德战争也将结束。 斯大林格勒位于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的西岸,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贯通欧亚的咽喉,也是苏联南部著名的工业中心和粮食储存地。攻下斯大林格勒,也就得到了巴库的石油,顿巴斯的煤及库班的小麦将成为德国的资源。 1941年下半年由于苏联军民坚守列宁格勒,直接导致了希特勒闪电战计划中的重要战略任务未能完成,也对苏德战场其它战线的作战进程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对莫斯科发动的秋季攻势,受到列宁格勒牵制的“北方”集团军群只能抽调4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师前去参加战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他宣告了德军闪电战战略的破产,同时也宣告了“巴巴罗莎”计划的破产。而1942年8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根本扭转了苏德战场形势,也是二战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标志,苏军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开始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转变,而德军三大战役的失败也只有从战略进攻被动转为战略防御了。到盟军西线战场的开辟,德国法西斯彻底覆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在战争开始时,由于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犯了非常可怕的一系列误判,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残酷的战争从闪电突袭和一系列误判开始了,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希特勒的灭亡之路开始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