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育儿焦虑症
释义

育儿焦虑症是指父母对孩子越来越重视,他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行为都会引发父母的焦虑。一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妈妈们很焦虑的问题是:“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怎么办?上了幼儿园受欺负怎么办?别家的孩子都会认字说英文,我家孩子就会成天瞎玩怎么办?”等等。

基本介绍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由此带来的高压力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育儿焦虑症”。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这是年轻父母,尤其是妈妈们很焦虑的问题。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怎么办?上了幼儿园受欺负怎么办?别家的孩子都会认字说英文,我家孩子就会成天瞎玩怎么办?……从吃喝拉撒到选什么特长班、上什么幼儿园,父母们成天要面对这些烦恼。

症状表现

孩子不好好吃饭,焦虑

为照顾孩子,飞飞妈辞去工作成了“全职妈妈”。可是,光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让她头疼焦虑不已,“我想起来连觉都睡不着”。原来,飞飞每次吃饭都吃不多,几乎没吃过馒头之类的主食,偶尔吃米饭,面条,平时喝稀饭,吃菜,或者蔬菜粥,牛肉粥,吃稍微大点的东西,就会卡着,要吐出来。

“为让孩子能多吃点,我变着花样做饭,可做了他不好好吃,经常担心他营养不够。本来辞职在家就是为了带好孩子,可现在孩子连饭都吃不好,真是失败啊。”飞飞妈郁闷极了。

怕给孩子买书少,焦虑

六一节到了,妈妈们在育儿群里互相交换购书信息。不少妈妈下了一单又一单,感叹着,“看别人给孩子买书,怕自己孩子的书少,就又买了好几百元的书”。

“我一看见别人推荐的好书,我们没有,就忍不住上网买,买不到就很焦虑,仿佛不买就亏欠了我家宝宝。”艺艺妈说,“别看我家宝宝才两岁多,四五岁要看的书我已囤了不少。其实我想填补的不是宝宝的书单,而是自己心里的不足感。”虽然想得清楚,但艺艺妈不知道怎样去克服这种莫名的焦虑。

孩子性格内向,焦虑

“牛牛在家可活泼,可出去玩的时候不爱说话。别的小朋友拿他的玩具,他也不争不抢。人家推他,他也不知道保护自己。我发愁,上了幼儿园,没有大人在身边,受欺负可怎么办?”牛牛的妈妈辞职在家,全部时间都给了孩子,“我全身心付出,甚至没有了自我,可孩子还不如别人家孩子活泼,我挫败感特别严重。”

攀比早教成果,焦虑

欣欣才几个月时,欣欣妈就已开始选择早教,几乎把郑州市内的大型亲子机构试听了一遍,选择了一家较为满意的。欣欣1岁多的时候,又增加了音乐课和绘画创意课。

最近欣欣妈很焦虑学英文的事情。看到有的孩子两岁多就能看懂英文绘本,还有一些妈妈在博客上晒孩子的英文说听,欣欣妈很着急,“现在基本不操心吃喝拉撒,又开始考虑教育。我觉得可累”。

担心孩子有其他疾病

此类焦虑症一般发生在半岁以内,月子里常见,因为看一些育儿知识的书,所以老是疑神疑鬼的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疾病。“看到书上说小孩的什么脚动一下要张开还是收拢,老觉得自己孩子这儿不对那儿不对的,成天很烦的那种。”乐乐的妈妈曾经很忧虑。

过来人支招

家长忌功利心理,要顺其自然

“做妈妈的,哪个没有焦虑过呢?没有焦虑过就不是好妈妈。”说起焦虑,真真妈深有感触,但她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焦虑,“育儿书可以看,但千万不要教条,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都不一样。千万不要有别的妈妈都胜过你的想法。妈妈们千差万别,只要心平气和地爱孩子,大家都一样。”

她说,如果家长太紧张,孩子会受影响,即使你认为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直克制自己的焦虑,但实际上还是会第一时间传递给孩子。克服焦虑,要顺其自然。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忌功利心理。

不和别人比,追求自己能达到的目标。

淘淘爸曾经是名“极品焦虑”的爸爸,淘淘两岁多才说话,大动作和社会交往都不行,“有时候我整夜看着他入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才明白,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你对孩子有信心,会胜过你对孩子的焦虑。”他说,“要知道什么对孩子最重要,知道什么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我对我的孩子有信心,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不和别人比,我追求自己能达到的目标,孩子的改变是我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现在,我对孩子很满意。”

多和别人沟通,听听孩子大一点儿家长的经验

“其实小孩子没有那么娇气的。”小宝的妈妈说。“首先要相信一点,自己的孩子很健康,孩子跟孩子不同,有的喜静,有的喜动,别想太多,再说,刚刚生下小孩子的时候,医院都检查过了,能够让你出院,就说明宝宝很健康。”

“不要瞎担心,小孩子一般会很结实,而且半岁以内,有妈妈给宝宝的免疫力,不会轻易生病,再说,病了上医院就行,瞎担心没用。”这是一位专业医生的建议。

专家说法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欣赏鼓励孩子。

养育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焦虑,难道是80后父母的心理太脆弱?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双语幼儿园园长高建丽分析,80后父母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4+2+1”家庭结构,引发对孩子的高度关注。每个孩子会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同年龄段的宝宝身高会有差别,动作发育也参差不齐,这很正常。

但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互相攀比,或者遇到教育问题无所适从,以致出现“育儿焦虑”。父母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长期处于父母这种消极情绪影响下的孩子会出现抑郁、暴躁、不合群等问题。

“真正爱孩子的母亲,要除去自己的焦虑。”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崔冬梅说,俗话说,“三分养育,七分等待”,家长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多欣赏鼓励你的孩子,打击孩子,孩子就会产生焦虑。而大人为了追求一下子达到完美,也会产生焦虑。

家长要学会放松。“首先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讲究有质量的陪伴,放松一下再去陪伴孩子会有更好的效果。”崔冬梅建议家长,可以看一些书籍,宝宝方面的有《儿童发展心理学》,还有关注个人心灵成长的书籍《当下的力量》、《活出全新的自己》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