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喻皓造塔 |
释义 | 喻皓造塔-信息《喻皓造塔》为宋代欧阳修撰写的文章,文中记叙了工匠喻皓修建开宝寺塔之事。 作者介绍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二兄弟、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人物简介喻皓是五代吴越国时有名的建筑工匠,祖居浙东,擅长造塔。 钱镏定吴越国都于杭州后,在凤凰山麓的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建至第三层,这位征战多年而又笃信佛教的大帅前来巡看。当他登上塔斯社的三层后,觉得木塔框架晃动不稳,正在施工的工匠解释说:“因为还未盖上瓦,框加轻了点,所以才晃动。”接着就往塔檐面上盖瓦,试图以瓦的沉重使塔架稳固,不料塔晃动如初,工匠束手无策。 有人提议:“何不请教喻皓解此难题。”造塔工匠赶紧让他妻子去见喻皓之妻,随带金钗之类为谢礼。喻皓得知此事后,笑道:“这不难解决。可以在各层铺上木板,用铁钉钉实,就不会晃动了。”工匠们照此办理,果如其言,一时传为美谈。 还曾主持河南开封开宝寺塔的建造,他针对开封地处平原多刮西北风的实际情况,特意让塔身略朝西北倾斜,预计在当地主导风力的作用下,大约一百年后塔身可以正直。相传他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撰成《木经》三卷,为中国古建筑重要著述之一。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三两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肢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文章相关喻皓造塔-原文《喻皓造塔》① 开宝寺塔②,在京师诸塔中最高③,而制度甚精④,都料匠喻皓所造也⑤。塔初成⑥,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⑦。人怪而问之⑧,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⑨,当正也。”其用心之精⑩,盖如此。国朝(宋朝开国)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为法。 喻皓造塔-译文开宝寺塔,是在汴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设计都很精巧,是都料匠(职务名)喻皓主持建造的。塔刚建成,看上去塔身不正向西北方向倾斜。有人奇怪并问他,喻皓说:“京城这个地方平坦没有山,多吹西北风,不到一百年,就会把它吹直了。”他考虑周到,达到了这种地步! 喻皓造塔-注释①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②开宝寺塔:宝塔名,建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宋时一尺约合30.72厘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座有名的木质结构的琉璃宝塔。该塔于宋仁宗庆历年间焚毁。 ③在京师诸塔中最高:在京城所有的宝塔中最高。京师,京城,这里指汴京。诸,众,所有。 ④而制度甚精:而且设计很精巧。制度,规划,设计。 ⑤都料匠预浩所造也:是都料匠预浩负责建造的。都料匠,官名,掌管设计及施工的土木工程总负责人。 ⑥初:刚。 ⑦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远远看去,塔身不直,有点儿向西北倾斜。倾,斜。正,直。 ⑧人怪而问之:人们感到奇怪,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之,他,指预浩。 ⑨吹之不百年,当正也:风不断吹它,用不了一百年,塔身就会正了。之,它,指开宝寺塔。 ⑩其用心之精盖如此: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盖,大凡。如此,这样。 喻皓造塔-相关作品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喻皓造塔的记载: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三两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肢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