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郁山中学
释义

弯弯古盐道,静静石板街。置县两千年,建镇七百载。物华天宝,盐丹谱就辉煌史;人杰地灵,山谷吟出不朽篇。三江汇聚,闻夕阳牧笛,稻香两岸;四面交通,有小桥流水,物散八方。龙舟泛波,万人齐声起巨浪;狮舞腾巷,千盏宫灯不夜天。古井旧宅,秦砖汉瓦溢俊彩;老巷陈街,故酿新烹飘奇香。巴渝有古镇,凤凰栖郁山。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黔之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渝东南与湖南、贵州接壤处,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2万人。

悠久的历史渊源:溯源于上古,5000年前,当地濮人(苗族祖先)发现了当时西南地区两处流出地表的天然盐泉之一-----郁山伏牛山盐泉,遂取水提盐,开始了郁山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夏商至春秋为巴国重要经济命脉,战国时期,郁山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群雄所觑,先后为楚、秦所掠,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置涪陵县,治郁山(以下所述之行政机构治所均设于今郁山镇);三国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设涪陵郡;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置奉州,十年后改为黔州;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黔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黔中道,为唐十五道之一,领五十州;宋嘉定元年(公元1228年),因“盐泉流白玉”而置玉山镇;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因避讳(代宗朱祁钰即位)更名为郁山镇;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黔彭军民厅,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四县。综上所述,郁山盐业开发利用史达5千余年,自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置涪陵县至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黔中道,郁山先后为县、郡、州(相当于地及行政机构)、道(相当于省及行政机构)治所所在地,历时近千年,自宋嘉定元年(公元1228年)置玉山镇至今,建制镇历史长达777年,千年古镇名副其实。

深厚的文化底蕴:郁山因盐兴镇,5千年余年的盐业开发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郁山文化。“从煮盐、采丹、聚集人口,开发地方产业,到疏通水道运输,便是郁山地区文化的特点”(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当地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在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溶合、提炼,已深深地固化在以郁山为中心的广泛区域内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衍生出了盐丹文化、城镇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种类。

盐丹文化:漫长的盐丹开发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盐井挖掘、保护,卤水采集、提炼,盐水浓缩、蒸煮,食盐包装、运输的独特技术和炼丹工艺,制盐炼丹工具制造技术,盐泉保健功能研究,同时留下许多与盐丹有关的遗迹遗址和优美的传说故事。盐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商贸、煤炭、运输、饮食、制造、建筑等产业,同时促成了城镇的兴起和发展,使各种文化相继产生。

城镇文化:作为一座历史古镇,在长期作为区域行政、经济中心的特殊氛围中,在历代文人墨客(宋代黄庭坚受贬居郁山)和开明政务(民国时期贺龙驻军郁山)的推动下,郁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在说唱艺术方面,产生了川戏坐唱(当地称“围鼓”)和大院说书(当地称“说怀书”)等新的艺术形式;在文学艺术方面,由于黄庭坚曾谪居于此,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他在郁山(当时称黔州)所写《竹枝词》中那“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名句,尤为众所乐诵。而唐朝文学大师柳宗元根据黔州的趣闻所作《黔之驴》,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大师的熏染下,当地崇尚文学之风尤甚,历代著书立说者甚众,解放后,当地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孕育了不少文学、书法艺术家;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更是产生了以端午龙舟竞渡(曾被授予省、地级龙舟之乡的称号)、元宵花灯狮舞为代表的群众参与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同时各社区纷纷成立腰鼓队、龙狮舞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成为当地有名的体育大镇,文化大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