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域名虫 |
释义 | 专门盯住知名企业、名人等域名进行抢注的人,被称为“域名虫”,这个称呼演化为“米虫”。 有的“米虫”仅花费几十元的注册费,而域名可卖上千元甚至几十万元。 米虫原指大米里的蛀虫,后被引申为一天无所事事,只知道依靠父母的人。由于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抢注域名发财的人,为人们称为网络米虫。 米虫-成本分析注册费:每个域名每年注册费为50元~150元,每年均需要续费。 维护费:如将域名建成网站,便于购买者与自己联系,每年花费100元~300元租金,每年须续费。 收益:风险较大,如果域名刚好是某企业需要的,售价500元到上万元不等,特别好的域名可能卖价上十万元;但如果域名无人问津,必须花钱续费,否则会被取缔,以前缴纳的费用也不能收回。 米虫-网友评议斗痘痘:我不得不说,炒域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是在三五年前,完全可以注册到满意的域名,这样才有资本与企业讨价还价。 安东尼奥:域名抢注跟抢注商标一样都是投机行为,近年来因个人抢注知名商标而产生的纠纷已经很多了,新修改的商标法征求意见稿就说了,对社会大众广为熟知的域名也应该向知名商标一样进行保护,恶意抢注应不予注册……万一哪天抢注域名非法了,那他手上的域名还能卖钱么? 域名虫又称“玉米虫”玉米虫,就是英语Cornbug翻译过来的。 “玉米”这个词,在网络上,尤其是在“玉米虫”群落中,是“域名”的趣称。他们更喜欢把域名叫做“玉米”,把注域名叫做“煮玉米”。这群专门“煮玉米”做投资转手获利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玉米虫”了。“玉米虫”中还有一类人是把域名当作一种收藏品.或者明星.名人或者某一事件的衍生纪念品收藏“玉米虫”这个群体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的“玉米虫”可谓是吃螃蟹者,为数不多的“玉米虫”并未形成气候。这两年,大量“玉米虫”从各大域名交易网站、BBS以及域名专属QQ群的活跃程度来看,专注于这个领域的“玉米虫”实非少数。2000年开始接触域名投资的“玉米人生”(网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当年,business.以750万美元成交的新闻把他吸引到了域名投资上来。初出茅庐的他,注册了几百个域名。但那批域名鲜有人问津。“玉米人生”解释说:“刚开始做域名投资,对域名的价值判断不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COM域名已经被外国人抢得差不多了,后来者很难再挖出什么好域名了。”于是,“玉米人生”开始转战CN域名阵地。据他透露,在COM域名挖不出好域名之后,他们大多数人像他一样,转而挖掘CN域名里的宝藏。转战CN域名的“玉米人生”,后来在CN域名中淘到了不少好域名,用他的话说就是“第一批淘金者总能赚到大钱”。现在的他,据说收入很让他的朋友羡慕。据估算,一个域名体系下的优秀域名大概在400万个左右,CN域名目前的注册量仅为50万,里面大有好域名可挖,而COM域名目前已经到了3300万,“玉米虫”们就算掘地三千尺,也很难再找到优秀的域名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